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
<p><pre ng-bind-html="message.MMActualContent"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544px;font-size: 15px;color: rgb(34, 34, 34);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visibility: visible;"> <table width="677"><tbody style="outline: 0px;visibility: visible;"><tr style="outline: 0px;visibility: visible;"><td width="268" valign="top" style="outline: 0px;word-break: break-all;hyphens: auto;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544px;visibility: visible;">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td><td width="268" valign="top" style="outline: 0px;word-break: break-all;hyphens: auto;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letter-spacing: 0.544px;visibility: visible;">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学习资料</td></tr></tbody></table></pre></p>补写句子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题目总要求。
【方法技巧】
1.厘清段落结构层次
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站”得高才可看得“深”。微观填写,需要有宏观主体背景作为依托。全段谈及什么话题,有哪些观点,段内、段与段间的结构层次怎样……观其大略,勾其要旨,这就是格局。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既是填写句子的前提条件,也为对各段内容压缩(按句式、限字数)做准备。
2.前后关联词的对应
关联词是句子内部分句间、段落间的连贯性表达,体现出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由上下文给出的关联词,结合语境,推断出对应的关联词以及相应填写的内容。遇到有关联词的地方,要有强烈的敏感度。
3.前文总说,后文分说
总说的内容有几点,分说的内容要按顺序对应。所填写的句子对应在分说的哪一点上,从而抓住所填写的关键内容。要从宏观上了解段落间的结构层次关系。要有顺序感。
4.句式内容的对称
有时前句或后句的句式表达,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所填写的句子有仿写的意味。要有寻找前后句式对称的意识。
5.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填写句子虽然有很多主观成份,但是句子中的关键信息,往往在前后文中有提示和照应。这些关键信息,就是重要评分要素。能不能得分,往往看有没有这些关键信息。要学会扣关键词语,以前后勾连,衔接紧密,表述一致。还要学会与关键词相对应的意思表达。
6.标点的提示作用
标点在分句间结构与句群间关联和句意前后文衔接的连贯性上,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要学会看所填写句子后面紧随的标点。如问号,前面问什么,后面就答什么;后面答什么,前面就问什么;如冒号,表示总分或解释说明;如分号,表示并列,此时特别要注意并列前后的句式对应。
修辞手法
从历年高考真题分析,修辞用法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主观题型出现,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识记某一修辞手法作用的专业术语。
Ⅰ比喻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比喻的特点:(1)比喻要有相同点;(2)不是出现比喻词就是比喻句;(3)比喻句不管什么形式种类,喻体一定明确出现。
Ⅱ比拟(拟人+拟物)
1.定义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即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
(2)拟物: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拟物更强调物的动作情态,往往不出现所拟之物,而是出现所拟之物的动作情态。
3.比喻与拟物的区别
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即喻体必须出现;拟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现。
4.比拟的作用
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俏皮活泼,表达某种情感,或引起情感共鸣。
Ⅲ排比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排比的作用:“增语势,广文义。”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内容更丰富。
Ⅳ对偶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作用: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Ⅴ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1.种类
①用事物的特征代替;②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③全部与部分互代;④用专名代替泛指;⑤用作者、产地等代替。
2.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Ⅵ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1.种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2.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Ⅶ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1.种类
通常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相互转换。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2.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构思新颖,生动形象,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Ⅷ设问和反问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Ⅸ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Ⅹ引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直接使用现成的话语,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增加文化内涵;对说理和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同时能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二、掌握常用的答题模式
语用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有“黄金三要素”,不管句子是什么,也不论题目如何问,回答都离不开三点:一是明确指出修辞用法是什么(修辞名称),二是解读修辞手法有什么(内容解读),三是分析修辞手法效果(效果分析)。
