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初中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pdf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2405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决胜中考,中考必胜20** 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4 分) 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振动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来判断 的. 考点 : 声音的产生;音色。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 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    (选 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七彩光带. 考点 : 光的色散。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 )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3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4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 解答:  解: (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 )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光屏,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红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故答案为:色散;不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 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 : 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决胜中考,中考必胜(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解答:  解: (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2 )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 点评:  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 4 .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 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   .堵住瓶口, 水很快就停止流 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   . 考点 :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专题 : 实验题。 分析: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 )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 解答:  解: (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深度逐渐变小、压强变小;(2 )堵住瓶口,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因为在流出一部分水后,瓶内上方空气的体积变大,气压就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故答案为: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 5.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 为冰雪可以升华    成水蒸气. 尽管温度很低,  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 空气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 考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要知道:(1)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液化,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凝华.(2 )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是气味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结果. 解答:  解: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答案为:升华;不停地运动. 点评:  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确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2决胜中考,中考必胜放热情况;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电压表的示 数为  8V ,则电阻    R2 的阻值是10  Ω.将滑动变阻器R1 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 将变    小   . 考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 计算题;动态预测题;图析法。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 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 的阻值;(2 )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  R2 两端电压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R  、R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电流表测电1   21路中的电流;(1)由题意可知,U=12V ,I=0.4A ,U 1=8V ,则21U  =U  ﹣U  =12V  ﹣8V=4V ,R  =  ==10 Ω.2(2 )当将滑动变阻器R1 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  U=IR  可知, R2 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1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答案为:10;小. 点评:  判断电压表或者电流表示数变化的题目,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认清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2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电路中测量总电流的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3 )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分析其余电表变化情况. 7.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 掉光屏,眼睛在A  处   能    (选填 “能 ”或  “不能 ”)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光会聚成实像后 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3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考点 :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2 )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实像与虚像都可以用眼睛接收到. 解答:  解:从题可知,可以从光屏上看到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则说明了所成的像为实像,而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当把光屏去掉后,实际光线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眼睛在 A  处能看到这个像.故答案为:能;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点评:    (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2 )凸透镜的虚像是正立的、放大的.实像是倒立的,有放大的,也有等大的,也有缩小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6 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8.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 .立竿见影B .潭 清疑水浅C. 池水映明月D . 一 叶障目 考点 :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镜中的像等;(3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 解答:  解:A 、立竿见影是指把竿竖在阳光下,可以看到竿的影子,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不合题意.B 、 “潭清疑水浅    ”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 、 池水映明月“    ”指的是看到水中的月亮,这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月亮反射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而形成的.不合题意.D 、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绕到叶子后面,故能挡住泰山.是光的直线传播.不合题意.故选  B.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知识点.(2 )类似的现象却包含了不同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细心加以区分.4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9.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 .利 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 . 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 . 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D .利 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考点 :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移动通信;卫星中继通信。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等. 解答:  解: A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不合题意.B 、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符合题意.C 、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不合题意.D 、手机信号屏蔽仪发射的干扰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不合题意.故选  B. 点评:  这是一道考查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题,比较容易,可以作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 10.如图所示, 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 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A .左端下降B .右 端下降C. 仍然平衡D .无 法判断 考点 :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 : 推理法。 分析:  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求出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若相等,仍平衡;若不相等,将向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那边倾斜,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 ,一个格为    L ,原来杠杆:  3G ×2L=2G ×3L ,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在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2G ×2L ,右边 =G ×3L ,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故选  A .