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1 06:09:15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序思维的培养

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左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序思维的培养湖南省 长沙市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王湘文摘 要: 时序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应该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随着历史教学内容的加深,为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时序思维感知历史,不断提升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展开积极探索,利用时间术语融入、多样媒介引入、记忆方法介入和多元训练加入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顺历史时序。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强化学生通史感,最大限度地塑造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关键词: 高中历史 时序思维 教学方法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多以专题形式呈现,教材时序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强调专题教学,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时序意识模糊、时序思维混乱等现象,学生往往难以应对历史考试中的时序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教学路线,对学生展开时序思维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最大化,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一、时间术语融入,激活学生时序思维意识历史具有较强的时间性,课堂教学中,历史时间术语是学生经常会接触到的概念。

基本的时间术语包括常见的时间概念,如朝代、时代、公元纪年等,还包括一些特别的时间术语形式,如以历史事件、人物或者现象等代替时间的情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时间术语组织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时间术语的类别、时间换算方法等,而是恰当地融入时间术语,激活学生的时序思维,使学生不再单纯地记忆历史知识,使历史学习有序推进。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为例,多数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会过多强调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对历史时序的体现较少,这不利于对学生时序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当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可以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历史专业术语代替历史时间,如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公元前 476 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 475—公元前221年。当学习到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为强化这个时间概念的重要性,教师提问学生公元纪年的由来,由于学生有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大多都知道公元纪年的来历。接着,教师让学生把公元前 221 年换算成世纪,学生在换算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正,然后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系统讲解。教师在讲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时,可以用秦始皇时期这个历史专业术语代替历史时间,让学生把历史事件、朝代和皇帝联系起来,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次融入时间术语,如历史年代、公元纪年、世纪等,激活了学生的时序思维,为学生深入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多样媒介引入,规划学生时序思维路径引入恰当的媒介,能够使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有较大发展,但直观信息的切入更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使学生的时序能力获得极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年代尺、历史地图、情景等媒介,为学生规划时序思维路径。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大事的工具,教师可以变换多种方式进行切入,如可以以时间先后顺序展示时间跨度,让学生补充重要的历史大事;也可以用年代尺体现时间跨度和两个历史事件内容的比较,预留一些空白,让学生填写。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按一定思维方向学习,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历史本质,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国共的十年对峙》为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入年代尺,帮助学生理顺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课堂教能力培养NENGLI PEIYANG5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序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