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高考生注意了!
高考政治主要涵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必修模块)以及《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新教材模块)等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一、《经济生活》(或《经济与社会》)
1. 货币与消费
•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
• 消费的类型与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
•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物价等)。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
2. 生产与经济制度
•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公司制、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等)。
3. 收入与分配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 个人收入分配(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财政的作用与财政政策。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影响。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
• 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二、《政治生活》(或《政治与法治》)
1.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
• 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等)。
2. 政府的职能与责任
• 我国政府的性质与职能(管理与服务)。
• 政府依法行政与审慎行使权力。
•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我国的国家性质与人民民主专政。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宗教政策
• 我国的民族关系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 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
•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 当代国际组织的作用。
•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文化生活》(或《哲学与文化》)
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传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实践、推陈出新等)。
• 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生活与》哲学(或《哲学与文化》)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2.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 物质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 认识论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与条件性。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
4. 唯物辩证法
• 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 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
• 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5.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与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21/1740078871665_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