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8 15:04:56

(二)关联必备知识,让学生实现从“应知”到“应用知识”

知识关联有利于促进学生将化学学科知识转化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由此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从知识的结构化走向知识关联的结构化。2023年之前高考化学试题中的物质转化题被中学教师俗称“工业流程题”,考点基本套路化,即主要聚焦“价—类”二维的理想转化、平衡速率的实际转化、分离提纯的实践转化、绿色环保的工程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程式化的解题模型。物质转化题一般利用矿石或者废渣生产有高附加值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很显然,这些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定是有特殊结构或者特殊功能的材料,因此其中一定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选择什么样的分离提纯方法,往往是根据组分中不同溶质的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选择对应的类似萃取、蒸馏等操作,其实质也是由其不同组分的结构决定的。因此打破模块间固有的藩篱,打破试题已有的固定模式,融通各个模块,实现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势在必行。广东卷第18题就打破了物质转化题的固有命题模式,有效地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体现了知识解决问题的价值与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问提供了“(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NH4Al(OH)2CO3的明锐衍射峰”的相关信息,由此让学生判断NH4Al(OH)2CO3是否属于晶体并分析(NH4)2CO3提高Ni、Co浸取速率的原因。前者要求学生关联《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有明锐衍射峰的其内部微粒在空间按照一定规律或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成为晶体”,后者关联必修1教材中胶体的吸附性的相关内容,因此提高浸取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减少胶状物质对镍钴氢氧化物的包裹,增加了滤泥与氨性溶液的接触面积”。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从“应知应会”到“应用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关联的知识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特殊价值和功能。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构建系统化、一体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关联必备知识,让学生实现从“应知”到“应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