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走出历史主观题答题误区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53066334_0.webp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53066334_1.webp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928/1727453066334_2.webp
本文刊发于《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2年第3期
走出历史主观题答题误区
——以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为例
陈胜
主观题或称非选择题,在各级各类历史考试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分值。但是,由于考生在审题或答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普遍得分率不高。甚至,经常还会出现非智力因素失分。将2011年所有高考历史主观题汇集起来看,命题规律、答题技巧,各种设问和作答的情况都出现了。而考生有代表性的问题暴露的非常充分,很有借鉴意义。
以已经公布的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和评估报告为依据,结合笔者的高考阅卷经验来分析,考生在主观题答题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以下误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规避、完善和提高。
一、审题失误
1.审错时间限制
时间限制,是历史试题中采用的最广泛、最重要,但也是最浅显的一种限制。这是历史试题的学科特色的体现。但是,不少考生在审题的时候马虎大意,审错了时间限制,就审错了题意,答案也就谬以千里了。
例如,2011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第39题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这里问的是唐以后,但是很多考生没太在意,而只注意到材料二里周秦汉唐的史实,所以不由得答案也局限在了这几个时期。这道题很典型,题干只是起了引导思考的作用,材料本身并未蕴藏唐以后的信息。考生审题失误,或基础知识不扎实,从而导致这道题的平均得分很低。
2.审错主题词
所谓主题词,一般是指题干中的宾语。主题词很关键,在审清了时间后,最重要的就是看看问题的落脚点,也就是主题词了。参考答案正是围绕主题词设计的。
例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第40题第2问“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很多考生罔顾题意,答了不少属于内部原因的内容。结果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得分,还耽误了不少时间。
3.审错题干内涵
有些考生由于平时语文学习的欠缺,一旦碰到一些问题是书面语、复句或有些修辞就傻了眼。没有看懂题目的内涵,就只能凭感觉答题、信马由缰。结果,经常所答非所问。
例如,2011年高考上海卷第36题“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
“史家治史”是书面语,意思就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结果,由于很多考生没有看懂“史家治史”,将其错误的理解为政治家治理社会之类。加之题干是文言文,问题又极具概括性,很多考生都偏离了题意。
4.漏看一问
历史主观题的问法很多,有些时候题目设问并没有问号,有时题干很长,有时不是每一问的每一小问都标有分值,或者题干是先做了陈述再行设问而陈述当中就隐含了一个问题。这样,就经常会造成一些考生漏看一问。一整卷子对于他来说,满分就不是100分,而只剩下98或96分了。这种失误太可惜了,完全可以避免。其实,可以在做题前细致地看看每问小分。分值是具有提示性的,和答案要点相对应。
例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第40题第4问“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这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这里是三问,“具体体现”“国内外环境”“重大意义”,而很多考生漏答了“具体体现”。
二、答题不规范
1.要点不全
这里是指,考生只针对某一要点不断展开作答,而没有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失误,尤其是遇到题干并未直接言明要点所在的情况。
例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33题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这道题实际是在问废除农奴制的原因,但题目并未明确指出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很多考生无所适从、答案不全。其实像这种题,可以按政治、经济、直接原因等,或从主观、客观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般失分就很少了。
2.没有主题词
主题词是标志性的得分点,很多时候考生答案要点可能已经全了,但是没有主题词就会使评卷老师误以为他少答了。最为典型的就是,“异同”类题中考生答案无“异”“同”字样。这会使评卷老师比较费解,不知道他答的是相同还是不同。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6题第1问“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很多考生没有写清“相同”“不同”,导致非智力因素失分。
3.要点层次不明确
还有些时候,学生除不写明主题词外,还不分段、没有序号等。使得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没有条理。这样,当然会影响得分。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6题第1问“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出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有不少考生不明写“变化”“原因”字样,而只是一大段陈述,好像让老师猜他答得是什么。其结果,当然得分也高不了。像这种情况,可以在要点之间分段、标序号,有必要时再加上句号、分号等表示并列的标点符号。一切就会井井有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4.表述不准确
有些考生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的定性上用词不准确,可能会影响其得分。例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29题第2问“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带来什么影响”。有些考生把张之洞说成“地主阶级维新派”。例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39题第3问“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有些考生画蛇添足地写成“1997(应该是1992年)年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题目根本没问具体时间,结果有人写了还写错了,真是大可不必。类似这种低级的错误,对于历史专业毕业的评卷老师而言,是个让人看了以后很不舒服的严重问题。
5.知识点混淆
有些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经常张冠李戴,把一些重要的人物(或派别)和事件或者把一些事件与它们的背景、影响等错误联系。从而,导致大量失分。
例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39题第3问“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有些考生正好把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三件大事的意义对应反了。
6.不按问题次序答题
有些考生由于自己的行文习惯或看漏了问题而后补救,没按题干提问的次序答题。这样,很容易让评卷人误以为该生没看清题意而漏答,从而造成失分。
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39题第2问“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题干明明先问“主要原因”后问“经营状况”,而有些考生答题的时候偏偏先答“经营状况”再答“主要原因”。如果凑巧他的卷面凌乱或评卷老师大意,很可能就会漏改。而这些问题,在评卷复查的时候还不容易发现。明明要点全了,但由于答案的排列问题,产生不良后果。要是考生估分报志愿,岂能估得准?这岂不冤枉?
