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考研人数九年首跌,“卷学历”没有考公香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393
发表于 2024-9-11 14:07:0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维舟

连增8年后,“考研热”终于开始降温了:出乎不少人预料,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只有438万,比上一年回落了36万。乍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转折:2019-2021年,普通本专科招生逐年增加,分别高达915万、967万、1001万,按说考研大军的潜在基数更大了,但选择走考研这条路的人却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当下年轻人不求上进的最新迹象,忧虑长此以往会有损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竞争力;但也有人说,年轻人只是变得更理性了,在看清现实之后,觉得还不如早几年出来找工作;还有人说,本来国内研究生数量就不必要地多,现在这样正标志着“学历崇拜”在退潮,这难道不是好事?



《青春派》剧照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考公热”却在升温:2023年国考资格过审人数超250万,同比增加了50万人,增幅达近十年之最;2024年国考也已有303.3万人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00万人大关,而竞争之激烈也已白热化,平均每个公务员职位有77人争抢。

虽然放弃考研的人未必都去考公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多(也许是大部分)考生都只是为了谋个饭碗,考研和考公不过是摆在眼前的两条不同道路罢了。对无数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再怎么深造,到头来无非是“混碗饭吃”,那就要权衡哪一条路更能有助于自己实现这一生活愿景。

“考研热”之所以延烧多年,表面上看是“学历崇拜”,实际上对很多考生来说也是迫不得已。本科学历早已是招聘信息的最低限了,连以实用技能著称的程序员都开始设定学历和学校要求了,有张研究生文凭,好歹也能增加点竞争力。那会至少还有高薪岗位吸纳就业,再不济,还有教培托底。



《百万日元的女人们》剧照

一直有人抨击这些年研究生教育的种种畸形现象,大学成了高中教育的延续,而研究生又成了大学的延续,现有研究生教育总体没比本科高多少,很多根本不适合做学术研究的也一窝蜂考研,只是多混几年,这样无意义地“卷”到底有什么必要?

这两年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这样的说法:“找不到好工作就考研。”有考生三战都没成功,但仍然在考,因为考研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尤其对二本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本科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学历作为敲门砖,你或许连面试机会都得不到。

这样,无数大学生被驱使着去拿到文凭这张入场券,却未必让他们真正产生多少学习热情——事实上,许多大学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也普遍低落,他们甚至不耐烦老师讲得深入,因为他们只想轻松过关拿到学分和文凭。有些人甚至觉得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都不重要,找个简单容易的就行了,反正考研也只是为了拿一张新的文凭。



《垫底辣妹》剧照

从2015年起,考研风潮一直在上涨,很多人在高中时期规划未来时就已受到影响,一位有过这一心路历程的年轻朋友说:“那会在我们这些高中生心里,考研就像高考一样,是一个绕不过的升学门槛。时过境迁,当时的高中生到了大学,慢慢接触到了学长学姐嘴里的就业信息,自感找不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说还没有做好‘成人’的打算(因为工作意味着独立走向社会),于是选择读研留在自己熟悉的学校环境里,同时也可以学历升值,保留一个未来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

另一位二本的应届大学生和我说:“我周围每个人都在考研。从小到大,学生一直被推着走,别人干嘛他也干嘛。不少同学上大学是稀里糊涂报了一个专业,然后又稀里糊涂就去考研了,就这样本科混四年,研究生再混三年,都是为了一张文凭。经济不景气了,工作难找,有的人甚至只是想多读三年,把研究生时期作为逃避进入职场的缓冲期。”



《二十不惑》剧照

那为什么现在“考研热”退潮了?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考研只相当于延毕,但研究生学历仍然不足以保证就业——学历当然重要,但也不是有了学历就完事了。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尤其心酸而讽刺的一个现实是:由于硕博学历泛滥,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倒是会注重看你本科院校是哪里,因为据说这才真实反映你高考时的实际学力,这就在很大意义上抵消了研究生学历的符号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考公当然就成了具有吸引力的选择,特别是考研只能报考一家,考公可以有国考选调省考市考事业编,机会相对来说会更多。此前之所以那么多人考研,一个现实的考虑是,考研好歹录取率还高点,但考公的话20:1就算是很小的报录比了,大概率是无用功。不过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考研录取率近年来在下降,如今就业又太难,硕士博士照样找不到工作,花了多年时间、精力、金钱还不能保证有个好工作,那考研意义也不大了,很多人就此选择放弃。何况体制外企业说不定35岁就要准备下岗,研究生毕业出来工作会不会时间也太迟了?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商科往年算是各专业中好找工作的,研究生学历更是加分,但现在,一位在读大学生告诉我:“考研的性价比正在降低,研三的同学在找工作时面临的困境,跟我们本科生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得到多大的优势,都投同一个岗位,都会在一个面试间里竞争一个岗位,而多读了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工作的压力会大本科生很多,从自己到家庭,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考研报考的学校差别不小,双一流大学保研人数特别多,比较难考,而双非一本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文凭又不具备很好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很多双非一本或二本的学校报考率和命中率都在下降,命中率的下降又导致考研人数的下降。目前各个家庭经济压力那么大,本科毕业就算不工作,在家啃老,花费也总比去读研低得多,也要为家庭承受考虑了。

从这一意义上说,当下考研人数的下降,与其说是“学历崇拜退潮”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变化,倒不如说是就业市场形势变化之下,人们根据风险重新调整自己人生规划的集体选择。高学历高薪的就业岗位本就不多,这就势必会迫使人们为了少数稀缺资源挤破头。职场新人不得不接受自己找不到好岗位的现实,就算有硕博学历也极大概率找不到好工作。望遍择业市场以及有可能的其他出路,考公居然成了最佳选择。



《县委大院》剧照

不少人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参加人才引进(减小考公考编的竞争压力)和选调生资格,同样是为了方便进体制。这样一想,考公是直接进体制,两者并不冲突。公务员不好考,录取率低,但应届生考上的概率更高。如果研究生毕业还是要考公,倒是能多考几年:考公有年龄限制(18-35岁),应届毕业研究生(非在职)则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下,不过,应届才享受放宽的一次性机会,有谁想40岁硕博毕业才进体制吗?试想一下,既然考研的就业不确定性大了,录取率还降了,考公却欢迎应届生,如果考研失败,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再去考公,损失就更大了。

趋利避害、厌恶风险是人的本能,同样是找个饭碗,那能捧着铁饭碗当然更安心。如今对很多人来说,三年之后再就业,不如现在就赶快找个工作,尤其是体制内的工作,于是,近两年来考公、考招教、考事业编的人数都在激增。虽然考公成功的概率很小,但“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说不定考上了呢?何况,考公对学历限制较少,985、211和双非院校都在同一起跑线,这对本科背景相对较差的人非常友善。



《乔家的儿女》剧照

明了这些,我们就能意识到,考公考研的此起彼伏,并非偶然,一旦形成后也很难迅速扭转。问题也正在这里:这乍看起来是千百万个体基于理性做出的集体选择,但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不是好事,却很难说。

诚然,当下的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冷静认识读研的必要性,但蜂拥去考公,却又意味着许多年轻人才厌恶风险,相比起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创新事业上,把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更多人宁愿去参与分蛋糕。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不是去责备年轻人没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托底保障和市场机会,让他们能安心在时代大浪中冲浪,得到更好的回报。

排版:布雷克/审核:然宁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