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8-28 05:00:52

2023届江苏省徐州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7世纪末有人根据哥白尼等科学家的认识所描绘的宇宙:包括地球在内的当时人们所知的几颗行星在椭圆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被仔细的描绘,重点突出了白天、黑夜和季节随着地球的旋转而变化。这表明当时A.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增强B.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冲击C.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D.地心说理论影响依然巨大2.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宣称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二梁“到东方去”的认识是基于A.新文化运动启蒙B.一战的理性反思C.马克思主义传播D.西学东渐的深入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

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4.据宋初《太平寰字记》所载户数,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这说明宋初A.南北方经济均得到迅速发展B.南方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沉重C.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D.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已经形成5.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A.世袭制度B.家族制度C.宗族制度D.宗法制度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B.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C.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7.1982年11月,陈云指出:“经济的搞活……就像鸟儿一样,要给它设定一个有范围的飞行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它的笼子,让它在大小合适的笼子里飞”。这一思想被称为“鸟笼经济”论。

该理论出现的背景是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B.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C.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8.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其中创设了以下情景:在中国维新50周年的祝典日上,英、日、俄等各国元首及夫人来南京参加“万国太平会议”,在上海开设的大博览会上“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梁启超主要目的是A.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B.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C.旨在激发民众爱国精神D.致力于挽救民族的危亡9.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10.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与此无关的评述是:()A.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创始国B.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创始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1.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和宗教事务,尊奉喇嘛教首领为帝师;明朝制定了“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共治的局面。

材料反映出元明清时期对西藏治理的特点是A.政教合一B.因俗而治C.严密控制D.羁縻册封12.出版于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绍的“西学门径”包括算学、天学、地学、史学、兵学、化学、矿学、重学、汽学、电学、光学、声学等12门。“史学”门所收录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编者把史学纳入“西学门径”是基于A.“富国强兵”的需要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C.“史学革命”的需要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材料二——摘编自《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得出的感悟。14.(20分)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出的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国家主权归属上有何共性?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律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堆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2)材料二内容所反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和英国在国家政体上有何异同?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美目的《独立宣言》材料四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联邦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既是最高首脑,又兼陆海军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且可以否决国会所通过的法案,……联邦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3)材料三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主张?据材料四独立后的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你对这一政体如何评价?材料五康有为在给先绪帝的奏折中,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材料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据材料六,请简要概括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其颁布有何意义?(5)据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材料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6)据材料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借鉴中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虽然地球绕着太阳转,但被仔细描绘的还是地球,重点突出地球上日夜季节的变化,说明地心说的理论还是具有巨大影响,故选D;地心说不符合客观实际,地心说影响巨大不能说明科学理性精神增强,排除A;材料未涉及天主教会,排除B;虽然有人根据哥白尼的理论绘制宇宙,但并不代表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排除C。故选D。2、B【答案解析】

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梁漱溟主张国人发展本身的长处,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使二梁重新认识中西文明,故B正确;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二梁主张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故A错误;材料信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关,排除C;根据“到东方去!”可知,二梁主张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D错误。3、D【答案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研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在研究李鸿章的资料中最具有史学价值的是第一手资料,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内容都带有主观色彩,排除即可。4、D【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以五万至十万户州府论,北方五南方十七”等信息来看,南多北寡的人口格局在宋初已经形成。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体现南北方经济均迅速发展,排除;B项南方人口较多说明南方赋税负担相对较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南北方经济差距缩小,排除。【答案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的人口格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逐渐多于北方人口数量。5、B【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皆可从家族推衍出来,因此B选项正确。世袭制度、宗族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中国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6、A【答案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了清政府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强加了对外的交流,这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这又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故选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于1861年,此前中国近代外交早已开始,故可排除B;“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故可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符合时代要求,故可排除D。7、B【答案解析】结合所学,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1982年11月”“经济的搞活”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故B正确;1977年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际上是仍然坚持“左”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开始,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2年11月”“经济的搞活”,联系所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8、B【答案解析】

材料信息主要表达中国维新50周年的成就。由此可知,梁启超此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肯定改良的重要作用,故B正确;提倡平等的外交方式不是主要目的,故A错误;激发民众爱国精神、挽救民族的危亡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D错误。9、B【答案解析】

从材料中“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见,孙中山已经认识到联合苏联及发动民众的重要性,于是和共产党进行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结果打败了封建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正确;1916年袁世凯已经去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联系所学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10、A【答案解析】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与联合国无关,A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11、B【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了元明清时期对西藏的治理都有利用当地宗教的特点,体现了“因俗而治”,B正确;A与材料无关;C不是材料主旨;羁縻册封主要是清朝,D以偏概全。【答案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元明清时期的宗教策略,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描述能力,体现了“因俗而治”。12、A【答案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阶段,史学所收录的西方制度、法律等,这是有利于国家“富国强兵”,故A正确。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向西方学习最主要是为了救亡图存而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外交流,故BD错。C与材料无关,故错。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分布比较分散,面积大小各异,大多在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总体位于中国的南方。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照搬苏俄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一再失败;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促进了根据地不断的发展;当时中共力量相对弱小,选择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多省交界的地方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大革命的影响南方群众的革命基础较好。(2)第一次思想解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第二次思想解放: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为党的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好了理论准备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走向深化。(3)感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答案解析】

(1)特点,据图片信息可知,1929-1932年时期中共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且分布较分散,中央根据面积最大,各根据地的面积大小各异,大多在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照搬苏俄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但从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相继失败;毛泽东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促进了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但当时中共力量相对弱小,只能选择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多省交界的地方来壮大力量等结合当时中国国情、中共党力量、群众基础方面分析回答。(2)第一次思想解放,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左”倾错误对人思想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第二次思想解放,1992年南方谈话破除姓“社”姓“资”,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化,为1992年10月召开十四大奠定了基础。(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或建设社会经济过程中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要不断解放人的思想,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并与时俱进,及时做调整。

14、(1)共同特点:皇权至上(或最高皇帝制)。共性:国家主权属皇帝(2)目的:限制王权。相同:中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制国家;异:中国是封建专制君主制,皇权至上;英国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王权受国会制约。(3)思想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的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它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它为欧美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典范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及其民主政治建改起了推动作用(4)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进步意义。(5)特点: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的实施都遭遇控折;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6)成果:建国初期形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又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和完善法律体系【答案解析】

(1)“共同特点”,材料一中图一是秦代的三公九卿、图二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图三是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点是皇权至上。“共性”,三种制度在国家主权归属上都是国家主权属皇帝。(2)“主要目的”,由材料二信息“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律权力”可知:限制王权。“异同”,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和英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角度说明相同点;从中国和英国君主权力角度分析不同点。(3)“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三信息“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概括得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由材料信息“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得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政治体制”,据材料四信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联邦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且可以否决国会所通过的法案,……联邦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得出: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评价”,依据所学知识从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为欧美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典范、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及其民主政治建改起了推动作用等角度分析。(4)“主要内容”,据材料六信息“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得出:人民主权;由材料信息“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得出: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等角度分析。(5)“特点”,由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的实施都遭遇控折、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等角度分析。(6)“重大成果”,依据所学知识从建国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后的基层民主制度和完善法律体系等角度说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江苏省徐州一中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