三、结合文句内容(语境)分析效果
修辞考点主观题答题核心能力点有三点:一是要找准修辞手法,这是大方向,不能错;二是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性理解,包括其作用,要有专业术语的识记;三是将修辞手法结合文句,进行内容和效果的分析。
【考生痛点】句不离段,对某一句话修辞手法的理解,得把这句话代入原文语境,这才是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根本。很多考生丢分,就是在这个地方。如:答不出专业术语;只答专业术语,遗漏分析;效果分析只答出其中一点;效果分析不能结合全段内容来表述;文段内容理解不到位。
修辞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将修辞手法具体到某一句话中进行考查,而不是对修辞手法的客观认定,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其实,现代文阅读题和古诗鉴赏的主观题,都有“考点的专业知识+文本的阅读理解”,这些能力是相通的。想要为主观题提分,一定要做好“文本理解”。
句子效果
【题型模式】
1.给出一个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
2.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
3.然后就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要求多是“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问题:“原句VS改句”,原句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
思路:
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
【解题钥匙】
1.倒装句
原句与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结构上会有变化,多为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这类题目的倒装类型有两种:
(1)将定语、状语等成份独立出来,单独形成小分句。
(2)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句式的一种技巧。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合适语境。
2.长短句
长短句转换:倒装句中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就是化长为短。还有一些句子,把句子内容分开来说,形成几个小分句,也是化长为短。
短句的效果:①强调作用,突出感情表达;②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与原文语体风格协调;③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④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
3.特殊句式
这里所说的特殊句,是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改变平淡的表达,增强表达效果。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也比较强烈充分。
4.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是语文的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5.词语分析
改句多会删去、压缩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对原句的分析可以从这些省去的词语入手,分析词语的意义以及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不同词语,不同对待。
6.语体(语言风格)
改句多平淡,原句的语体风格与原文段相一致,更合语境。可以从口头语和书面语、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等方面思考,确保上下文体和谐一致。
7.结构安排
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后文的衔接紧密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原句内容表达更恰当,更合语境;可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其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角度思考。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出题形式多是以特定句式、限定字数要求来压缩文中几段话的内容,有的还加上拟段落标题的形式要求。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并正确运用句式的能力。
常见句式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反问句、被动句等。有的还要求用单句(简单理解就是句子中不能有标点隔开)、整句(强调句式上的整齐对应)、转折句、含“是”的判断等来写。
以特定句式、限定字数要求压缩文中三段话的内容,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比如还有:
1.压缩整段话或压缩某一段话,限定字数,不限句式(传统题型)。
2.以某一个词语为开头(主语)来压缩。
3.以短语、词语的形式压缩(类似提取关键词)。
4.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问题,要求概括主要信息。
5.下定义与其他创新形式。
【主要方法】一是审题,要严格按题目指定要求来回答,忽视题目的特定要求,是极不理智的;二是认真阅读文段,并概括出主要信息,注意要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
标点符号
一、引号
【区分难点】“特定称谓”“特殊含义”“着重强调”“否定讽刺”
1.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类型:一是名称、简称;二是专用术语,三是纪念日。
2.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字面意义外还有其他含义,表层意义之外有深层意义,也就是结合句子的具体语言环境,有特殊的含义(意思)。
3.表示着重强调
把需要论述的对象单独标示出来,起强调作用,以引起读者注意。就像是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对某个重要词语、词组,用圆圈“圈”起来一样。起到强调作用。
4.否定和讽刺
即引号内的内容,是与字面的意思相反。
5.特殊含义与着重强调的区分
着重强调与特殊含义,都有强调的作用。着重强调只是强调,所强调的对象并没有特殊的深层含意。特殊含义,在着重强调的基础上,一般有深层含义。看是否有深层含义,这是区分的根本方法。
二、破折号
【区分难点】“总结或提示下文”“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意思递进”“话题转换”
作用: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
三、冒号
【区分难点】“总说性或提示性”“注释和说明”“总结上文”
作用:一是提示性,“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二是总说性,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总说性和注释说明的区别:总说性后面内容省掉,句子意思可以成立;注释说明后面的内容则不能省,总说注意是“总”,与后面“分”的关系对应;注释说明强调的是解释说明,代表更深层次的解读。
四、省略号
【区分难点】“语意难尽的省略”
【常见用法】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话未说完;⑤表示沉默的省略;⑥表示思维的跳跃;⑦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