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考地理】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七类综合题题型的思路与答题模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9889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学生填空或者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判读关联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地理剖面示意图

地理剖面示意图是地理示意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剖面图主要有地形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地理剖面图、土壤剖面图、天气剖面图等,其中以地形剖面图最为常见。

4.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



5.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



题型一 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 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④河流发育程度

4. 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 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半球位置 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 ②延伸方向 ③弯曲趋势 ④疏密变化

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 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题型二 地理事象判断类

设问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例如,有的设问是“此时A城镇的风向是________”;“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__”;“图中所示是__________海区”等等分别属于对地理事物形式、分布和特点的判断。

思维建模

判断类试题主要有两类:

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这类问题往往是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第二,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河流、山脉的名称;第三,基本的方法,如根据影响风的形成因素判断风向等。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也是依据三个方面,即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考虑,即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 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模板典例

河流流向判 断 依 据

①地形地势(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②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③河流流量变化(湖泊或水库上游河流流量变化大)、④等高线(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⑤城市合理规划图(水厂于上游、工厂于下游)

季 节判 断 依 据

光照图判读(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气候方面(如气压中心的变化)、河海方面(如河流汛期)、生物方面(如草木枯荣、开花结果)、农业方面(如作物播种、生长、成熟)、其他方面(如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

地形类型判 断 依 据

①等高线分布特征;②板块位置;③河流水系特征(向心状水系为盆地,放射状水系为山地,山脉为分水岭)等

气候类型判 断 依 据

①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②某地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

③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带性植被和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等

天气状况判 断 依 据

①据所在地气候类型,联系季节来判断;

②据天气系统判断(气团、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影响时的天气)

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影响工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指向);②环境因素(污染类工业区位是否合理);③工业区和生活区距离是否适当;④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是否设置防护带;⑤占用农田情况等

农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地价和单位面积产值;②农业生产特征(需水量、对运输需求的迫切性);③地势起伏;④地块大小

交通区位是否合理

①是否合理布局路网;②是否多连接居民点;

③对沿线环境的影响;④沿途地形地质条件

港口区位是否合理

自然原因:陆域条件(①地形平坦广阔)、水域条件(②天然避风港、③港阔水深);社会经济条件:④腹地广阔、⑤依托大城市



题型三 原因分析类

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思维建模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模板典例

太阳辐射

①纬度位置 ②天气状况 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阴阳坡)

等温线走向

①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

③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降 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

盐场形成

①平坦广阔的海滩;②利于蒸发的天气;③避开大河的河口

渔场形成

①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

③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

气候成因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④人类活动

③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流、海陆分布)

特殊气候区成因

①洋流 ②地形 ③风(暖湿气流或干热气流)

自然灾害成因

洪涝、干旱、滑坡和泥石流、地震等的成因(省略)

环境问题成因

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酸雨的成因(省略)

人口迁移

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 ②政治

③社会文化 ④生态环境(气候、旱灾等)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①历史原因 ②经济原因(支付地租能力) ③社会原因 ④行政原因

工业集聚原因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②节省运费和能源消耗;

③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题型四 比较类

设问形式: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四步审题是关键: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另外要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思维建模

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2.区域特征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有选择性地列举比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所以,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模板典例

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 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④河流发育程度

水系特征

流向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形态、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落差或峡谷分布

等值线特征

等值线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等

区域特征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特征 ③社会经济特征

题型五 对策措施类

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思维建模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

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模板典例

外流湖缩小措 施

①中上游植树造林;②退田还湖;③合理利用水资源

旱 灾措 施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种耐旱的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等

洪 涝措 施

①营造中上游水土保持林;②修建水库;③退耕还湖;

④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⑤加固江防大堤;⑥疏浚河道;⑦河道裁弯取直

传统工业区衰 落措 施

①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完善交通网络;

②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④治理环境污染

河流流域开 发

①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②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③利用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④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

东北黑土流失和培肥

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和沟壑的治理。

增施农家肥(有机肥)、秸秆还田、草粮轮作、种植绿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②扩大林、草地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状况,合理放牧;④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⑤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

①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推动地区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③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盐碱化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

能源问题

开源:①加强勘探开发;②能源的地区调配或进口;③开发新能源

节流:①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②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耗能工业发展

水资源短缺

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

节流:(工农业)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要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题型六 辩证评价类

设问形式: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思维建模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而“从××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模板典例

水利工程(水库)利弊评价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等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①蓄水会淹没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②对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质和疾病的影响等 对下游及河口地区:①土壤自然肥力 ②海岸侵蚀状况 ③河口三角洲面积 ④渔业资源等影响

河流航运条件

自然条件 ①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③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④结冰期长短;⑤通航里程长短等 人文条件 ①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②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的程度等

城市化影响

正面影响 对人口合理流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生产效率、科技文化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对外开放程度、城市与乡村交流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 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寒 潮

正面影响

①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②缓解冬季旱情;③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肥力; ④低温是“天然杀虫剂”;⑤带来风力资源

负面影响

①急剧降温造成农作物冻害;③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②大雪、冰冻使交通堵塞,电力电信中断

人口迁移

有利

对迁入地: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对迁出地: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 ②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对迁入地:①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②增大了环境的压力 对迁出地:①人才外流;②劳动力减少

温室效应

有利

①高纬度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②减少高纬度供暖的能源消耗

不利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②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③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④中低纬度因蒸发加强,使农作物减产,荒漠化加剧;⑤植物病虫害加剧,人类疾病发病率增加

产业转移

正面影响

对发达区:①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③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改善

对发展区:①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生产与制造;③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负面影响

对发达区:减少就业机会,失业人口增加

对发展区:环境污染加重

矿产(煤炭)资源开采

正面影响

①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

②促进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供给充足的能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负面影响

①废渣占据大量农田,浪费土地资源;②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环境污染严重;⑤地面塌陷;

⑥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水能开发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

落差大小、径流量大小、口袋状地形、地质

社会经济条件

资金、技术、市场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资源本身

①资源特色、价值(美学、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功能(观光、文化旅游和科学考察);②集群状况;③地域组合情况

开发条件

①市场距离;②交通通达度;

③地区接待能力(服务设施);④环境承载量

跨流域调水

对调入区:①增加水源,解决生产、生活用水之需;②调节调入区的气候;③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④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保护水循环和防治地面沉降



题型七 意义作用类

设问形式:

所谓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思维建模

在解答有关意义类的试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

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模板典例

地球自转意义

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水循环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③促进地球各圈层及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我国地势特征意义

①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使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③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秦岭—淮河意义

①南北方分界线;②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分界线;

③落叶阔叶淋与常绿阔叶林分界线;④1月0℃等温线;

⑤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⑥黄河与长江水系分界线;

⑦800MM降水量线;⑧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⑨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分界线

三峡工程意义

防洪(减轻中游洪水威胁、减少洞庭湖泥沙淤积);发电(缓解华中、华东能源紧张);航运;供水;灌溉;旅游;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水电代替火电,减轻大气污染;调节局部气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南昆铁路建设意义

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加快脱贫步伐,维护社会稳定;③有利于西南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④有利于带动西南旅游、商业的发展;⑤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意义

对东部:①缓解能源紧张;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改善大气质量;

对西部: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

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④改变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缓解因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压力)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