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8-24 15:01:01

【信息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摘 要】

依托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微课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重点内容的学习上,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立足微课的优势特点,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采用优质高效的微课应用于教育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堂导入、新知讲解和课堂总结三个环节入手,详细阐述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微课;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微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设计、制作的教学视频。该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时间一般控制在5—8分钟左右,教学内容精简且集中,重点突出,应用于课堂教学,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掌握课堂所学,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使学习效果最优化。依据微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新知讲解和课堂总结三个环节入手,详细阐述应用微课教学的策略。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4/1724482861759_1.gif

一、用微课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践证明,在短短几分钟内有效地导入课堂,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促进新知讲解活动的有效开展,夯实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况设计、制作微课,适时、恰当地用微课导入新课,将学生熟悉的数学现象,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自然而然地展开课堂学习,促使学生主动迁移知识,开展探究活动。

在学习“轴对称现象”一课时,学生已经从生活中接触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为此,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前制作好的微课,动态展示了多种多样的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水杯、蝴蝶、枫叶等。熟悉的生活现象,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微课的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与这些图形类似的事物或图形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联系微课内容,搜寻身边熟悉的事物,说出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事物和图形。在学生自主表达之后,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所说到的这些事物或图形有怎样的特点呢?”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开始细致地观察这些图形,试图从数学现象中探寻到轴对称的性质特点。如此,为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4/1724482861759_1.gif

二、用微课讲解新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

讲解新知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且数学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要求。微课在新知讲解环节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此要求。笔者在组织新知讲解活动的时候,一般应用如下策略导入微课,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1.展现新知现象,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数学知识互动的过程。数学现象直观可感,符合人们的生活认知,教师就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数学现象做成微课展示在课堂的相关环节,让学生理解数学现象,由浅入深地挖掘数学本质,感受数学现象的内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以“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探究“对称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新知。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在讲授过程中,利用制作好的微课,展示这一数学现象: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对折一次,用笔尖扎出一个洞,接着,将这张纸展开,获得两个点A和A′,将这两个点连起来。此时,教师停止播放微课,让学生模仿地做一做并提出问题:“这两个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折痕l和线段AA′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手、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用同样的方法再多做几个点验证结论的准确性。然后教师继续播放微课展示演示过程与总结的结论,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从中感受获取知识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2.展现数学练习,加深辅助理解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数学现象,发现了数学规律,但对数学规律的认知是浅表的,感性的。要想使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讲解了新知内容之后,教师联系新知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练习,使学生通过完成数学练习题,深入理解知识内容,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由于学生是个性发展的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倘若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直接展现同等难度的数学练习题,会使数学练习题成为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打击学习积极性,影响数学学习效果。针对该情况,为了有效辅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笔者在讲解新知内容之后,导入微课,应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之后,笔者熟练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完成几何推理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具体地,一开始,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较为基础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轴对称的性质。接着,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向他们提出应用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利用微课播放练习题的过程中,笔者还展现部分学生的答案,对学生的答案点评。如果学生答案正确,则鼓励学生讲述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利用微课,详细地展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笔者则重点讲解。如此教学,不仅实现了人机互动,还实现了师生互动,便于学生在多元互动活动体验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4/1724482861759_1.gif

三、应用微课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新知总结,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建构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在讲解了新知内容之后,采用“黑板+粉笔”的板书方式,将重点内容简单地展现给学生,借此帮助学生梳理课堂所学,加深理解。但是,受时间、空间和教师能力的影响,教师的板书凌乱、不够全面。利用微课归纳总结,重现教学过程,驱动学生再一次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加深并巩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比如,在学了“一元一次方程”一章的内容后,笔者将基本概念、解法、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录制成复习型微课,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边观看微课,边做好记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以框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自主地建构知识结构,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自主建构框架图之后,笔者还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完善框架图,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总结能力。课外,将微课发送给学生,反复观看,继续完善,便于学生复习查阅。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学科教学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立足教学需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恰当地导入微课,借助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数学现象,呈现数学练习,指导数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自主能动地、深入地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总结能力,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http://kuailexuexi.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40824/1724482861759_1.gif

参考文献

徐仁忠.有效结合微课的辅助与整合功能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才智,2018(17):112.

金杰.指向数学文化品质习得的初中数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宁波:宁波大学,2018.

单巨东.智慧教育下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5):85-87.

石虎.基于微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探索.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息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