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 1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B .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C .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并联   D .家 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一定是发生了短路5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考点 :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其中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2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有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3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4 )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解答:  解:A 、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A  正确;B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答案B 错误.C 、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串联,故C 错误;D 、空气开关跳闸的基本原因是:所带负荷超限了.  一般情况是: 短路或负荷过重.故D 错误;故选  A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以及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12.如图所示,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 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 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A . 甲放上时大B . 乙放上时大   C . 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 .无 法判断 考点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乙鱼缸放入小船后,排开一定的水,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而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由此可以知道,放入小船后,乙鱼缸、水和船的总重等于甲鱼缸和水的总重,由 G=mg  可知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 解答:  解:∵小船漂浮,∴F 浮 =G 排 =G 船 ,即:放入小船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船的重力∴两鱼缸的总重相同,∵G=mg ,∴两鱼缸的总质量相同,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相同.6决胜中考,中考必胜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属于难题.用好条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船重等于排开的水重”是本题的关键. 13.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 吸气冲程B .压 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 气冲程 考点 :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同时要了解各个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 解答:  解: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所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  B. 点评:  此题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四冲程,同时考查了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一定要与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区分开. 14.白炽灯长期使用后,钨丝会变细.变细后的钨丝与原来相比()   A .熔点变低B .密 度变小C. 比热容变大D . 电阻变大 考点 : 密度及其特性;熔点和凝固点;比热容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1)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2 )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熔点不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  (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解答:  解: A 、钨丝虽然会变细,但钨的熔点不变.不合题意.B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钨丝的密度不变.不合题意.C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变,比热容不变.不合题意.D 、白炽灯灯泡长期使用后由于灯丝变细,即横截面积减小,在材料、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由此可知导灯丝的电阻变大.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质的熔点、密度、比热容、电阻等特性,要对比记忆. 15.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 成实心正方体A 、B ,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为()   A .8 : 1B .4 :3C . 1:2D .4: 1 考点 :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7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专题 : 计算题;信息给予题;比例法。

分析:    (1)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两正方体A 、B  的质量相同,根据  V=得出 A 、B  的体积之比,从而得出边长之比;(2 )知道 A 、B  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 =   === ρLg ,据此求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  解:33(1)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 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 ;当乙33的体积为    4cm 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  ;所以   ρ : ρ =8 : 1;甲    乙∵V=    , ρ : ρ =8 : 1, m  :m   =1 : 1,甲    乙甲    乙∴V  甲 :V  乙=1 :8 ,3∵V=L  ,∴边长(高)之比:L 甲 :L  乙=1 :2;(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 =   === ρLg ,∴两正方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 p 乙= ρ甲 L 甲 g : ρ乙 L  乙 g= (8×1):(1×2 )=4 : 1.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通过图象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二是利用好方形或圆柱形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推导公式p= ρLg . 三、作图题(每小题2 分,共  4 分)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考点 :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 作图题。 分析:  首先知道入射光线要经过两次反射,然后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图. 解答:  解: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第一次反射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8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点评:  本题利用了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7.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 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 : 力的示意图。 专题 : 作图题。 分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有向线段,即可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答:  解: (1)小球向上加速运动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与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F 作用;由于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受力不平衡,小球所受的弹力F 大于重力    G ;(2 )从小球的重心沿重力与弹力的方向作出重力与弹力的示意图,小球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    (1)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是一道基础题,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要掌握作力的示意图方法;(2 )对小球受力分析时,应注意,小球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小球受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作示意图时,应体现出两力的大小关系. 四、实验探究题(第18 题 4 分,第   19 题 7 分,第   20 题 8 分,共  19 分) 18.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 )闭合开关,若导体ab 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有    (选填 “有 ”或  “无 ”)感应电 流.  (3 )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 施:    将导体  ab 换成多匝线圈.9决胜中考,中考必胜  (4 )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时,导体 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考点 :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专题 : 实验题。 分析:    (1)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2 )将实验操作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对比就可以得到答案.(3 )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  将导体  ab 换成多匝线圈;② 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③ 增大导体ab 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4 )根据电磁感应的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回答. 解答:  解:(1)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2 )如图,电路是闭合的,导体不动,磁体运动,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确定,导体也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具备了感应电流产生的两个条件,所以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3 )我们可以将导体ab 换成多匝线圈来增大感应电流,更容易观察;(4 )由实验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答案为:  (1)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2 )有; (3)将导体ab 换成多匝线圈;(4 )切割. 点评: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简化为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