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8 11:03:22

建构历史关联,深化素养融通——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的启示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请注明:

韩金华. 建构历史关联,深化素养融通——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的启示 . 基础教育课程, 2024, (08): 51-55.

摘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以党史为依托,从时空观念与家国情怀两大素养入手,集中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发展程度的融合考查。本研究结合对该题的分析,尝试提出考生面对素养融合考查的历史写作类试题时要在试题关联中寻找作答方向、在知识关联中确定论据、在逻辑关联中把握论述的完整性等策略,并提出教学建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完整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图1)以党史发展为历史背景,要求考生结合所学党史知识内容,围绕“党史中的东北元素”推荐课题研究专题,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融合考查的要求。本文以该题为例,分析高考历史素养融合考查的方式,并提出教学建议。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1.png

一、试题分析

(一)素养融合考查是高考历史考查新方向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4.gif

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融于一个试题之中进行考查,是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命题的最大特点——以党史为依托,凸显了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考查要求;以东北为地域、以明确时间尺度为要求,体现了时空观念素养考查要求;以论文写作为作答要求,暗含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素养考查要求。

试题材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东北地区的革命事件、奋进精神等东北元素”一句,前半句指明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即中国共产党党史,后半句将考查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东北党史。学生在作答本题时只有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发展历史了然于胸,才能完成本题接下来的要求。党史是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上)》)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重要内容,教科书在本部分内容的编写中着重强调了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三个主要阶段的历史。其中每一个部分都有与东北相关的史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的东北工业化建设,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体现了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独立富强发展的探索。考生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梳理,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涵育家国情怀。

试题的设问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要求考生围绕“党史中的东北元素”,向课题组推荐专题,并“自拟专题题目,阐明推荐理由”;第二部分即写作要求:题目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综合以上两个要求可知,本试题也包含了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四大素养要素的考查。其一,时空观念。试题以东北地区党史发展为背景,凸显了地域性特征,也就是空间特征;同时,试题要求考生在主题中要有明确的时间尺度,也就是说,考生在主题的选择中首先要确定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之后等,深刻体现了新课标中对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加以阐释的要求,是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试题要求考生做到“试论结合,论证充分”,这是高考历史写作试题的一般要求,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实则暗含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三大素养的考查。考生只有选择可信的历史史实(史料),在史料的梳理与整理基础上,厘清史料的内在逻辑,并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般方法对历史加以论述,才能做到持论有据、言之有理。对于本题而言,考生要想达到试题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回归课本,选择教科书中有关东北党史的历史史实;二是对所选择的历史史实按照一定的视角进行分类整理;三是根据整理好的史实得出自己的结论,提炼基本观点,并在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加以论述。

(二)以关联思维应对高考历史素养融合考查新方法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4.gif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对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具备关联思维。考生在面对素养融合考查类的历史写作试题时,可从材料、知识、逻辑的关联中对试题进行全面分析与有效作答。

1.在试题关联中寻找作答方向

高考历史写作类试题一般由试题材料和设问要求两部分构成,试题材料给出试题考查的基本内容,设问要求则规定考生作答的方向和提出基本要求。就本题而言,试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历史中,有许多东北地区的革命事件、奋进精神等东北元素”,交代了本题考查的内容主要为党史,并且从地域上框定为东北地区。第二句“某课题组拟建立‘党史中的东北元素资料库’,特向社会征集党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东北元素”,以“资料库”与“重大意义”两个词交代了考生作答时的思考方向,即进行史料搜集且所选择的史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试题的设问在材料最后一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考生作答的方向,即“向该课题组推荐一个专题,自拟专题题目,并阐明推荐理由”,并且在要求中提出了要“题目明确且包含时间尺度”。由此可知,试题从材料内容、设问要求两个方面共同规定了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以及作答的基本方向:考查的知识范围为某一时段东北地区的党史,考查的方向为史料选择与理由阐释。考生在作答本题时,只有从试题呈现的每一部分内容的相互关联中提取信息,才能准确把握作答的方向。

2.在知识关联中确定论据

对于高考历史写作试题的作答,最为关键的,除了快速确定写作主题和方向,还需要迅速寻找出论据。一般而言,高考历史写作试题的论据来源于题目所给材料和课本内容两个部分。就本试题而言,材料内容只给出了考查的大致范围,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知识内容,因此考生需要从所学的课本知识中获取本题的论据。首先,考生要将内容锁定在《纲要(上)》第七至第十单元中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部分。其次,在党史的发展中进一步缩小范围为东北地区。最后,选取某一个阶段的历史进行材料搜集。考生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将《纲要(上)》第七至第十单元的内容建立起关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熟悉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才能够做到迅速地锁定论述的史实,以及保证论述的充分和准确。

3.在逻辑关联中把握论述的完整性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是高考历史写作试题作答的基本要求,更是衡量考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本题要求考生为课题组推荐专题并阐明推荐的理由,这与一般性的写作试题要求考生从材料提取观点加以论述不同,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即从考生给出的专题来衡量其对史料的搜集、辨析及评价能力。首先,考生要选择一个或者一组史料;其次,要对史料的类型及特点做出简要评价;最后,指明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基于这一逻辑,才能真正达成试题的要求。

由上可知,对于本试题而言,考生的作答步骤应如下:第一,根据材料与设问要求确定试题考查的内容为东北地区党史,考查的方向为东北党史材料的搜集、推荐及推荐理由。第二,根据所学知识将课本中有关党在东北的历史事件进行罗列与合并,确定写作的论据。第三,根据作答要求确定史料,并依据史料实证的原则进行有逻辑的论述。

二、教学建议

对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有助于明确高考素养考查方向和人才选拔要求,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创新历史写作类试题的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解决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释和论述,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考查融于一题之中,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和素养培育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强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融合培育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4.gif

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新课标、新教材颁布实施以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历史教育界和教学界进行了系统化的学理和实践探索,但是,割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而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素养,是当前学科素养培育中依旧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规定了学生历史探索的一般性过程,即学生对历史的探索必须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依托真实可信的史料,结合一定的时空条件对历史作出合理解释,才能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从五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关联入手,进行融合性培育。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关联思维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4.gif

关联性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性。从时间上看,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时间点和时间段下历史事件呈现的状态均与其之前的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同样会对其之后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从空间上讲,某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下的历史事件都与其周围的事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时间的纵向关联与空间的横向关联中把握和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基本过程,总结出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

(三)引导学生针对主题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8/1725764602154_4.gif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以通史体例进行编写,知识内容丰富,但同一主题的相关知识点会相对分散,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帮助学生破解学习难点,使其能够在面对高考历史写作试题时迅速对标教材内容,检索到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写作提供充分的论据,建构针对主题的完整知识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教师在课程整合、知识整合的基础上设计大单元教学。

综上,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历史写作类试题,以党史为抓手,综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凸显了高考试题素养立意的特点。历史写作类试题作为高考历史试卷中能较好体现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程度的试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其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开放幅度不断扩大,作答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新课标背景下,高考历史试题更加趋向于考查学生在综合素养思维指导下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也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素养立意、情境依托、关联建构的新型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融合培育。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教师专项)“历史关联性视阈下高中历史大时空观培养研究”(课题编号:C2022/02/13)的研究成果。作者:韩金华,江苏省常熟市中学历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构历史关联,深化素养融通——2024年高考历史黑吉辽卷第20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