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1 16:05:55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实施解析.ppt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实施江苏省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改研讨会专题讲座泰兴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蒋银章 初中物理课程目标简析 三维学科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一、知识目标的实施一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物理结论或结果. 教学(片断)案例1: 课题:声音的特征 教学片断:建构响度和振幅的概念 过程: 教师演示   敲击鼓面 1、轻击;2、重击 提问:怎样才能使鼓面更响些? 生答:加大敲击的力度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板书 二、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响度 定义声音的强弱叫。。 2、振幅 定义 振动的幅度称为。。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2: 学过“第一章声现象“之后,有人在解答如下的问题时就遇到了困惑: 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约为每分钟60-70次,即约1Hz左右。这种心跳的频率是很低的,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相距甚远,为什么医生用听诊器却能听到人心跳的声音?答曰:听诊器改变了声音的频率;或者说是胸腔改变了声音的频率。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问题是错在哪里呢?都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得结果。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没有要求学生弄清发声的声源究竟在哪里;没有引导弄清楚声源与声波的“源流”关系;没有引导弄清楚频率所描述的物理对象和意义;没有引导学生区别“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与“心脏跳动的频率”这两个物理概念。结合认知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1 (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经历物理过程和感悟物理方法的过程. 以“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为例: 一般都有这样的感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内容庞杂,三维学科目标的定位与达成甚感困难。其实,贯穿本章的一根主线就是人类认识与探索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思想和方法:一是 “提出假说” ;二是“科学建模”;三是实验论证。 为了认识和探究微观和宏观世界,科学家建立了哪些模型?   人们认识微观世界建立 的一些基本模型 历史上人们认识宏观世界的一些模型及其演变 科学建模中的“过程与方法教育” 1.引导学生研究“认识”与“模型”的关系,模型的进化与认识进化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演变与进化过程。 2.让学生学会画这些最基本、最简的模型,以增强科学建模的意识,知道科学建模对理论研究的作用。 3.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简单训练. 大坝底部的管涌-连通器,抽水马桶-杠杆,浮沉子……结合认知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2. 科学家提出提出这些假设的过程和依据是什么? 科学家建立这些模型的依据和过程又是什么? 科学家是如何论证这些假说和模型的? 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感悟,有条件的可引导学生通过现代媒体或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以激发学习性兴趣。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续)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你对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怎么认识的? (起源、结构、状态)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 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如果让你参与制定我国能源发展的策略,你有什么主导意见 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续) 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机械能,这些能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潮汐、海浪、海流等。你对大海中蕴藏的这些能量的利用有什么设想?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引导创新二、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 1.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操作规范,步骤正确是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如何培养这方面的技能,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课题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对象:某校九年级(1)班本节教材以“活动13.3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和”活动1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来实现技能培养目标,初步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一)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 重针对性和提高有效性(续) 活动前,老师让学生认真温习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连接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点,并特别提醒学生不能使电路连接短路,活动过程中老师又不停地重复提醒这些注意点. 结果:有60%的实验小组能顺利完成上述两个活动,有近30%的实验小组在并联电路的连接中遇到困难,有近10%的实验小组电路连接失败. 发生的困难或失败的表现形式如下; 1)电路断路(灯泡与接线柱);2)电路短路(开关与灯泡、电源); 3)电路接触不良. (一)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 续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奇怪,关键是指导与措施得法。

建议: 1)技能培养要注意针对在活动中发生困难的学生。 学生开展活动后,老师应注意发现和寻找操作发生困难的小组,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与纠正。 2)要注意技能培养过程的有效性. 活动开展后,学生的注意力已集中在实验操作和遇到的困难上,根本听不到老师的口头指导,只有面对面的指导才能发生作用. 3)要认真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1)课前要考虑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学生可能可能有困难。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    (3)课前教师要在实验室认真地做一遍 实验。    (二)技能培养的过程要尊重实验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的实验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细心谨慎,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 以活动13.4的教学过程为例: 活动1的 12 与活动2的 1 三个步骤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活动2的第 2 个步骤学生得出了如下的实验结论:1 在两个小灯泡并联的电路上再并联一只相同的小灯泡,三只灯泡的亮度都变暗.这显然与我们想得到期的结论不相符合(但却与市电中的实际情况相符,是研究市电电路压负问题的好电路模型 但我们的老师决不能不顾实验事实,将实验的结论改为基本不变!试想,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有多大!    二)技能培养的过程要尊重实验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续) (二)技能培养的过程要尊重实验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续 建议: 1)课前做好实验准备,将电源改为由四节电池组成的两两相串,再相并的形式,以增加电池的容量和降低电源的内电阻。

