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9 14:05:25

高考小说 | 如何阅读一篇小说——小说的“复杂性”与“一般解

如何阅读一篇小说

为什么高考比较难,学生比较“怕”的小说,在高中教学中普遍不成体系且不重视呢?我认为,其中原因并不在于小说的简单,而恰恰在于小说的“复杂”,由于小说太 难学难教,所以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于是在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中, 一直处于一种“能得几分是几分”的听天由命状态。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高考小说教学难的问题呢?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想我们应该回到问题的原点,首先应该思考一下,小说为什么难教?

今天我们具体的了解下,如何阅读一篇小说。先从小说的“复杂性”与“一般解开始。

小说的“复杂性”与“一般解

如何阅读一篇小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讲的问题,因为小说很好读。作为文学四大体裁,小说可能是最好读的那一个。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自发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我们自己也经常读小说消遣。既然是消遣,那定是不难读,《汉书·艺文志》也有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可见,小说从出生之时,就是“街谈巷语”“道听涂说”,那自然不会太过于艰深晦涩,似乎也没什么可讲。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学生主要的失分“区域”,而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的主要考查对象,自然也不例外。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简单易懂的小说, 一旦变成题目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就摇身一变,从最简单的内容变成最难的题目呢?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小说阅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娱乐阅读, 一种是严肃阅读。娱乐阅读,只在追求小说情节的刺激有趣、人物的生动好玩,并不思考小说背后所讨论的严肃问题,自然是不甚艰难,读起来也可以“不求甚解”。

但是小说还有另外一种严肃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屏气凝神,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反复玩味,直到挖掘出小说背后所揭示的生活真实、世界本质、人生至理。很显然,高考要求的小说阅读方式,是后者。

那么,应该如何对小说进行严肃阅读呢?

想要明白如何对小说进行严肃阅读,首先要明白小说为何严肃。小说严肃,是因为一部伟大的小说,想要反映和表达的是世界的复杂。小说作为文学中最为晚出的一种文体,晚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小说难写,小说难写是因为小说复杂,而小说的复杂来自表里两层。

从表层来看,小说一般篇幅较长,人物形象众多,情节错综复杂,拥有其他三大文体望尘莫及之体量,浩浩汤汤,泥沙俱下。作家写作一篇小说,往往需要极强大的叙事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毅力、耐力和决心。

但这些还不是小说难写的根本原因,小说难写的根本原因在里层。从里层来看,小说难写是因为世界本身复杂,而每一个伟大的小说家,都在尽力表达世界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小说的“复调性”上。“复调”是苏联小说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文学概念,他指出: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平等表达自己声音,思想激烈交锋,意见相互碰撞的大舞台,小说中的人物虽然众多,但应该彼此思想自由,行动独立,可以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声音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应该平等地各抒己见。

举个例子,在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虽然设置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主人公,但是曹雪芹并没有让其他人物沦为男女主人公的附庸,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行动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因此我们才能在《红楼梦》中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刚口辣心的凤姐、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性格刚烈的晴雯、憨厚朴实的刘姥姥,小说中各色人等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才使得《红楼梦》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因此,小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小说的复杂性来自世界的复杂性。在小说中,人人平等,众生喧哗,伟大的小说家让多条线索齐头并进,让众多人物各安其位、各谋其政、各居其所,把多源思想汇于一炉,让它们彼此膨胀、相互侵轧,这就要求小说家需要有强大的系统思维。

既然是系统工程,那么在解读小说的时候,我们一定也要用系统思维去解读。系统思维,是把物质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式不同,系统性思维的程序是: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的新的综合。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们在读解一本小说的时候,要联系地看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小说中诸要素的关系。然而在我们以往的小说教学实践中,大多还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分析思维阶段,碰见“情节问题”就专讲“情节”,碰见“人物问题”就专讲“人物”,碰见“主题问题”就专讲“主题”。

如此讲法,就如同把小说这一部精密的机器,拆解成为一个个散装的零件。拆解容易,再装配难。当一部小说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变成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答题套路、答题模板、答题技巧时,小说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之美就会被完全抹杀,荡然无存。当学生不能体会到小说之美时,小说“消遣娱乐”的和蔼面孔也就会变得面目可憎,毫无乐趣可言。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分析思维让小说没了阅读乐趣,而在于当小说被拆解成一个个要素之后,学生便很难读解小说的真正内涵。小说的真正内涵在于体现世界的复杂性,而世界的复杂性来自世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也就是说,当一部小说成为一个系统之时,系统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就产生了大于部分的意义,而这“大于部分”的整体意义,便是学生真正读不懂的核心之处。

如此讲来或许有点抽象难懂,我来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当翻开语文教材和各种教辅图书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小说的必备知识特别简单,并不难懂。比如说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矛盾冲突等等,将这些概念单拎出来,大部分学生都能懂,如第一人称让读者更加感同身受,第三人称让叙述更加客观……因此,必备知识并不是学生读不懂小说的主要障碍。

那什么才是学生读不懂小说的主要障碍呢?其实是诸要素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小说诸要素的存在往往并不是为了自身服务的,其存在目的一般指向他者,如次要人物的塑造,或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是为了推进情节发展;而主要人物的塑造,往往是为了呈现作品的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或是为了暗示主题,也有可能三者兼有,而学生的思维,由于被分析的思维路径所固化,往往会被局限在要素的内部,不能跳脱出来整体地、全面地看问题,自然也就不能答对题目。

因此,想要读懂小说,就必须充分尊重小说这台机器的复杂性,运用系统思维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小说要素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分析人物的时候,首先要在“人物”要素内部思考问题,思考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思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人物与环境、人物与情节、人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思考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知道,小说的有些要素,如主题、结构、风格等,在局部往往并不现形,只有在整体之中才会突然“涌现”,因此,我们在把握小说主题、结构、风格的时候,要从整体出发,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就更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

正如美国当代作家门肯所言:任何一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极为简单、普通的错误答案。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小说教学之中,我们在小说教学中面对的所有难题都来自我们期待复杂问题有一个简单答案的“天真和乐观”之上,这导致了我们在教学上的盲目、盲干与盲从,而如果我们充分尊重了小说的复杂性,运用系统思维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 地去思考要素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让“简单的问题归简单,复杂的问题归复杂”,我们或许反而可以得出小说的一般解法。

以上内容来自《高考小说阅读通关教程》图书

该书从小说的九大要素和阅读四法出发,在全面梳理小说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高考小说经典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图书详情展示如下~

新学期限时福利,下单再加5元送3本精品图书,扫码了解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61925842_0.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61925842_1.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61925842_2.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61925842_3.jpg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09/1725861925842_4.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小说 | 如何阅读一篇小说——小说的“复杂性”与“一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