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9 12:02:39

中考化学试题评析与原创试题命制!

一、2022广东中考原题呈现

16.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 3 )和碱式碳酸锌,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1)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①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碳酸锌中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② ,质量比为 ③ 。

(3)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④ (填字母)

a.锌分子 b.锌元素 c.锌单质

(4)药效高低与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关。碳酸锌的抑菌活性低于相同质量的氧化锌,可能的原因是 ⑤ 。

17.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题17-1图所示。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0.webp

(1)该反应涉及 ① 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 ②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

(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题17-2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 ④ 管(填字母)中产生。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1.webp

(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 2 O分离,原因是 ⑤ 。

(5)主要成分为CH 4 的燃料是 ⑥ (多选,填字母)。

a.煤 b.沼气 c.天然气 d.乙醇汽油

参考答案: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2.webp

二、试题评析

这两题变化不大,主要围绕传统文化、微观题、我国科技前沿命题,同时也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渗透。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导向: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从元素、分子、原子、宏观的反应现象、微观模型以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方面进行考查。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没有按常规考查电解水的方程式,而是根据微观图书写方程式,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方程式的负担,真正考查出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对比近几年的试题,这两题的高频考点是能源、材料及优点、燃烧及燃烧条件、物质中的元素质量比、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挖掘相关的素材,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学习。

三、其他地区的试题对比分析

1.(2022湖州)25亿年前~24亿年前,由于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大气中氧气浓度急剧升高,称为“大氧化事件”。大气中的甲烷被氧化,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1/3左右,导致地球急剧变冷。

(1)___________效应的减弱导致地球急剧变冷。

(2)下图所示微观模型表示了___________层的形成过程,这一变化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创造了条件。

【答案】 ①. 温室 ②. 臭氧

2.(2022杭州)《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___________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可通过

反应制备,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022自贡)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惊艳全球。

(1)冬奥会的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工作人员为奥运选手准备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小炒黄牛肉、油炸小黄鱼、时令蔬菜,其中小炒黄牛肉主要是为运动员提供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的 。

(3)用于冬奥会消毒的二氧化氯能瞬间杀灭空气中的病毒,同时对人体安全、无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氢气作为新能源除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之外,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还有 。

【答案】金属材料;蛋白质;ClO 2 ;+4;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4.(2022·福建厦门·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对大气臭氧层没有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研究发现,制冰机的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对制冰量都有影响。图1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制冰量随二氧化碳蒸发温度和转桶材料的变化情况。

冰面下是混凝土冰板层,其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是以石灰石、粘土(主要成分为SiO 2 )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硅酸盐(如硅酸钙CaSiO 3 )。科学家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材料配方增强其抗冻性。图2是掺有陶粒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比实验结果(强度损失率越高,抗冻性越差)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3.webp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4.webp

(1)运动员在经过剧烈运动,并且大量出汗之后,通常会饮用一些含“钾”、“钠”等成分的淡盐水,这里的“钾”、“钠”指的是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由图1可知,相同条件下,转桶材料为_____(选填“不锈钢”或“铝”)时制冰量较大。

(4)由图2可推断“陶粒混凝上的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依据是_____。

(5)由图3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

(6)已知: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7)为减少CO 2 的排放,可将CO 2 进行转化,图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5.webp

四、教学建议

新课标理念之一是: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 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

通过对比分析各地的试题发现高频考点同样是能源、材料及优点、燃烧及燃烧条件、物质中的元素质量比、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要留意像“2022·福建厦门·模拟预测”那样的科普阅读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挖掘相关的素材,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五、原创试题命制

16. (7分)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1)切麻: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此过程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造纸是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建议大家 ,就可以减少对树木的砍伐,保护树木和保护森林。

(2)浸灰水:将原料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Ca(OH) 2 , Ca(OH) 2 属于 (填“酸”、“碱”或“盐”),如何利用生石灰制得石灰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过程中 (填“吸热”或“放热”)。

(3)蒸煮:原料入桶,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蒸煮过程中,要使木柴烧得更旺,你的方法是 。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6.webp

17.(8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实验室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1)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减缓 。

(2)淀粉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素中的 。淀粉的化学式为(C 6 H 10 O 5 ) n,在(C 6 H 10 O 5 ) n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4)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获得氢气,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见图3。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7.webp

① 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

②图3 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图 4 是科研人员研究相同温度下,利用 Fe-Mo/C 作催化剂,裂解乙醇可以制备氢气。对比图 4 中的曲线,催化剂中 Mo 与 Fe 最佳质量比为 。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8.webp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54559870_9.webp

六、命题及教学建议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广泛搜集化学史、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化学工艺、最新科技文化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素材,作为教学情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科融合,增强文化自信,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社会现象,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体会化学学科价值。

2、以真实有意义的化学情境素材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视角感受科学和技术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使用科学和技术时要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信念;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3、创设的问题应符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思想和学业质量标准,多角度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东汉时期造纸术,链接

2、《用二氧化碳“种出”淀粉?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重大突破!》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4、潘红.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命制过程及心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3)

5、杨加根,梁雪峰. 基于真实情境的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启示.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3)

6、吉赵凯,白伟,王秀红. 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开放探究中提升思维品质 ——2017 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命题思路解读.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5)

温馨提醒

(1)若留家庭地址,请保证居住小区有自己的信箱且正常使用,以便邮政投递;

化学教育期刊公众号,致力于为化学教师提供优质的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化学试题评析与原创试题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