2)尊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 (三)技能培养的过程要 科学、规范 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科学和规范意识的教育。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活动为例:活动的第五步要求学生依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有下列两个学生作出的图像,我们如何进点评?   (四)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技能培养的时机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能或方法培养的好机会,有心人会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取得很好的效果。仍以教材“活动13.4”的学习过程为例: 在完成该项活动的第2步第(2)个实验步骤时,有一组学生出现了下述实验现象:在两个小电灯并联的电路上再并联一只相同的小电灯,观察到原来的两个电灯的亮度相同,刚并接上去的一只电灯亮度却较暗。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处理方法: (1)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进行更正; (2)老师帮助他们检查实验电路,找出原因,并指导 更正; (3)让另一组同学帮助他们检查电路,找出原因,并 指导更正; (4)让全班同学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再 依据分析结果自行更正。 请大家考虑一下,上述做法效果最佳的是哪一种?(四)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技能培养的时机 续) 再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活动为例: 学生按照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完成活动14.7之后,汇报实验的结果.在分析论证实验的过程和误差的原因时,有学生认为灯泡与灯座的接触不好也会产生误差.就目前学生的已有知识,解答这个问题比较困难,但却是技能培养的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怎么办? (四)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技能培养的时机(续)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过程实际上是与科学探究过程相联系的六项物理能力的培养过程。

通过亲身经历和完成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的过程是明显的,方法也比较具体。但有时却显得困惑。 * * 传统的物理课程目标只包含知识和能力两面个方面,目标定位往往偏重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方法”培养一般曲限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层面,忽略了“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及与过程紧密相联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其实是一维性质的学科目标。在那种课程目标的规范下,形成了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和操作形式非常顽固,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有相当的市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学理念(多少年的习惯势力);其次是教学环境和条件;再就是教育评价的体系和功能。 一.知识与技能知识:1.物质的概念;2.运动的概念;3.能量的概念.技能: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权用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二.过程与方法 其实是学习能力指标 过程:1.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方法:1.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2.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科学的求知欲,勇于探究,实践意识和能力;3.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4.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敢于否定的意识;5.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愿望和能力;6.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力图做出贡献;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新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基本学习要求,是全体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要求。

新老课程目标相比较,就达标的效果而言,新课程目标更利于全体学生的达成。用如下的一个实验事实可以说明:从实验班和普通班各抽出三名学生开展下述课后实践活动:拆卸自行车,并把拆卸后的零件分类.比哪个组做得快,分类准确.这显然是一项集三维课程目标于一体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果:实验班学生耗时 22分钟 分类基本正确 一 个缺限,车胎与钢圈没有分离)普通班学生耗时17分钟分类完全正确。 由此可说明,新课程目标是适用 于全体学生的科学目标。我们认为: 除去弱智,“差生”是我们按照 传统的目标定义的,是我们教按 传统理念教出来的! 在知识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兼顾其他目标的实施,因为三维学科目标的达成是相互关联的,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因此,知识目标的达成过程又是达成二、三两项目标的初级阶段。 对比教学案例(片断):课题:声音的特征 学生演示敲击鼓面 探究 (1)如何使鼓面更响些? (结合演示) (2)如何使一张纸发出更响的音? (结合实验) 引导自学信息快递。 问题讨论: (1)什么是声音的响度?如何提高鼓面和 纸片发声的响度? (2)什么是振幅?它与声音的响度有什么 关系? 让学生去记“汤姆逊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了中子这些死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分子模型-以最熟悉的水分子为例: 结合认知过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三 .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养成情感、培养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情感是什么?情感是对外界剌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亲近、热爱与和谐相处。 科学态度指什么? 一是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 二是克服因难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不迷信权威; 四是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1.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理论 ;2.宇宙的结构 由许多星系组成的多层次天体结构系统 ;3.状态 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 . 必须是平滑的曲线 甲乙两只灯泡亮度相同 丙灯较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实施解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