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8页2022 年天津高考历史试题1.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 2.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人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 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 4.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5.1897 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