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8-27 14:01:06

一反常态,探本求源——2023全国高考数学 I 卷独家分析

试题关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灵活应用。实际应用问题关注学生的身边事,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以及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应用价值。

如:第(10)题以噪音污染为背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各类型汽车的声压级与声源距离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数据、估值等数学应用能力;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7/1724738466858_0.webp

第(21)题以学生熟悉的投篮比赛创设生活实践情境,通过研究甲乙两位投篮命中的概率,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认识世界。创新问题关注数学本质,体现数学的思维特点。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7/1724738466858_1.webp

深入解读:解答题第(19)题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7/1724738466858_2.webp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运用导数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以往考试导数往往作为压轴,很多中等学生会选择放弃第二问,而这次出现在了前三题的位置,重点体现新高考重视新教材,反套路很明显。尤其是不能急功近利,这大招那大法的,可以歇歇了!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7/1724738466858_3.webp

纵观整份试卷,保持了全国卷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稳中求进。在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对数学素养的考查,展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这套试卷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数学学科的日常教学及深化改革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复习建议

两个着力点: 数学素养、创新能力

理科性学科,重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伴随着新高考数学改革,2023年数学命题已然打破常规,改变了相对固化的传统试题模式,无形地在锻炼考生们的抗压能力,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也要逐渐和它们说拜拜了。纵观近几年新高考试卷命题,出题者则更加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突出主干内容的考查,引导老师们依标施教。试题突出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更加注重本原性方法,淡化了特殊解题技巧,强调对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们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

虽说命题趋势不定,但是重视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高考改革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为了让学生和老师更快地适应其改革,老师们必须先回到数学育人的本位上,回归数学的学科本质,深挖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果依然沉浸在忘我的刷题模式,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输得很惨。

1.数学素养

全国I卷通过设计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实现对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六大素养的综合考查。

所以学生在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上,千万不能抛开课本搞复习,复习要在进一步明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新课中逐个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用逻辑连贯的数学思维给它串联起来。这就需要让学生重视课本基础内容,重读课本,梳理知识体系,此过程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老旧的老师罗列,学生手抄的做法效果有限,应尽量避免。

对于例题,需要多花点心思精选,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需要先做五道题,这样方能切身体会,否则可能造成“该讲的讲不出,不该讲的拼命讲”的窘境。

平时要求学生读题,审题,需要多提醒学生关注本题所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可得出哪些结论或者还缺少哪些条件等。与学生一起分析题意,交流解题思路,切勿一股脑地讲,要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提问,在适当时机给点睛之笔,要多让学生参与到解题当中。

单独叫学生板演时,老师可走动巡视、观察其他学生的作答,要杜绝“老师板演学生看”的做法,“饭要亲自动手吃”,不可剥夺学生自主实践、独立思考的机会,否则必然会造成“讲过练过的不一定会,没讲没练的肯定不会”现象。

解题之后,要多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让学生时刻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放在心上,经常实践,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使他们掌握在考场上取胜的法宝。

2.创新能力

应对新颖性题型的策略就是要根据数学题“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围绕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个“宗”,通过适当的问题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如何进行变式,并逐渐领悟变式的思想方法,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最终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试能力。2023年新高考I卷第20题数列题型,就完美展示了数学当中的这个“宗”。区别于以往数列题型,单纯的以等差数列基本概念命题,可见出题人的“用心良苦”。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的则是如何较为有效地解题得分。不管命题方向趋势如何,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至关重要。近些年的试题,几乎不会出现非常套路化、模版化的陈年旧题,出题人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推陈出新,所谓的旧题,往往是那种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对于大多数有一定难度的题,分析推理能力尤为重要。从试题的信息中找出联系并列出关系,根据线索想到可能适用的方法。

当然了,逻辑分析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做题练习是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径。特别是那种难度在“会做”和“不会做”之间徘徊的题,花很大功夫恰好能做出来的题,对于提升分析推理能力最有帮助。所以一再鼓励学生们,不要有畏难情绪,需要在平时加以训练,方能在必要时得以回报。

需要着重培养应试应考技巧,其主要还是答题的顺序。可根据自己对于知识体系掌握情况进行优先答题。以前绝大部分考生都是按照顺序从头到尾做到底,但是现在这种操作不行了,试题的出题顺序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建议学生们逐渐放弃按照试卷顺序从头到尾“做完一道再做下一道”的答题策略,改为使用“做不下去就跳过”或者“先浏览全卷”、大致分出“易”“中”“难”的题目,然后按照自身掌握情况从容作答。

平时需要注重培养平和淡定坚强的应考心态。高考完全就是考心态,不论你平时做了多少题,高考试题总是会出乎你的意料,近些年的新高考试卷,就给到了很多学生不小的打击。一些创新题很容易让没接触过的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导致情绪波动较大,影响后续发挥。任何考试都有简单和难的题目,不要预期考试中遇到熟悉的旧题,即便遇到了,那也是集合、复数那些基础题型,不要预期考试过程可以一气呵成,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卡在半路,更不要担心发乎失常而阴沟翻船。一个人的水平基本是稳定的,在全省排名大致也是稳定的,唯一不稳定因素,就是个人的心态。我们只需要做到把会做对的题型做对,不会做的题争取蹭到一些分,那么这样,也就不枉此行。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人生路漫漫,高考虽然很重要,可谓是人生当中转折点之一,但也并不是发挥好了就能确保以后终生无忧,也不能说发挥差了就永无出头之日,世上无绝对,做好自己,问心无愧才是最重要的。

文字 | 彭涛涛

审核 |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立足教育主阵地,风向标科技助力公立校提升教学质量

02

特大喜讯!知心慧学成功入选中央电教馆目录

03

以数字变革推动教育强国,风向标科技助力数字教育发展

04

累计答题数据超20亿、阅卷次数近3亿次……强大高科技,让AI赋能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反常态,探本求源——2023全国高考数学 I 卷独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