为此,应该本着“先问先答,后问后答,不问不答”的原则。因为参考答案的行文顺序,肯定与题干的问法是一致的。
三、策略失误
1.盲目联系政治理论
有些考生以为答题时联系一些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的理论,会使自己的答案“增色”不少。实则不然,一段啰里啰嗦的无关理论,徒增评卷老师的阅读负担而已。
例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5题第2问“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有些考生简直把这道题当作政治题来答,一通内外因、民族国家、经济的决定性等等理论。这些内容看似相关,实则已经偏离了题意,脱离了事件的历史背景。实有卖弄学问的嫌疑,还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2.不联系史实
做历史题讲求史论结合。有些考生不看清题目要求,空发议论、言之无物,答案不紧凑、缺乏概括性;有些考生通篇大白话,不是历史专业语言;还有些考生没话可写而企图以大话、空话甚至是口号式的语句赢得几分“感情分”。在普遍实行网上阅卷的今天,这常常浪费了试卷上宝贵的答题空间,当然也浪费了时间。
例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1题第4问“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实际上答案要点只有“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多考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结果尽是连篇客套话,赞美顾炎武的品德、文采甚至他的反清复明什么的,而没有联系到顾炎武最主要的思想主张。
四、细节失分
1.错别字连篇
考卷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涉及到重大人物或事件的很可能会导致失分。常见的错别字例如:“三权分立”写成“三全分利”,“董仲舒”写成“董中书”,“梭伦”写成“索轮”或“棱伦”,《权利法案》写成《权力法案》等。还有些字写得很不规范,某些老师在讲课时图省事,滥用简化字和自创字,导致学生也学会了,并且体现在试卷上。例如“资本主义”四个字居然能写成
2.卷面不整洁
有些考生平日缺乏科学、规范的训练,在试卷上滥用大括号、表格、箭头、下划线、着重号,中途换不同颜色的笔,字迹忽大忽小等。这样,既不美观而且有做标记的嫌疑。再加上网上阅卷实行的是切块扫描,有些答案你答错了地方,就是画了箭头评卷老师也看不到不分属自己所改题目位置上的字迹。历史试题作答时,应当看清题意,规划好答题空间,用陈述性语言表述。
3.字迹潦草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字迹潦草,在当今中学生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想一份字迹难以辨认的试卷,怎能获得高分。什么叫“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份考卷如果做完了,答案切合题意、要点齐全、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又有一个整洁的卷面,才堪称杰作。对评卷人而言,评阅这样的试卷无疑是一种享受。我们期待着这样的试卷的出现。
总之,高考试题意义重大,所以命制的极为严谨,改卷又极为严格。避免种种失误,走出各个误区,提升历史主观题答题水平,将是包括所有师生在内的广大高考参与者的福音和制胜“法宝”!
作者简介:
陈胜,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会员,文化学者、TEDxZhengzhou演讲嘉宾、大型纪录片《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解说嘉宾,曾数度亮相河南电视台、郑州教育电视台等。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长于散文、诗歌、历史传记创作和隋唐史研究。已出版新人文历史读物《大隋雄主杨坚》(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唐风烈烈》(郑州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微读本《揭秘中国古代科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诗集《往年他岁》(郑州大学出版社)等。另有100多篇历史教学论文(30余万字),发表在全国各大刊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