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走过初中三年(三十六)——学好道德与法治的五个诀窍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29317890_0.jpg前两天已经对女儿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总结,根据对试题类型的分析提炼了一些应试方法,之所以还要写这篇文章,是感到学好道德与法治不光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都大有裨益。因此,学好道德与法治很有必要。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来学呢?我想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要从社会上学、从生活中学;另一方面是要从书本里学。
学好道德与法治,最重要的一点是养成政治思维观念,用正确的政治、道德、法治观点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结合日常生活、结合社会实践来学习。从第一个方面看,有下面几点要把握:
一是要以身作则。家长要以身作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免不了受家庭、家长的影响,而如果家长三观不正,孩子很难独善其身。前段时间郑爽代孕、弃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但官方封杀、媒体痛批、大众谴责,自己也由有“四小花旦”之称的一线明星彻底凉凉,造成这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郑爽的父母三观不正,罔顾法律、漠视生命、一切向钱看、亲情观淡薄等等,在这种教育下或受其耳濡目染,郑爽作出这样不负责任的决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要有大局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站对立场。要教育孩子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等正确的立场上看待和分析具体问题。而且要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透过事件表面现象,迅速找到问题实质所在。
三是要关心时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和时事政治紧密相关,而且在考试中尤为明显。如在近年来初中考试试卷中,就有关于新冠YQ、XG乱中、抖音短视频等新闻热点、重大事件等内容,如果对其没有了解的话,在回答问题时很难做到又快又好。
那从第二个方面看,就学好课本知识又有何诀窍呢?我想,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知识背记。有人说,道德与法治是开卷考试,还需要背记知识吗,只要翻书找答案就行了。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从题量来看,短短60分钟时间,有12道选择题和5道材料题(一般有7至8个问题),以每个问题100字左右来看,文字就在1000上下,光是写都要二十分钟的样子,还不包括读题、分析、查找答案的时间。因此,对于选择题来说一般没有时间翻书,该背的概念要背、该记的知识点要记,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裕的时间放到材料题上。同时,如果没有背记的话,当要寻找材料题答案时,恐怕想翻书都找不到地方。
二是要搭建知识体系。从课本所学知识看,虽然是按照一定关联来安排的,如初二上学期4个单元内容分别是走近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国家利益,但真正要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和体系,还需要自己用心琢磨。从本质上看,道德与法治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一个发散、拓展的过程,要做到由身边事、身边人来看社会、看世界,再运用普适性真理分析身边事、身边人,这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遇到问题后,该怎样解决,导入其中后,就会得到相应的答案。
三是要提高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恐怕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最重要的能力了。从学习和考试情况看,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在看到一个题目或一段材料时,不知道出题者的意图,或即使知道意图但是不知道怎样回答。
如,在初二的测试卷中有一道材料题:2019年6月18日,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张某某诈骗一案。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现金共计7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零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问:被告人张某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说明了什么?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要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是考查违法犯罪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张某某的行为构成的犯罪,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处以刑罚,说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触犯刑法,都要受到刑罚处罚;另一方面张某某因为犯罪受到相应的刑罚,保护的是被害人的利益和维护了社会秩序,因此说明刑法的目的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合法利益。同时,对张某某既有人身刑、又有财产刑,可见刑罚的种类有主刑也有附加刑,可以同时适用。
这样抽丝剥茧的分析方式,保证了回答问题的全面性,不会有遗漏。
四是要掌握标准表述。道德和法治是一门严肃的课程,表述方式必须准确,考试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时刻把握住这一点,并在头脑中树立这种概念。有人问,什么样的表述是标准的?毫无疑问,课本中的原文是最标准的,在答题时能够用原文的尽量用原文。
如,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材料题第2题:长沙某中学开展“新时代好学生”评选活动,小范被所在班级推举为候选人。下面是小范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说说他被推荐的理由。
①小范每次去食堂就餐都自觉排队,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或问好;②小范的新衣服不小心被同桌弄脏了,看到同桌比较自责,他不仅没有生气,还反过来安慰同桌;③小范从不轻易许诺,但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尽力做到,做好;④小范平时省吃俭用,将剩下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①的答案:遵守规则、文明守礼;②的答案:换位思考、尊重他人;③的答案:诚实守信,对他人负责;④的答案;关爱他人、奉献社会。都是课本单元的标题,只要翻开书照抄就行了。
五是要培养辩证思维。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语境或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也要求我们对带有绝对肯定或否定的表述进行判断时,一定要多想一想,不要轻易下结论。而且从实践看,这样的回答往往是错误的。
如,初二上学期测试卷的材料题第5题: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到6.48亿,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网络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青少年不同程度的沉迷问题。近日,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是普遍现象,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有部分家长认为短视频APP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全面禁止。
问:对于材料中“部分家长认为短视频APP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全面禁止”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如果只看到绝大多数受访家长对网络短视频持反对态度,而直接回答“同意”,那整个题目的方向都错了。实际上,短视频是有利有弊的,这种一味排斥的片面的观点是错误的,应该从短视频的利弊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一方面短视频丰富生活、开阔眼界、学会技能、解决问题等等,这是好的方面;另一方面则要从如何通过国家、社会、厂商、学校、家长等多个层面来分析,如何共同发力,将短视频的不良作用降至最低,不能讳疾忌医。这样,问题回答才完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