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9 02:04:43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一门社会和认知的人文学科,在其教育过程中肩负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责任。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新课程改革对相关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策,都需要老师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寻找多层次和元化的培养方式,以培养丰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学习基础和积极性创新综合的思考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8

引言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史料观、时空观,使学生掌握历史解释及历史理解的能力,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引,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通过科学设计,形成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证中直观感受历史变化。多管齐下,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延伸历史教学范围,从而全面实现对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混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会直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定一些教学目标。然而,这些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有时无法完成。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产生足够的关联,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改善。

1.2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

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但由于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且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方式也较死板僵硬,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真正考虑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教学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单方面的教,像一台复读机一样全部按照课本上的知识复述,没有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不会好好配合教师,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好。长此以往还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较大的隔阂。且学习历史知识,大部分都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始终难以感受到历史学习的魅力,因而学生学习就会产生倦怠心理。

2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1信息融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各种互联网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它的融入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历史教学变得清晰化、逻辑化,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让学生学会运用时间链进行历史事件的串接。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历史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物形象,通过图画展示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继而将墨子、庄子、孟子等代表人物进行时间链的串接,以便于学生的人物记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思想进行连接,让学生在时间和思想的学习中掌握历史的时空观,在此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内容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2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利用黑板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记笔记等方式进行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其实有它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形式缺乏创新。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避免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

2.3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为了让学生学习好历史,历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是学生学习好历史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及时解决,可以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听懂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活跃班级的上课氛围。如果师生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的互动交流,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慢慢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开始跑神,三心二意,不集中注意力听讲,跟不上教师上课的速度,理解不了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就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动力,历史成绩开始下降。因此,想要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提高上课效率,教师就要注重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慢慢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2.4利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感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创设融声音、图像和文本于一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其在对历史的感知、体验和思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创作和演出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产生精神冲突,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判断。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形成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作。若仅仅凭借某一种教学方式则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是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主动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尽快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对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来提升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只有对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切实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张小桃.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学周刊,2019(05):43-44.

张佳静.论初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课程教育研究,2018(51):24-25.

程贵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刍议.中国校外教育,2018(35):83+9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