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想学好高中地理,可以多看看书本,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一章一节的重点整理好,从而使得自己可以从容把握地理的整体性和框架性。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5/1725523418220_0.jpg
高中地理知识点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二、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中地理常考知识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①水平运动(为主):形成断裂带和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垂直运动(为辅):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
—————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
2.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分布
能
量
来
源
风化
作用
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
普遍
侵
蚀
作
用
流水侵蚀
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太阳辐射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柱、
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形谷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侵蚀
海蚀崖、海蚀柱
滨海地带
搬运作用
流水搬运
泥石流
湿润、半湿润地区
风力搬运
沙尘暴
干旱、半干旱地区;海滨地区
冰川搬运
物质迁移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搬运
物质迁移
滨海地带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一定的分选性
山口处,河流中下游
风力堆积
黄土高原、沙丘
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
冰川堆积
冰碛地貌,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海浪堆积
海滨沙滩
滨海地带
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①岩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③变质作用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1-25
高中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07-02
高中地理知识点经典总结06-23
高中地理地图知识点总结06-27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06-21
湘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1-09
初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6-19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06-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