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探讨】高考地理备考:新高考背景下地理解题策略探讨
精心挑选题目,保证有量有质。无论是每天练习,还是每周周练都要保证限时独立完成,及时发现薄弱知识点,对症下药,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穿插于以后的练习当中,争取避免低效或无效做题。4.思维建构,寻找路径
认真审读题意——“在问什么”(文字、图表),明确题干要求——“想考什么”(学会在试卷上勾画关键词),分析题干条件和选项——“给了什么”,运用科学方法做出正确选择——“回答什么”。
【例1】(2021全国乙卷,7—8题)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气温高 B. 蒸发(腾)强
C. 降水量大 D. 绿地面积大
8. 该城市可能是( )
A. 乌鲁木齐B. 北京C. 上海D. 广州
【答案】7. A 8. B
【解题思路】第7题,根据材料,圈出关键词“相对湿度”,弄清其含义。读图提取有效信息:郊区、城区不同月份各自的相对湿度及两者差异。图中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可知该城市城区降水少于郊区,C错误。由热岛效应的原理可知,城区气温比郊区高,绿地面积比郊区小,因此A正确,B、D错误。第8题,图中显示,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均在7、8月较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该城市位于东部季风区,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A错误。再结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7、8月锋面雨带应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因此C、D错误,B正确。
宏观思考,微观落笔
——综合题解题策略探讨
新高考背景下综合题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侧重新情境中的知识迁移运用;信息解读需要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单纯依靠机械记忆、套用模板难以得分,答案重因果推理,重科学表达;试题突出学科思维方式,导向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题主要应对策略——以全国乙卷第37题(1)(2)两小问为例。
【例2】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
1.审设问——点滴不漏
高考非选择题的表述方式,一般由三类关键词组成。①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②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③解答指令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1)(2)两问的条件限定词分别是“该圩田区”“三河镇以下河段”,题目中心词分别是“自然条件”“形成(即原因)”,解答指令词分别是“推测”“分析”。
2.提信息——系统全面
地理试卷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两大类。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关键字,每个数字、符号等,因为这些都是解答问题的必备条件。对于各种地理图表,首先要明确图表的标题,其次看图例,最后结合图中内容提取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信息。此外还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
第(1)问,由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东部季风区,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可开垦面积大;附近有巢湖和河流,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均适宜围垦。
第(2)问,由材料可知,三河镇在清朝嘉庆年间濒临巢湖,目前三河镇与巢湖之间形成了一段河道。
3.调知识——灵活迁移
调知识是指把题干中与中心词有关的知识调动出来。在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列出分析问题的相关知识即答题模板,是相当必要和有价值的。(1)(2)两问的答题模板如下:
推测 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区位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分析 根据材料离析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探究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
4.组答案——准确规范
在组织和整理答案时,宏观上要科学严谨,主次分明。微观上还应注意答案条理化,条理要点化,要点简洁化、序号化。全国乙卷第37题(1)(2)两问的参考答案如下:
(1)①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③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④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2)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②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③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做题时应紧扣材料,代入情境,注重推测和分析,明晰解题架构,强化知识积累,逐步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1/1726895176538_0.jpg
材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作者未知,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立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