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10-7 23:44:22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全面落实,更关注教学创新问题。为此,教师不仅应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科学性,重视对有效教学辅助设施的应用,促进学生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更需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立足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视域下,浅议历史作业的设计措施。

关键词:提升;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1、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历史作业设计必要性

新课标强调“应使学生拥有唯物史观,理性的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教师多以布置习题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性学习,这便易造成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教学无趣、乏味,致使作业完成质量不高,难以起到巩固知识、促进理解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化解这一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其对历史学习保持高昂的热情。

2、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措施

2.1布置论文式作业

历史文献是史料的主要类别之一,可帮助读者正确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就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制来看,其多选取具有代表性、主要的历史事件,概括性的进行背景、原因及必要性等阐述。教师可将教材作为施教依据,但也需注意充实教学内容。而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使其形成历史了解,仅凭教材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这便应创新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形式,鼓励学生开展广泛阅读,使其阅览更多地历史文献资料。

例如:在部编八年级下《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教学中,其提到了新中国外交成就内容。教材提及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缓和,而教师在介绍中美关系缓和背景时一般会提到“受冷战的影响”、“中国要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但是“冷战”这段历史的详细内容编排在九年级下世界现代史部分,学生便会存在一定的不理解问题。因此,教师可在课前预习环节推荐学生阅读《杜鲁门传》一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学生通过了解杜鲁门其人其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冷战”历史,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此外,教师要注意设计作业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就本课而言,中苏关系由盟友到交恶的原因并非教学重点,不宜喧宾夺主,因此可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并以“中苏关系为什么交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2.2布置调查式作业

为了使学生全面的认识历史,使其具有唯物史观,教师在作业布置中,还可设计调查式作业。譬如:使学生制作调查表,去访问经历过某一历史时期、事件的人们,使其回顾特殊时代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亦或让学生进行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结合真实的历史,对其加以评价。

例如:在完成《经济体制改革》教学后,教师可布置如下作业:文学作品也是史料的一种,透过文学内容窥视时代,请阅读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其中一个人物为模型,在现实世界里寻找一位与之有相似经历的人,通过调查访问形成调查报告。《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时代背景,通过刻画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时代历史进程中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该小说的部分章节详细描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景象,如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予以抵制,而具有改革实践精神的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并在全村推广。之后孙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又如1982年秋,孙少平进入煤矿成为一名优秀工人,孙少安的砖窑也有了较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但技师不懂技术致使砖窑蒙受巨大损失。这里涉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社”、“办砖厂”、“贷款”等均带有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烙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极易将其与历史教材中的改革开放相关史实进行对应。而阅读完成后,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接触亲历这一时代的身边人,了解其故事,并利用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加以考证,能更好地还原改革开放前后那段历史,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理解社会变化与个人命运的紧密关联,理解时代历史进程的艰难曲折的前进趋势。

2.3布置辩论式作业

历史唯物辩证法是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辩论式历史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辩论题开阔学生视野。辩论式历史作业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出辩题,提供与辩题相关的参考书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主题阅读,自行决定以正方或反方的角度完成辩论稿,论说应理据充分、层次清晰、表达精准。辩论式作业能够促使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火花。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可为八年级学生布置了如下辩论式作业:有人说,生活在民国也不错,起码不用愁买房问题…也有人说,民国时期战火纷飞、军阀割据,人民生活就是一部苦难史!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简要说明自己的理由。让学生广泛搜集史料实证,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民国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赞成“生活在民国也不错”这一观点的学生更多是从精英教育、娱乐生活等方面予以佐证,有些学生以鲁迅民国时期的工资、买房等有趣的史料为证;而赞成“生活在民国没有活路”的学生主要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政治环境、百姓苦难生活入手进行说明。辩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归纳辩论双方的代表性观点,使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他们以更加理性、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与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人物。

3、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此,教师应深研教材,领会新课改精神,重视对文献资料、文学作品、信息化工具等利用,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广泛阅读,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多元化作业中,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李璟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初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1.

韩海波.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0.

梁大年.突破历史教学困境打造多元教学体系.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13.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