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1 06:05:17

思想道德与法治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结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当今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 1998 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要求把“两课”教育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把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 2006 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16 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5 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 9 号),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 05 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是“ 05 方案”的开篇之作。本课程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主线,以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针对在校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和心理、恋爱、法律诸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较好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本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本课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3 .本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调引导大学生通过 “ 知 ” 、 “ 行 ” 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4 .本课还需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各种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活动,延伸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高职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内容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的新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析,理论力求深入浅出、针对实际情况而言,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 .内容力求新颖。真理是相对的,它会不断地随着具体问题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创新。教学活动虽然不同于专门的探索性研究,也不是所有最新成果的一一罗列,就此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反映本学科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3 .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本课程遵照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原则,要避免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道德说教。避免空洞说教的最好办法就是追求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

4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本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三、教学模式

1 .多媒体教学

2 .案例教学

3 .课堂讨论

4 .专家讲座

5 .小组讲演

6 .校外社会实践

四、教学内容和进度: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主要讲述大学生活的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的意义和方法这四方面的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尽快地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 ; 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绪论外 , 教学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共计八章。

第一部分:一至三章。第一章 “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 ,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 “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 ,主要讲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做忠诚的爱国者,在报效祖国、

为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章 “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 ,着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大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投入积极的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二部分:四章及五、六章的部分内容。第四章 “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 ,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功能及其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 “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 、第六章 “ 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道德 ” 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第三部分:五、六章的部分内容和七至八章。五、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社会主义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规定,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第七章 “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 ” 和第八章 “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 这两章着重帮助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

在以上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是思想前提,为第二、三部分的道德观和法制观提供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理论的逻辑,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

五、参考书目:

1 . [ 苏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人民出版社

2 .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邵龙宝:《儒家伦理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4 .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曁南大学出版社

5 . [ 美 ] 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中央编译出版社

6 . [ 美 ] 里夫金:《生物技术世纪 —— 用基因重塑世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7 .李周、孙若梅:《中国环境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

8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9 .贺淑曼等:《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0 .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思想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