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0 19:03:1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学习框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历史知识,并建立深层次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迎来新机遇,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通常都是教师按照固定的思路授课,不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使得历史课堂陷入僵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多角度呈现历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1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1历史教学模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状态

一些教师仍旧习惯于采取填鸭式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只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并要求背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关心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历史知识,只要求他们记住历史知识即可。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低效的,也导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也未积极调动自己的历史思维来学习历史知识。

1.2师生重视程度不足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对学生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师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一直将其当作副科。教师往往是考什么就讲什么,一味地按照考试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应试教育色彩浓重。而且教师用在教学创新上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导致课堂吸引力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此外,很多学生也对历史学科存在片面的认识,不明白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对历史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还有些学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想法,认为历史学习只要在考前背一背就可以了。师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制约了历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策略

2.1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大部分初中生都非常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在学生听得认真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简单地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叙述出来,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面对比较繁杂的初中历史内容,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当中至关重要。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堂导入环节是一个能否成功吸引学生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段神话故事或者成语故事,再开启历史教学的新篇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的历史内容具有更加形象的理解,便于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在学习吴越争霸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勾践“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越王要一洗前耻的决心。而在学习古罗马的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一段神话故事“母狼乳婴”,来告知学生罗马城的由来,神秘的色彩会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时候教师再引入教学内容,学生的求知欲会慢慢得到满足。

2.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设置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合作教学是通过小组合作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要持续推进合作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就需要构建出科学、合理且具有深度、广度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自我所得感。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从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出发,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难度与探究广度,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与能动性,能让学生有想要参与的激情与热情。例如,在学习《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略过课本的内容,而是从播放当初签约《南京条约》的影视场景出发,带学生先大致了解《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及真实的历史场景,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讨《南京条约》带给当时中国的重要影响。学生能抛开课本中的知识,结合目前所学及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进行深度的探究,领略到当时《南京条约》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财政、国家政治、国家外交等多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深远影响。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与探究,不仅能加深对《南京条约》的印象,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也能从讨论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历史思维及历史视野,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一个条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深远影响,真实感受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境遇,才能从情感的方面更深刻了解历史背后的意义。

2.3通过融合生活实际,完成历史知识迁移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领域广泛,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要抓住学科的个性特色,将历史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将其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文化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实践,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教育的素材,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如果教师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对教材中内容进行扩展和丰富,学生不仅无法完成知识迁移,对历史知识也不理解,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融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内容,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还可以搜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利用多媒体生动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进而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利用单元主题串联课堂教学,培养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时间性、对比性、客观性特点,因此使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围绕鲜明的单元主题中心,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构建宏观的认知结构,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课堂教学时,要利用整体阶段作为教学主题指引,加强自身对于历史教材的理解,将较为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思路运用到课堂中,有逻辑地梳理教材内容,并指导学生能够掌握单元整体教学的中心导图,明确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人物关系树形图自主整理史料的能力。

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掌握前沿的历史教学方式,增加多元化的历史内容,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互动,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陈天广.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中学课程辅导,2019(35).

陈武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考试周刊,2020(20).

陈红.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文理导航(上旬),2019(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