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9-13 04:07:33

浅谈初中生物的大单元教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各个学科的学习目的都有了深刻的变化,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师生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与常规的教学方法相比,大单元的整体式教学法更有效、更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有效策略

一、开展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滞后

目前,部分教师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比较传统,缺乏创新的理念,教学方法落后。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是滔滔不绝地陈述教材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地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提出的问题也是事先设计好的,答案的局限性强,学生很难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拓展,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参与意识降低,个人情绪比较低落,学习积极性不佳,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很难起到促进作用。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同时,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跃升阶层的主要途径。虽然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教育模式、方法、手段、工具、理念都得到了创新,但因为初中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够、学习力不足等问题,他们并不能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也会因为初中生物复杂抽象的特性而厌恶生物课程。

二、开展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扩大知识面

初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很复杂,有的甚至是零星散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记住知识点,有时即使记住了,过后不久就会忘记。而将大单元的教学方式引进到初中生物课堂,则为单元知识点的整合提供了支撑,从而将初中生物的知识节点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结构,能够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

(二)拓展科学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初中生物学是一门科学学科,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它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符合,使其能够扩展到科学的思考范围,从而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际教学中,将单元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从归纳、综合、分析等角度描述出完整的知识链,并通过这些知识点,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顺利地处理问题。

三、开展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大单元的内容来进行优化教学,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

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的大单元设计时,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找到教材与课标、单元与教材、单元与章节的关系。从鲁科版初中生物课本的目录来看,除了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外,其它的单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相同和共性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并且系统的学习知识。

例如,鲁科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讲述了《生物和生物圈》,而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单元都是关于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植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与教材中的课程内容是一样的,涵盖了食物链、光合作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知识。其实,在进行教学时,第三单元的内容是第一单元进一步深化的内容,对环境和生命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比如,生物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从而为植物供给需要的能源与养分。因此,在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四章节里的内容两两组合在一起,进行详细的解释。在学习第一单元时可以结合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将第一单元作为理论知识,透过第三单元的实例,使学生对环境与生命的密切关联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二)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着手,优化大单元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学情掌握时,除了要注意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目前的基础和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是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兴趣和学习方法,从而准确地辨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来进行最优的教学。这是一种以“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

例如,在教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其对光合作用的理解,然后从“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的运作等几个角度入手,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中》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内容与此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光合作用”的理论。其次,在学习这一章节知识的过程在,可以从实践中对课程的资源进行优化,尤其是“光合作用”这种操作性比较高的知识点,一般都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来解释,这样的话,教师就需要在进行实验之前,把选择的实验对象也纳入教学计划中。教科书中列出的天竺葵,这种类型的植株在各地都不常见,所以,在做实验前要先挑选植物做准备。

(三)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评价,关系到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也是推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关键之一,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换言之,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考试能力、考试排名和学习成绩视为主要的参考系和参考依据,而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提高自我核心素养的个体,完善个人的学习模式,收获到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课堂,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教师要全面掌握教科书中各个单元的内容,注意各个章节的共同点和相互联系。将章节中的相关部分提取出来,进行串联,重点知识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分组教学,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周期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何丰.初中生物大单元设计整体优化的方法探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6):5-6.

崔芳.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整体优化分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6):85-86.

刘淑娟.初中生物单元设计整体优化教学探索.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2):8-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初中生物的大单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