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 221 年)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 221 年)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
(一)原始社会(公元前 170 万年前----公元前 2070 年)
政治:
①原始社会包括原始族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公社,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以及部落联盟,部落中私有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②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民主制度。
经济: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由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生产力逐步进步,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逐步成为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化:
①旧石器时代代表有元谋人、北京人,这一时期分布广泛、多元兴起;
②新石器时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中心,距今约 7000---5000 年前,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制陶器、粟),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技术);距今约 5000 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取代(黑陶、蛋壳陶),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国模的祭坛和神庙。
(二)夏商西周(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771)
政治:
①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和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商朝的国家机构继续发展,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②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辅之以礼乐制,维护等级秩序。
③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呈现出较为浓厚的鬼神色彩与原始宗教色彩。
④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模式,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等级森严,大宗小宗政治隶属关系。
⑤地方分权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⑥实行世卿世禄制。
⑦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经济:
①奴隶制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劳作,土地不得买卖。
②青铜时代(主要礼器,少量兵器、农器);
③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文化:
①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②商朝出现了成熟文字——甲骨文。
③逐渐形成礼乐文化,形成统一的炎黄子孙、华夏文化心理认同观念。
④早期民本,出现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三)春秋战国(约公元前 770—前 221 年)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转型。
政治:
①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宗法瓦解,礼崩乐坏;
③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以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推动社会转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官僚政治、郡县制开始形成;
④华夏认同,进入战国,戎狄蛮夷逐步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民族大融合,为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
⑤人才选拔上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注重才能,实行举荐制或军功爵制。
经济:
①铁犁牛耕推广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步形成;
③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建立;
④工商食官被打破,逐渐发展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
文化:
①礼崩乐坏;
②私学兴起,文化下移;
③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崩溃,士阶层的崛起;
④出现百家争鸣,形成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公元前 221—公元 220 年)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阶段。
政治:
①秦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奠定了政治基本格局。
③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造成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外朝制度,以内朝牵制外朝,加强君主专制。
④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地方分裂割据。
⑤秦朝采取向官吏学习律令为师的选官制度,汉代以孝廉为标准的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但后期被大族垄断。
⑥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代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律令并行,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⑦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关监察,西汉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
①小农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
②手工业商业逐渐发展,重农抑商加强;
③ 海陆丝绸之路开通,对外贸易繁荣;
④汉武帝时,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发展。
⑤东汉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扩大;
⑥经济重心在北方地区。
⑦两汉出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治世。
文化:
①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焚书坑儒;
②汉初无为而治,以黄老之学为指导,经济得到恢复,但酿成社会问题。
③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逐渐成为正统和主流。
④文化上,赋成为主要文学体裁,科技领先世界,史学、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⑤佛教传入,道教产生。
民族对外:
①民族关系上: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修筑万里长城,基本奠定了后世的疆域版图;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并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并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治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
②中外关系上: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中外之间的联系。
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三国两晋至隋唐时期(220—907 年)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分裂中孕育统一,为隋唐大一统奠基。
政治:
①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南北对峙;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②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以门第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
③门阀政治盛行,士族制度盛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削弱。
经济:
①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地位上升,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②北魏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租调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文化:
①思想: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受冲击,吸纳佛道得以发展;魏晋玄学;儒释道相互吸收借鉴。
②科技领先世界。
③文艺得到新发展: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
民族关系:
①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民族融合新高潮。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基。
(二)隋唐五代十国(581—960 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昌盛期,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影响深远。
政治: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②形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科举制形成并发展,打击门阀政治,加速社会流动,利于社会公平,加强中央集权。
③礼治与法治相结合,强化基层教化和社会救济;
④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统治,五代十国成为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⑤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经济:
①隋朝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②农业: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筒车灌溉。
③手工业发达,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丝织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④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对外贸易兴盛,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销欧非。
⑤赋役制度:隋朝实行租调役,唐前期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从劳役地租4到实物地租转变)到中后期两税法,赋税制度由按人丁收税到按资产收税,人身依附关系弱化,简化征税项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
①道教发展,佛教繁荣并完成本土化,三教并行,三教合一趋势出现。
②文学唐诗,绘画书法大发展。
③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技术影响广泛。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世界领先,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民族对外:
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政策开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四、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高度发展——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 年)
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 年),历民族政权的并立走向统一。该时期封建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是中华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政治:
①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②宋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中央设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对地方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分化事权,加强集权;科举制发展完善;重文轻武,文官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但造成三冗两积,面对统治危机,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变法失败,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局面。
③辽夏金在守旧制的同时学习汉族制度,如辽南北面官制、西夏仿北宋、金仿唐宋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藩汉分治的特点,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利于民族交融。
④元代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⑤宋代基本沿袭唐律,儒学向基层渗透,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⑥宋代科举制更加完善成熟,社会流动加速。
经济:
①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土地政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流转频繁,租佃制普及,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
②手工业中制瓷业、矿冶业、印刷术等进一步发展;
③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增强,商业活动突破坊市制,交子的使用,外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④经济格局: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完成,元代巩固,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拉大;
⑤社会变化表现: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等。
文化:
①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形成,哲学化、思辨化,儒学转型成熟;南宋成为官方哲学,利于塑造民族性格,影响深远。
②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完成并外传。
③文艺呈现多元化、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宋词兴盛,话本;元曲,元杂剧;风俗画;山水画重意境。
④少数民族模仿汉字创制民族文字。
民族:
①多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
②民族交融是主流,边民内迁,互市贸易。各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感加强。
③元朝大一统,推动民族交融出现新高潮。
③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体现出多元一体,夷夏同根的基本特征。
对外: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对外贸易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五、中华文明的鼎盛与危机——明清时期(1368—1840 年鸦片战争前)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继续巩固,而专制集权社会则渐趋衰落。
政治: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国家版图初步奠定
②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实行奏折制度,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③地方:明废行省、设三司,中期以后巡抚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承明制;
④明朝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沿袭编订《大清律例》;明朝后期乡约带有强制力,清朝基本延续,并与法律合流
⑤ 明清监察,科道合一。
经济:
①农业,农产品商品化,一条鞭法、摊丁入亩,赋税货币化,引进高产作物
②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新的经济方式出现;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商帮的发展、市镇经济、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化凸现商品经济活跃;
④对外贸易出超,以朝贡贸易为主,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
⑤经济政策:商品经济发达,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对内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外海禁、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文化:文化上总体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
①文化专制,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
②对儒学批判继承,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
③传统科技,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市民文化繁荣,通俗化、世俗化,文学艺术具有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⑤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⑥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民族: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清朝采取武力征服以及和平的方式处理少数民族关系,清除地方割据势力,平定边疆地区叛乱,加强对边疆的有效控制,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具有反侵略反殖民色彩。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7/1725692586596_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