2024高考语文143,满分作文《人非齿轮》曝光,书写漂亮是加分项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11/1728617175679_0.webp高分或者满分作文各有各的特色,但也会有一些共同特点,今天来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2024年高考,浙江诸暨中学的何同学高考成绩为708,其中语文高达143分,据说是全省单科最高分。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主观题或多或少都会被扣几分,所以何同学作文应该是58分左右或者就是满分.
她通过回忆,把作文基本默写了下来。下面这篇《科技浤浪澎湃,问题意识不怠》就是她的高考作文。这里根据文章内容把标题改为“人非齿轮,问题不怠”。
新课标I卷2024高考作文题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来看看浙江省的作文题。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很多问题得以解决,但同时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作文题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考生要看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普及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针对这个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再来看看何同学的作文。
编辑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1011/1728617175679_1.webp
书写工整漂亮。书写潦草的答卷会让阅卷老师头疼,看不下去,而这样的答卷占很大比重,一份字迹工整、卷面美观的试卷会让老师神清气爽,老师多给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书写好无疑是加分项。
考场高分作文的书写绝大部分是不错的。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在网上流传很广,它是某年深圳的文科最高分温卓越同学写的,这篇作文的书写就特别漂亮,端庄大气,收放自如。没错,作文得高分与书写密不可分。
标题直接表明观点,表意清楚,两两相对,内容和形式都不错。注意一下,“浤”,古同“泓”,就是汹涌奔腾的意思,个人觉得现在还是用“泓”更好。
写作文尽量不要用生僻字,生僻字不会为文章加分,反而会让人觉得佶屈聱牙、故作高深,也尽量不用一些程式化的表达,像“私以为”“诚然”等。
开头紧扣材料,直接表明看法,表意简洁明了,表达干净利落。最后的一句话回答材料问题,自然引出下文。
论证部分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先指出“问题”是永恒存在的,“有问题”不是坏事;再阐述我们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要带有高度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去提问题;然后说我们要想办法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抽丝剥茧、逐层深入,不错的。
科技浤浪澎湃,问题意识不怠
新时代云程发轫,互联网无所不包,人工智能汹涌而来,许多问题只需轻轻按下“搜索”一键便可获得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私以为,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也不应该越来越少。
问题,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对已知“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深刻反思。人类知识的产生,智慧的集聚与思想的深邃都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征途中实现的。
“问题”有很多种。科技能回答知识型问题,但无法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智慧型问题。试想一个由数据与算法堆砌而成的人工智能,如何去思考去回答后验的具有人类本体性意义的终极命题?如何给出“生命、自由与义的终极命题?如何给出“生命、自由与爱”的答案?
与此同时,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决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问题将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内涵不断产生。认知的无限性,决定“问题”是无限的。
由是观之,不是所有“问题”科技都可以给出答案,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科技也许可以使我们知识型问题减少,但它无法阻止我们对问题的深度挖掘,再挖掘。它无法阻止我们对问题的深度挖掘,再挖掘。
既然"问题"必不可少,问题意识更不可在信息的横流之中黯淡熄灭。问题意识,是人类学家项飙敏锐观察年轻人生存状态后提出“附近的消失”精神窘境,尝试“重建附近”来阻止个体间连通性与互渗性的消亡;是电影学家戴锦华在洞察科技危机后深入思考人文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呼吁对人文情怀与价值理性的唤醒。他们都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下细致入微地观察现实,以特有的敏感性与高度的问题意识尝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这背后,是高度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是对时代命题与人生母题孜孜思考的向上精神奔赴性。
然反观当下,多少人已被信息的“过滤气泡”,异化成丧失精神独立性的“单向度人”? 有人浑浑噩噩,沉湎于低级肤浅的泛娱乐化潮流而忘却严肃的深度的思考;泛娱乐化潮流而忘却严肃的深度的思考;有人丧失质疑精神,在“回音室效应”中磨灭自身的特殊性,被物化为群体的单一原子,只会情绪化思考,沦为偏激易怒的狂热分子。究其病因,是问题意识的懈怠,是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与实事求是思考态度的缺位。
因此,欲稳立于信息爆炸的历史节点,我们应保特审慎的态度,善于发问,高举问题意识的火炬,驱散“理所当然”的黑暗 。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岛屿,完成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人不是齿轮”的自证。
“用思考和发问来恢复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即使科技浤浪携泥沙冲击着人的能动性,我们仍应思考和发问,来寻得“问题”的意义,寻得人的本质。
积累丰富。文章用知名学者项飙的事例说明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用北大教授戴锦华之例说明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必要性,还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人不是齿轮”论述观点,还使用了“过滤气泡”“单向度人”等专业术语,等等。这些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平时丰富的积累,会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本文还有优点,比如运用了正反对此论证,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也有不足,少了一些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表达不够灵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