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doc
浅议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doc浅议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摘要: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才能提出学生能够组织回答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的问题呢?必须做到:教学目标为课程标准服务;处理好已知和未知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述问题要清晰。教师只有设计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欲望去探究、去学习。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一个有效的问题必须是学生能够组织回答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如此,作为教师更要胜出一筹。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怎样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呢?一、教学目标为课标标准服务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堂中问题的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可以理解为课程标准的实施目标。1、当教学目标定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时,就需要设计封闭性问题即:将学生的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这种问题只需要学生回忆某些知识点即可。例如:“贞观”是哪位皇帝的年号?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及标志?2、课程标准要求较高的,教学目标就要定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或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则需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即允许学生有多种而且人人不同答案的问题。这种问题答案不唯一,甚至有些问题只是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觉就可以了。例如:“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挫折?他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学识不同、阅历不同,所回答的结果也自会有所不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设计这类的问题时,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史料。否则只凭想像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达不到历史教育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就没有设计的意义了。一趟课45分钟,不能把两种类型的题割裂开来而是把两种题型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侧重知识传授的时候如讲授“洋务运动"时,二者的比例在7:3比较合适;当课堂内容侧重历史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时如探究“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二者的比例在6:4为佳。二、处理好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无论是设计封闭型问题还是设计开放型问题都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温故”的基础上设计“知新”的问题学生答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1、封闭型问题主要是当堂讲过的知识或在此基础上加上学生以前学过的或经历过的事情,设计起来比较简单。2、开放型问题不容易把握。在设计时就要处理好学生“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如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用史实说明落后就意味着挨打?”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知从何处入手。
他们还没有接触过世界历史,又怎么能用史实说明呢?即便是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详实的回答。但是由于缺乏史实(学生的已知)做支撑,对于这样的论述学生肯定会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是理解不了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问题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无效的问题,提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可以再等一年,当学完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的历史后,再提出来,学生就可以对比着用史实进行论述了。课堂要想高效起来,在设计问题时要三思,要牢记孔老前辈的告诫:“温故而知新”!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初中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初中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可以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