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最新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
2022版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1.课程性质:生物学的课程特征,包括是什么样的学科,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有哪些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注重探究和实践,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学习生物学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学会学习,提升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健康生活,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课程理念:生物学的课程设计思路,主要阐述课程的立场、方向和观点生物学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宗旨、衔接、框架、内容、教学和评价六个方面。(1)核心素养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2)课程设计重衔接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连贯一致。(3)学习主题为框架生物学课程以学习主题为单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每个主题包含若干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同时融入生物科学的思想观念、研究过程和方法,此外,设置跨学科实践主题。(4)内容聚焦大概念追求“少而精”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提炼大概念,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重点。(5)教学过程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6)学业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注重对探究和实践过程的评价。3.课程目标:学习生物学所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最终结果·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1)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2)初步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3)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4)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5)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4.课程内容:课程所规定的学习范围和对象,包括学业内容、学业要求及基本活5.学业质量:学生在完成学段内容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基于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情境,描述生物学现象或与生物有关的特征,运用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解释产生特定生物学现象的原因,分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针对生物学相关议题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决策,并尝试探究生命活动过程、人体健康、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初步形成从不同生命观念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生物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基于证据、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科学态度和健康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担当。6.课程实施: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研究等活动二、我们如何落实新课标(一)确定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我国课程目标的变化1.课程目标走向整体性“三维目标”融为一体。2.课程目标具有高级性:关注“三种”高阶思维能力。3.课程目标具有进阶性:“概念性理解”的螺旋式发展。·走向“新三维目标”第一,“大观念”:一门课程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第二,“新能力”: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境、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做事的能力与品格。第三,“新知识”: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或知识技能。最后,围绕“大观念”和“引导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设计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最身经历知识的诞生和应用过程。·制定教学目标应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根据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等制订教学目标,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化,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教学目标应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都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同时,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突破单纯罗列知识目标的做法,尽可能涵盖核心素养的多个方面;重视体现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的要求;注重从问题解决的综合表现来界定目标。教学目标应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核心素养是在学习生物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经历概念理解和技能获得、解释身边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