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总把“否定前缀+词语”的短语理解为词语的绝对反义词?
比如,把「“不喜欢」”理解为或者说普遍认为是「“厌恶」”,把「不好」“不好”理解为「“坏」,而实际上”,把“不好吃”理解为“难吃”,把“不好看”理解为“难看”,把“不痛快”普遍理解为“倒霉”等等。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讲这显然是讲不通的。“不好”不能等同于“坏”,一般人的生活中碰上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中性的,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像买彩票中了一亿这样的大好事或者得了绝症这样的大坏事都是少数,比如我闲得没事干捏塑料泡泡,或者走在路上踢石子,或者和别人闲聊,这种事情都谈不上多好,但也不能算是坏事。
“不好吃”也不能等同于难吃,比如馒头、米饭、豆腐等食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谈不上好吃,但也显然不能说是难吃的东西。
“不喜欢”也可能仅仅只是不感兴趣而已,但也谈不上厌恶;比如我说我不喜欢看xx电视剧,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看得直打哈欠(不感兴趣),一种是看了想砸电视(厌恶)。
请问这是因为断句原因还是语言习惯?其他语言中也存在这样的例子吗? 早就觉得这样不太对劲 个人觉得更多只是口语习惯,或者说符合了中国人委婉的说话风格吧,就比如说感觉不好就用“一般”这种中性一点的词语 “不好”的通常含义就是“坏”,要先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理解。大多数人对米饭等主食的评价不是“好吃”也不是“不好吃”,而是“一般”。同样“不好看”就是“难看”。评价一个人的品行,说“不好”,意思就是“坏”,这里的“不好”并不包含“一般”。 我觉得这种现象包含两种可能:
其一,当人们在否定某种事物时,其思绪可能也处于相对消极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往往懒得从自己的词汇库中搜索否定的专用词,所以在某个正面词汇前头添加「不」,起到不用刻意思考即可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
其二,则是由于现代人社交活动丰富,说话需要文雅、委婉,语气拐弯抹角,渐渐地,会避免使用否定的特定词。遇到真让自己不接受的事物或人时,使用「不开心」的频率高于「难过」,使用「不好看」的频率高于「难看」 回复楼主:根据语言习惯,主食评价可分为好吃、一般、难吃(不好吃),容貌评价可分为好看、一般、难看(不好看),品行评价可分为好、一般、坏(不好)。都是“三选一”,不是“二选一”。这个“不好”要连在一起理解成“坏”或相当于“坏”的意思,不要总是把其中的“不”单拎出来,与形式逻辑中的“非”等同,从而用“ A”与“非A”的关系分析上面的语言现象。 因为已经有别的词语把“不好”、“不喜欢”等词的中性含义分离出来了,所以否定词+词语只表示对立面。 “不好”的中文含义本来就是“坏”,“不好”和“坏”都把“一般”排除了,这是汉语的原义啊。楼主的困惑来自认为“好”与“不好”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类比于“A”与“非A”,应是矛盾关系。其实不然。你就这样理解吧,“不好”不是“非好”而是“坏”,“好”与“不好”不是矛盾关系而是反对关系,“好”与“不好”之间还有个“一般”。所以我觉得大众的理解是对的,是自古就有之的。对大众理解的质疑,反倒是受到了后来传入的西方逻辑学的影响。 你可以理解为“不喜欢”是一个大的范围。根据具体的语境,说话人所指的是其范围当中的某一段。
另外人们还常把“讨厌”,委婉的表达为“不喜欢”,这样说话氛围没有那么硬,没有那么刚。
例如,我不喜欢被人打扰。
对不起,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
那么,这里的不喜欢,就是严词拒绝,先礼后兵的表述。实际上这里的不喜欢就是你再多跟我说一句,我就讨厌了。就是一步缓冲,一触即发。 不是很懂。我的理解:感觉这是委婉的表达,委婉地说 厌恶 就是 不喜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