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名作再现‖统编教材中童话文本的编排特点及教学指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5303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编者按

2022年,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共有11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日,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些优秀文章,以飨读者。也欢迎更多读者,依据刊物征稿启事,撰写稿件。

刘成军老师的这篇文章首发于《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3期。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刘成军

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徐州市领军名师,2021年度徐州市小学语文年度人物,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邳州市刘成军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邳州市第六届“最美邳州人”提名奖,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徐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在《小学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小学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创编情景剧荣获国家级金奖。

摘 要:童话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统编教材重视童话文体编排,所选文本呈现出学段适切性、形式多样性、理趣融合性特点。教学童话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采取适宜的策略,通过多维理解、读懂童话,削枝强干、讲好童话,建构思路、创编童话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丰富学生语言表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编排特点;教学策略

童话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的一支,童话对儿童的心智启蒙、性情陶冶、心灵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编教材特别重视童话文体的编排,童话文本及相关栏目在低中年级占有较大比重,涉及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并由此形成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童话编排建构。

一、统编教材中童话文本的编排特点

统编教材的童话文本,贴近儿童生活,顺应儿童心理,适合儿童学习。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段适切性

统编教材选编的童话文本共计53篇,其中低年级37篇(次),中年级15篇(次),高年级1篇。童话文本占整个教材的17%左右,低年级童话篇目又占全套教材童话内容的69.8%,这说明低年级是学习童话的最佳学段。课标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童话是儿童的启蒙读物,通过阅读生动浅近的童话故事,儿童可以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如阅读《小蜗牛》,感受一年四季美景的自然变化;走进《棉花姑娘》,了解动物们吃虫子的不同本领;讲述《小兔运南瓜》的故事,想象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探究《雾在哪里》,激发儿童观察生活的好奇心。步入中年级,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所深化,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也有所提高:“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材在此学段专门安排了两个童话单元,便于学生聚焦童话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三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通过想象、交流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景,自然而然地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关注小女孩的命运。再如四下《巨人的花园》,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优美的语言,展开奇妙的幻想,在对比中体会巨人由冷漠孤独到和善无私的变化。高年级起,童话选材减少,只涉及六下《骑鹅旅行记(节选)》一篇小说童话。整套教材的童话编排呈现出由多到少、由浅入深、由单篇文本到主题单元的学段适切性。

(二)形式多样性

童话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让儿童感受童话的奇妙,统编教材多角度、多层次地建构多姿多彩的童话课程体系。以二年级为例,共编排12篇图文并茂的童话课文,4次“我爱阅读”,1次“快乐读书吧”和1次“写话”。其中既有包括科学、友谊、说理等不同主题的单篇童话课文,又有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的童话单元;不仅在“我爱阅读”栏目中安排了4篇童话,还通过“快乐读书吧”板块为儿童推荐中外优秀童话作品。此外,在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栏目中,还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安排学生展开想象写故事。整套教材通过单篇课文、童话单元、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写话、习作等一系列板块融入童话内容,整体规划、自然渗透,体现了“阅读铺路、复述巩固、由读到写”的编排理念。

(三)理趣融合性

童话故事既富有娱乐性,也富有教育意义。它们的独到之处是通过直接与儿童的内心对话来达到这一目的。统编教材选编的童话不仅语言适度幽默、夸张,合乎儿童阅读的心理,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认识自我,推动其人格发展。二上《青蛙卖泥塘》一文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在小动物们的建议下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当烂泥塘变成人见人爱的美好乐园时,青蛙决定不再卖泥塘了。这篇童话角色众多、语言生动,儿童可感可亲。尤其是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学生们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的热情非常高涨。当这种高涨的情绪伴随着审美愉悦慢慢回落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青蛙,最后你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呢?”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们发现:原来美好的环境是可以依靠勤劳的双手实现的。这篇童话让学生在快乐游戏、自由幻想之余,审视自己,将理性成分融进愉悦的情感中。类似《青蛙卖泥塘》这样有理有趣的故事在统编教材童话选文中比比皆是。

二、统编教材中童话文本的教学策略

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教学童话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从学习内容上看,统编教材中的童话主要分为阅读和表达。根据统编教材童话阅读与表达的特点及要求,教师应引导儿童在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方法,学以致用。

