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测量》章节试题:效度分析.doc
XX年自考《心理测量》章节试题:效度分析一、解释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功能的程度。2.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和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3.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4.效标关联敏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的一致程度。5.效标:是足以反映测验所欲测量或预测的特质的独立量数,并作为估计效度的参照标准。6.预测效度:指测验分数与将来的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7.基础率:是未经选择的总体中某类现象的出现率。二、填空1.一个测验要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必须具备(内容范围明确)和(取样具有代表性)两个条件。2.确定内容效度的主要方法有(专家判断)、(统计分析)和(经验法)。3.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4.确定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主要有(相关法)、(分组法)和(命中率)。5.影响测验效用的因素除效度外,还有(基础率)、(录取率)和(分数线)。三、单项选择1.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信度是效度的(②)。①充分条件②必要条件③基本条件④重要条件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查(④)的有效性。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特殊能力测验 ④成绩、技能测验3.高考分数与后来在高校学习的成绩之间的相关属于(①)。①预测效度②同时效度③课程效度 ④统计效度四、判断分析1.信度低肯定效度低,信度高肯定效度高。(×)分析:信度只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2.内容效度亦称表面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易与表面效度相混淆,但二者意义不同。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本身能否代表它欲测的内容范围。而表面效度是指从外表(如测验材料及用语、试题的印刷等)直观地看,测验题目与测量目标的一致程度。也就是那些未经过训练的试验参加者和使用者认为测验是否有效的程度。五、简答1.为什么说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答案要点:①它是针对特定测量目标而言的,对某一测量目标有效,对其它目标则可能无效。“②效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陋曹新的思想和新的概念的提出,一个测验的效度可能变化。③效度只有程度的高低,而不具有“全有”或“全无”的性质。2.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要点:①控制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