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改变命运吗?盘点历朝历代的“大学生”,功名富贵到底几何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关于高考的话题却热度不减。高考,到底能多大程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时代不同,结果迥异。当“转户口”“包分配”已随时代远去,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名牌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咱们不妨盘点一下,中国历朝历代的“高考”是怎样的,考上“大学”,到底有何等功名富贵。
西周
关于上古的教育制度,其实多为后朝学者臆测,可靠性太差,因此略去不谈。乃至西周,可据的史料亦极少。比较可靠者,唯《礼记》《白虎通》而已。至于《史记》《汉书》《通考》之类,亦不过照古籍附会。因此,所谓唐虞三代之教育制度,未可信。
西周的“大学”称为国学,一般设立在都城近郊,由中央政府或侯国政府管理。所招录的学生,一类是贵族子弟,另一类是庶民子弟中聪明好学、长相英俊的青年。
国学招生考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考,由中央的司徒举行。招生的对象,是由乡大夫取中的“选士”。通过了国学招生考试的叫“俊士”,“俊士”毕业,成绩合格,授予“造士”学位。“造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士”,由教官大乐正报告到天子,量才录用,成为官吏。“进士”一词,实始于此。
所以西周的大学教育,是造就领袖人才的。考上大学,就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核心,功名富贵,皆唾手可得。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0.jpg
东周
东周自王室东迁以后,诸侯崛起,交相侵伐,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原有的教育制度荡然无存,教育随着没落贵族流入民间。
列国并争的时代,诸侯对人才有强烈的渴求。于是,一批有着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应运而生,希望以平生所学,售与君王,以期能解决一切不堪的社会问题。以孔子、老子、墨子等先贤为代表的学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学术繁荣的时代。
因为之前的礼教制度被破坏,没有大学,自然也没有高考。贵族及知识分子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开坛讲学、设馆授徒。平民经过学习,也可跻身于“士”的行列。不过,这时候的“士”,已与西周时期的“士”大相径庭,不但未必能做官,连“包分配”的待遇也没有。想要做官,必须经人引荐,或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诸侯邀请。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1.jpg
两汉
西汉有太学,与今天的大学相当。成帝时,太学有学生三千人,规模宏大。东汉光武帝对办学更是热心,京师“学者云集、诸生横巷”。鼎盛时期的质、桓二帝之际,太学学生生超三万人。
汉代太学招生方式有两种:一是太常(大学校长)于京师所在地的“学、校、庠、序”中直接挑选,凡年满十八岁、仪容端正的学生,均有入学资格;二是由各郡国选送才德俱佳的优秀青年。
所以两汉没有高考。但太学每一年或两年考试一次,及格即授予官职,不及格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已经授予官职的,仍可以继续考试,以获得更大的官职。
比较有趣的是,有些学生天资过劣,屡试不中,以致于太学中出现”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的老太学生。真的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弊端可见一班。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2.jpg
魏晋南北朝
从曹丕篡汉,到东晋灭亡,期间两百多年,学校教育时断时续,未成气候。人才选拔主要有两种,一是公府辟召,郡国荐举;二是“九品中正制”。
公府辟召,就是听说谁有才,就发文件把人调过来,不用考试,直接任职。比如诸葛亮在隆中,就把自己包装成“卧龙”,引得刘备亲自前往辟召。郡国荐举,与东汉类似,比如曹操就是“举孝廉入仕”。
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选举,只不过更注重选举人才的公正,一些有才华但不是门阀世家的庶族子弟,也有机会登选。
有趣的是,南朝的梁武帝曾办了一所大学,专门研究“玄学”,也就是佛学。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佛学院了。比诸今天的佛学院,不但国家承认学历,而且直属中央管理,级别要高得多。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3.jpg
隋唐
隋朝统一中国不到30年即灭亡,在教育制度方面,除创设进士科外,并无建树。唐朝的大学教育就比较繁荣了。典型的有“六学二馆”。
“六学”指教育部(国子监)直属的六所大学:国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三所相当于本科大学,后三所相当于专科大学。“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
三所本科大学中,国学和太学只录取高级官员子孙。四门学可录取低级官员子弟及庶人中的才俊。各州贡举进京落第的举人,也可入四门学肄业。
但唐朝的大学毕业生,并不能直接分配工作,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后,才能做官。这一点与我们今天已很相似了,大学毕业生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做官”。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4.jpg
宋
宋朝的太学最发达,招生对象主要有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庶民子弟俊秀者、各州学校升贡学生、落弟举人之程度合格者等。所以宋代的太学的招生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自主招生。相比前朝,招生对象已不限定于贵族阶层,可算是一个巨大进步。
宋朝的太学生每两年考试一次,评定等级。上等生与进士同,可授以官职;中等生免礼部试;下等生免解(地方考试)。
所以宋代的大学生比唐代的大学生幸福,只要能入学,大概率上有官做,功名利禄,自然不在话下。不过,要通过太学的自主招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5.jpg
元
元代教育形式与宋代大致相同,有三条路:学校、书院、科举。中央有三所学校: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汉学国子学。地方有郡县学。
比较特别的是,元代书院较宋代更发达,差不多成为官立书院,待遇地位与郡县普通学校完全相同。
元朝的国子学招生范围很小,仅限于王公中贵族及随朝官员子弟,名额亦极少,每年不过数百人。国子学考试繁密,根据考试成绩给予积分,按积分升级为生员、贡举相当等级。达到贡举级别,可参加会试。但汉人成绩不及格或不勤学者,可勒令退学,蒙古人和色目人则不会。
元朝的太学招生,比诸唐宋,实际开了历史倒车。但减少太学自主招生,绝大多数人想取得功名,必须走科举之路,未尝不是朝着扩大公平的方向又进了一步。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6.jpg
明清
明朝的教育制度与前朝最大的不同,是科举与学校教育已经完全结合。科举出身,必须经过学校教育。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清朝三百余年未曾大改。而此之前各朝,基本上实行的是双轨制。
明朝的中央大学名国子监。入国子监读书的,名监生。监生的来源有四种:一是举监,为在京会试落第的举人;二是贡监,由天下各府、州、县选送;三是荫监,高级官员及皇亲国戚子弟;四是例监,捐得(花钱买的)。
监生毕业成绩合格,发放毕业证书,可直接授职,一般品级较低。明清两朝,科举才是正途,以科举入仕者,更得社会认可,升迁更快。而以监生入职者,仕途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很多监生宁愿选择应乡试,入监读书者日渐零落。
清代大学亦为国子监,与明代类同。略过不谈。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591750549_7.jpg
事实上,以历朝历代的太学类比今天的大学,并不严谨。太学的招生方式,也与今天的高考完全不同。相较而言,更接近于现在的大学自主招生,但又远没有自主招生这么公平、开放。其招生的对象,主要是皇亲国戚、门阀世家及官宦子弟。是统治阶级享有的特权,也是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
所以封建社会的太学生,无需“三更灯火五更鸡”寒窗苦读,就可取得功名富贵。虽然太学也有考试,但就算考试不合格,也不至于跌落社会底层。
而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即使十年寒窗,考入了名校,也不过意味着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机会。美好的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去拼搏。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史》,陈青之。《中国考试制度史》,沈兼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