(一)多维理解,读懂童话

1.图文互转。文字是图画的符号化,画面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教材中每一篇童话都配有精美的插图。童话教学要充分发挥插图作用,通过图文互转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如教学一上《小蜗牛》,可将文中的连环画作为策略性支架贯穿学习始终。首先,出示文中四幅插图,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季节的画面。然后,聚焦课后四幅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大胆猜读“蜗牛、发芽、草莓、蘑菇”四个重点生词。接着,把词语送回课文语境,对照文中的连环画,尝试读一读课文。最后,提供句式,鼓励学生图文对照,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连环画的内容。在连环画的帮助下,学生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读通了课文,为接下来深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图画是语言的心理结构,在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往往通过“可视的意象”来呈现。借助图文互转策略,可帮助学生在读懂插图的过程中读懂课文,从而在画面中品尝语言的滋味,在语言中想象生动的画面。

2.角色置换。儿童是泛灵论者,在他们看来,童话中发光的太阳、滚下山的石头、流动的小溪和人一样会说话,拥有各自的喜怒哀乐。阅读童话故事,儿童的好奇心往往通过“成为故事中的人物”而得到满足。教学童话如能从儿童原初的生命欲求出发,引导儿童化身为剧中角色,通过揣摩体验,与角色共感交集,他们就能读懂童话蕴含的独特情味。如教学二下《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首先,引导学生选择角色:你想成为文中的谁?通过小组合作、角色练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其次,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读,更像文中的“他/她”?学生抓住“喊”“惊奇”“奇怪”等提示语,揣摩角色的神情、动作和想法,读出人物特点。再次,根据课文线索,创设角色之间新的交流语境,破解鼹鼠的疑惑和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的惊喜,感受神奇的礼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与美好。三次角色体验活动,学生自然融入其间,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3.情节预测。预测,即学生根据一定的线索,有依据地对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假设,并寻找文本信息,验证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不断推进阅读。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教学童话时如能将学生无意识的预测心理转变为有意识的阅读策略,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使之成为童话阅读的参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统编教材在三上专门安排了以预测为主题的策略单元,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4篇童话。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童话情节,根据题目、插图和文本内容等,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在阅读、思考和验证过程中运用预测策略读懂童话,享受阅读童话故事的趣味和快乐。

(二)削枝强干,讲好童话

1.关键词串联。关键词提示了故事的要素和发展的线索。在读懂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讲故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脉络,搭建起“看得见”“说得出”的思维支架。如二下《小马过河》课后第二题:“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马棚、愿意、磨坊,驮、挡住、为难,突然、拦住、吃惊,难为情、动脑筋、小心。”学生按照课文顺序,以关键词为抓手,前后勾连、整体推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实现对《小马过河》的二度创作。

2.连环画呈现。连环画直观地揭示故事发展的重点,是语言文字的形象化表达。引导学生借助连环画讲故事,是将图画抽象的意象化为语言文字的叙事过程。二上《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第二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给每一幅图起一个名字,再结合画面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然后根据连环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借助连环画讲故事,便于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内化故事的主要情节。

3.示意图提示。示意图展现了课文的思维结构,是讲好故事的“线路图”。学生根据示意图按图索骥,简约地经历作品创作的过程,在讲故事的审美体验和创造中,学会长久地注视自己的心灵。在三上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的教学中,有学生自主创作如下示意图助力故事讲述:

童话故事主要通过意象和行动来描述主人公内心的状态。上述示意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主人公如何从一粒种子变化为木地板的经历,从而感受到心怀美好的积极人生态度。

(三)建构思路,创编童话

1.出示情境图。学生在读懂童话、讲好童话的基础上,创编童话也会变得水到渠成。低年级习作主要定位在“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上。童话的幻想特质为儿童的想象开辟了新领域。给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图片,调动其童话经验,可以激发其创作童话的欲望。如二上语文园地七的“写话”练习,为学生出示了一幅图:正在电脑前的老鼠突然看到屏幕上的猫,吓得惊慌失措。让学生猜猜小老鼠在干什么,接下来会怎样。在指导写话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根据人物表情猜心情,尝试有创意地表达。

2.设计问题链。中年级童话习作强调“把新奇有趣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前可让学生运用问题提示法理清故事思路。如教学三上习作“我来编童话”,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想写的故事中的角色有哪些特点?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问题梳理,为童话编写作铺垫。接下来,继续提问和思考:童话里的人物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在上述问题链的提示下,学生的想象渐入佳境,创编童话的思路也越发清晰。

3.创编新结局。学生们对熟悉的经典童话百看不厌,童话习作还可以借助儿童熟悉的故事展开想象进行创编。这种老歌新唱的方式会冲击他们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的创造欲在“故事反转”“结局意外”的创编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如四下习作“故事新编”,教材对乌龟和兔子的第二次赛跑设计了四种结局。学生在“新编”中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打开了思维的翅膀。当学生打破龟兔赛跑“非赢即输”的惯性思维后,便可以享受到思维游戏的创意乐趣。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案例研究”(编号:D/2018/02/5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微店二维码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