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物理和选生物的差距,干货,收藏
10%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当老师目前统计资料表明,大学本科生毕业后行业流向人数最大的就是教育领域,已经达到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了,连续多年位居就业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且超过二三四位的总和。
那么,为什么本科生喜欢当老师呢?
作息时间规律、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工作稳定性很高,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在绝大多数地区收入也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这些都是毕业生们热衷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原因。如果加上两个大大的假期,和开个校外辅导机构的良好创业基础,教师就是既可以轻松放飞自我,又能轻松低成本创业的好工作。
同样是教师,在学校的工作量以及受重视程度也不完全一致
一般是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外语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课程占比也比较高;
初中在语、数、外课程比重依然比较大的基础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占比逐渐升高;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在被压缩的同时有走向“专业化”的趋势,也就是有一部分学生会在音、体、美上投放更多精力,以期待在相关专业领域有更好发展;
进入高中阶段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得到加强,高考科目受到不容置疑的重视,而非高考科目被边缘化得很严重。在社会认知的一致倾向之下,各学科受到的重视程度产生明显分化,甚至有些人将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分成了几个等级:语文由于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处于重要不重视的尴尬地位,算是0级学科;数学、外语两科由于系统性强以及可短期提升的特点,再加上在高考中分值占比很高,成为第一阶梯学科;物理、化学由于短期可提升性比较强,而且对应的大学专业比较多也比较热门,所以成为了第二阶梯学科;生物、地理虽然在大学都是理科,但是高中生物在理科而地理在文科,新高考省份不分文理,在这里不做格外区分了,但是对应大学专业相对较少,而且整体热度不高,于是成为第三阶梯学科;历史、政治对于人文社科方向发展意识明确的考生来说很重要,但是其学习较为容易,属于既不容易得高分也不容易得很低分的学科,受重视程度也很有限,基本上也是第三阶梯的待遇;而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不参与高考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具有周边服务性质的心理学老师和校医等往往处于更弱势的位置。
很多家长知道自家考生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老师的名字甚至电话号码之类的,但是很可能并不知道地理、生物乃至心理老师、校医、电教员的电话。这也是社会对中学各学科重视程度不同的体现。
对数理化重视程度也反映在高考录取上
我们选取了在山东省2019和2020两年均同时招收师范类数学和生物专业的院校进行了统计,之所以选这两个年份是因为这两个年份是山东省新老高考交替的年份,在这个节点上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新老高考很大的不同。在取样的时候剔除了走读、西藏就业、专项计划等比较特殊的计划。满足条件的本科院校约为43所。
在2019年这43所院校中:数学专业最低收分低于生物专业的共有9所,差值小于等于3分的有7所;数学专业最低收分与生物专业持平的为4所;数学专业最低收分超过生物专业的有30所,其中分差大于3分的有25所,最大差值17分。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617112962_0.jpg
在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首年,这43所院校数学和生物专业之间的分数差值出现了大逆转:数学专业最低收分低于生物专业的共有29所,最大差值为20分;数学专业最低收分与生物专业持平的为2所;数学专业最低收分超过生物专业的仅有12所。在紧密相连的两个年份里,山东省出现了数学和生物两个学科收分高低的大逆转。这是说明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生物课的地位大幅度上升么?一般理解在紧密相连的两个年份里一般是不会发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的,更何况生物学在高考中也没出现总分值大于数学的情况。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617112962_1.jpg
我们结合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选科情况可以看到如下结果(柱形图上所表数据为各科实际选考人数):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6/1725617112962_2.jpg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选考生物的人数远远超过选考物理的人数,而采样对比的43所院校的数学专业无一例外的均要求选考物理,而生物专业的选考要求要么是物化生三选其一即可,要么是化学生物二选其一或者只选生物即可填报。其实在山东省总的本科计划中,提选物理科目的专业数是最大的。
在新高考中,必然会出现一种“畏惧困难”而放弃如物理、化学等难度较大学科的情况,也会出现因为“选择容易”而选考地理和生物的现象。其不知,学习时候选择了难度较小的学科,但是升学的时候即便有更高的分数恐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新高考的考试招生模式,有助于破除“唯分数论”,在新高考的框架下,已经不能简单追求分数的最大化,还要考虑选科与报考的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