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策略
【摘要】在当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提取大概念、聚焦大概念、让学生掌握大概念的顺序实施单元教学,确保学生切实掌握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发展核心素养。【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周昌梅(1986—),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大概念,也称核心概念、大观念等,是指联结下层小概念的上层概念。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大概念,是指向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能将学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关键的概念,具有抽象性、统整性、相对性、持久性。根据大概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相关内容,建构整体认知。而开展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依据某一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以情境为依托设计教学活动。可以说,大概念是单元教学的理想锚点,能够统领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则能够承载大概念,助推大概念落地[1]。因此,教师可以大概念为基础,实施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
一、梳理单元知识,提取大概念
要基于大概念实施单元教学,在进行教学准备之初,教师要提取大概念,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大概念应源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又要超越具体的教学内容,彰显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2]。因此,在开展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从单元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着手提取大概念。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要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梳理教学内容,发现其内在逻辑,提取大概念,并确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教学路径,再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以自上而下的路径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梳理教学内容,找到在教学内容中出现频率高的关键概念,将其作为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内容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有关,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应当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时,教师也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上述内容的共同点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在开展“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学的大概念。
而以自下而上这一路径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单元导语、现实生活中提取大概念。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介绍了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需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大概念:遵守规则、勇担责任。
二、明确教学目标,聚焦大概念
开展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确保后续教学活动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3]。
(一)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在大概念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在开展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教学为例,为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与价值、理解宪法的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在教授本单元时教师可以确定大概念为“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宪法至上”。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领会宪法的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人权。
在此整体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生需要探究与宪法相关的多方面内容,他们会在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法治观念,产生政治认同。
(二)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推动单元教学落地的重要工具。在教授一个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往往无法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为确保不同课时能够有效衔接、相互补充,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也要细分单元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再据此设计教学活动。
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确定本次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为“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当依据单元内容设计相应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并設计四个课时的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理解公民在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课时二教学目标:整理思维导图,梳理疑惑点,明确探究方向,锻炼学习能力。
课时三教学目标:了解维护权利要遵守的程序和方式,能正确行使权利;知道履行义务的原因和做法,自觉承担义务及没能履行义务造成的后果,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形成法治观念。
课时四教学目标:梳理单元内容,构建整体认知,发展学习能力。
明确不同课时的课时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落地,使学生切实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法治观念。
三、设计教学活动,掌握大概念
教学活动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掌握大概念的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会了解教学内容,逐步掌握大概念,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顺其自然地发展核心素养。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围绕大概念、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助推学生掌握大概念。
(一)设计问题链
有效的教学问题可以使学生自觉利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探究以解决问题,由此学生会成为学习的主人,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发展相关能力,达成预期目标[4]。因此,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立足大概念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链。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确定本次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为“关心、热爱集体,共同建设和谐、民主的集体”。结合大概念、教学目标与单元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六个方向的教学问题。
问题一:集体的力量是什么?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二:在集体生活中,我们要养成怎样的品格?为什么要在集体生活中实现个性发展?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实现个性发展?
问题三:个人意愿和集体的声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让集体的声音更加悦耳?
问题四:个人节奏与集体主旋律之间有哪些关系?在集体生活中,小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小群体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问题五:集体的愿景是什么?有哪些作用?美好的集体有哪些特征和怎样的意义?
问题六:怎样才能在共同建设集体的过程中尽职尽责、获得成长?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有怎样的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剖析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由此掌握相关知识点,逐步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时问题与课时学习活动之间的纽带,是单元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情境化也是单元教学的显著特点[5]。《课程标准》也倡导教师要让学生体验真实情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切实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下面,笔者仍以“在集体中成长”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这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提供了便利。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设计教学情境,确保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值日活动、学校运动会、校园朗读比赛等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诉说在温暖的集体中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愿意解决一个个教学问题,从而逐步掌握教学内容。
(三)组织教学活动
单元教学是“以生为本”的教学形式,在设计单元教学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不同的方式探究教学内容、解决教学问题,由此形成良好的认知,发展多方面的能力[6]。
仍以“在集体中成长”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问题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
想一想:思考自己在集体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说一说:分享在集体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温暖的事;
议一议:讨论集体的力量的来源有哪些,这一力量有何特征,与个人的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活动二】
演一演;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分析案例中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成长。
【活动三】
论一论:结合真实的集体中发生冲突的案例,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解决冲突的方法,讨论班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
画一画: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集体,并与他人分享,讨论彼此想象的美好集体的特征,找到共同之处。
【活动五】
讲一讲:分享自己为集体做过的事情,以及自己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总结在集体中成长的方法。
在参与上述活动时,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教学内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增强集体认知,发展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成为热爱集体、在集体中尽责的初中生。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依据大概念开展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使学生扎实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发展核心素养。为达到上述目标,在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意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研读教材,提取大概念,并据此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链,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波.逆向教学单元设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廣州大学,2022.
[2]周小燕.浅析“大概念”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板块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4):165-168.
[3]汤焕兴.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情境选取与加工: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0):23-24.
[4]张文芹.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30):37-38.
[5]李月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教学价值的再认识:以“生命的思考”单元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3):18-21.
[6]徐婉迪.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初探:以“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为例[J].新课程(下),2019(10):11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