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1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pdf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的内容。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初中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一个困惑——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哲学的终极命题,教材由浅入深,按照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多把尺子量自己的脉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因为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处理好他人的关系,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美好。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承接了前两课的学习,也为学生进行发展友谊师生交往、追问生命的意义做好铺垫。在整册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本框题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相应部分的内容“认识自我”“交往和沟通”的主导和连接点,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积极接纳自我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在本课乃至在全书的地位,重点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和课本知识本身的抽象性,难点为对待他人评价要学会反思;不断探索深化对自己的认识。二、设计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身内在心理的一个过程,将学习作为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加工“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道德与法治》这个科目尤其强调学生内在的生成,品德修养只能是学习者自己由内而外生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活动并不单纯仅仅是对知识点进行论证,而是承载着具体的“通过知识习得的”能力,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搭建平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个体的体验,展开有深度的对话。三、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学生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归纳法,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感悟、反思。老师要为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提供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老师的点拨主要在对突发情况的应变上、对学生的误区和盲点上。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四、学情及学法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基本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我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认识自我是一个让他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水平限制,在自我认识时往往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至于形成行为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我校的七年级生源较为复杂,一部分港务局子女个性鲜明,较为自信,一部分城中村学生个性敏感,缺乏自信,自我认识不够清晰。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本节课就知识来说,难度很小;但本课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重大,因此本课应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致力于解决学生当前存在的“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和“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从而悦纳自己。采用一些方法如:1、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探究问题开始相互质疑、交流和讨论,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活动,解决探究问题,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交往互动能力。
2、活动体验感悟分享,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思考,使学生活动更丰富,体验更深刻。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授课前查阅一些社会名人对自我的认识等方面的内容。2.课前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准备:课前进行自我画像,完成书中第28页的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聆听一首小诗。学生活动:认真聆听,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明确学习内容。教师总结:好,同学们,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要认识自己),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应该如何来认识自己呢?本节课,我想通过我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认识自己。(板书)。设计意图:以一首诗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从诗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一)我是谁?教师活动:多媒体数字故事播放我的初中生活日记片段。学生活动:欣赏日记,感受老师的初中生活。教师活动:在这段日记中,我描写了三个镜头中的我:有军训时虽然马虎,但是有勇气的形象;有上课时认真积极的形象;还有课下开朗活泼的形象。应该说,我对我自己展现的形象还是比较满意的。好,那么,下面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你们身上。
开学马上就要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你过得怎样?请同学们选取一个镜头描述你或你的同学展现的形象。学生活动:回忆自己一个多月的生活,听听组内同学的评价,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好,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同学们对于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二幕:自知者明。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的设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的活动和学生生活学习的情况,通过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初步认识,在活动中能生生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二)自知者明教师活动:多媒体数字故事播放我的高中生活日记片段。学生活动:欣赏日记,感受老师对自己的认识。教师活动:同学们,从我的故事中,你来思考一个问题: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给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我对我的正确认识使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同学们,刚刚我给大家讲的只是我自己的经历。事实上,很多的名人身上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教师活动:PPT展示爱因斯坦和牛顿的事例。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讲述,体会正确认识自己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从他们的身上,再一次印证了“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的道理。那么 认识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好处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个人物。教师活动:播放记者采访傅园慧视频。出示问题:傅园慧对自己的认识是什么?傅园慧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知道了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促进自我发展,还能促进与他人 的交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自己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三幕:多把尺子量自己。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体育明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形成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充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三)多把尺子量自己教师活动:多媒体数字故事播放我的大学生活片段之自我介绍。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自我介绍,思考“我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教师总结:对长相和身材的描述,是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角度,我们可以称为生理自我。对性格和兴趣爱好的描述是从个性心理特征角度,我们可以称为心理自我。对社会中角色的描述可以称为社会自我。知道了从哪几个方面认识自己,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认识一下自己。学生活动:根据课件出示的活动要求,自己描述自己;好友评价;谈感受。
自主思考,并全班分享。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描绘自己,进行自我探索,同时觉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了解学生自我接纳的程度,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悟体验中,获得真知。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是通过哪种途径认识自己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交流探讨如何对待他人评价?设计意图:在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引导学生用全面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把握重点。教师总结: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尤其是一些我们不愿意听到的评价时,是立马就接受或者否定吗?(学生:不是)那应该怎样?(学生:要认真分析)对,不能立马接受,也就是不盲从,当然也不能立马否定,也就是不忽视对不对?而应该要有理性的心态。那么,通过我们分析后,如果确实是对我们的真实评价,那我们就应该勇敢面对,并且改正它,就像刚才那几位同学说的一样。那么,如果是我们不认同的,是虚假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傅园慧是怎么对待他人评价的?播放视频。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进一步体会如何对待他人评价(平静拒绝,不让评价伤害自己)。教师活动:多媒体数字故事展示我参加工作后的生活片段及对自己的认识。
学生活动:思考: “我从初中—高中 --- 大学--- 工作,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识,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而,人类认识的历史也是如此。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教师自身的故事,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营造了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同时帮助学生增强认识自我的意识,准确领悟本课的教材观点。【归纳总结、思想升华】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人类的认识成就。学生活动:在激昂的音乐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奇迹。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教师活动:播放歌曲《风的色彩》教师总结:梅花自有梅花的神韵,丁香自有丁香的芬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和土地,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自己是一项终生的事业。希望大家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每一个岔路口,都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最终走向更好的自己。学生活动:在歌声中,回味本节课所学内容。坚定信心不断认识自己,探索自己,把握自己,争取做更好的自己。七、教学反思思想品德课要转变 “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 ”的观念,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及时纳入课堂中,把教学空间拓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中,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本节课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从实际授课来看,本节课有 如下几个亮点: 1. 整节课以教师自身经历贯穿始终,学生很感兴趣 ,并能积极参与其中,拉近了 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2. 课程环节完整,过渡自然,是比较顺畅一节课; 3. 教学目标清 晰,在活动进行中完成了重难点的突破,是一节有意义、高效率的课。 4. 本节课取材来自于生活, 课堂体验很丰富,给人真实之感;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1. 教师对自身认识的 挖掘不够深刻,使整节课比较浅显,没有体现出深度。2.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内 容,使课堂不够丰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自然生成的东西,并顺势引导,以加深课堂的深度,拓宽广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