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审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历史单纯死记硬背很难拿高分,每一个答案的得出都需要一定的逻辑依据。对于选择题而言,审题则尤为重要。一
精准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做历史选择题必须要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懂题目,把握主旨是最为重要的。以下几个方法可帮助我们较为准确地把握主旨。
1.关注题眼。不断地“灵魂拷问”自己“这一现象”是指材料的什么现象?“这一变化”是从什么变成什么?“此举”的举动到底是什么?注意,有些题目还会转变话语体系,比如“该学者认为”是从学者的观点而不是平时史学界的观点出发,可能会有一定的情感偏向。
2.找对应的表达。第一找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第二找同义词,注意高考题可能会出现一些崭新的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与辨别。
3.找材料的侧重点,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尝试判断材料对应的考点是什么?出题人的情感倾向是什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把握,材料是从横向(空间)还是纵向(时间)角度叙述的?材料中的主观态度和客观阐述分别反映了什么?中心句是什么?特别注意“如”后面的很可能只是用来“设坑”的例子,要找到这个例子所服务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切忌以偏概全。
4.从选项反推。材料实在看不懂怎么办?第一,多看几遍,字字落实。第二,先看选项,再重新看题目揣摩。
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可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在考场上着急,越紧张就越读不懂题目。要有“考生思维”,即便是暂时卡顿、对设问不熟悉、对答案不确定也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紧张和纠结,拘泥于一两个小问题上。要把能拿的分都拿到,坚持总分优先的原则。
二
要注意词语的程度。
一般来说,过于绝对的选项都是错的,还有“开始”“已经”这些跟时间有关的词语,也要多加注意。另外,史料实证中也十分强调“孤证不立”,因此要注意选项有无扩大或缩小范围。“可”“部分”“适度”“相对”“应该”“应当”“可以”“松动”“渐趋”“有所”等词语是较为严谨和适当的。
三
要厘清概念。
要认真审题,忠于题目,切忌偷换概念。还需要把握易错、易混、高频出现的概念,如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地缘政治、市民阶层、大一统与统一、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等。
四
找准时空定位,符合史实。
这属于基础问题,好好记忆时间轴、阶段特征可以大大降低我们做历史选择题的错误率。
五
注意逻辑正确。
有些题目的选项看起来貌似正确,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则是错误。如何减少逻辑错误,要积累一定的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的知识。此外,平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对历史现象进行推导,并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理解历史的逻辑关系,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对于选择题,要重复刷高考选择题和自己整理的错题,并且保证每天都练一套选择题保持题感。遇到偏难的题目时,要及时放弃,不要过多纠结在一道题上,关键是要掌握做题的方法。
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技巧:要注重将个人经验与高质量试题及答案相结合,整理出多角度和思路清晰的答题模板。首先,要保证思路清晰。其次,需要明确答题角度,看到设问仔细审题,做到字字落实,然后分角度作答。关于要点划分,最重要的就是合理概括,不重不漏,话少点多。
最重要的是两点:反复背诵大事年表(含朝代更替表),把常考易忘的年份以时间轴的方式写下来,每次大考前都会复习一遍;每一个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最好是根据关键词来记忆。
一
特点类
1.涉及主体:广泛多样/单一,……主导。
2.时间:起源早/晚,持续时间长/短,阶段性。
3.色彩:宗教色彩、神权色彩、近代色彩。
4.过程、趋势:新旧融合/交替,平民化、世俗化、大众化、封建化、体系化、专门化、规范化、法治化,更加……,具有……倾向,……与……同步。
5.性质:随意性、主观性、包容性、正义性、妥协性、渐进性。
6.目的:为……服务,以……为目标,注重……,强调……,以……为主。
7.程度:完整、彻底、片面/全面、局部、合理、均衡。
8.方式:……并举,以法律为手段,恩威并施。
二
背景、原因、因素类
思考角度:由小到大:个体→组类(民族、国家、其他国家)→国际(或历史大趋势);由主(观)到客(观);由直(接原因)到间(接原因,含根本原因)
1.直接原因(相对于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相对于次要原因)
2.内在原因=主观原因(历史主体者自身因素;背景不包括主观因素)、外在原因=客观原因(历史主体者自身之外的因素)
3.必要性(即原因=促使历史事件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性(即条件=促使历史事件能够发生、变化的主、客观条件)
4.“因素”内涵较复杂(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
三
意义、影响类
1.由小到大:个人→社会→民族→国家→其他国家→国际
2.由近及远:过去→现在→未来
3.物质/精神,积极(反话正说)/消极
4.主体法:个人、政府、社会……
四
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述类
1.某人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②前人经验、成就(概括要点+具体事例)。③个人原因。④他人、国家支持。
某人在今天被推崇的原因:
①重要性:共性+个性。②必要性:……的需要。
评述某人:
①是什么:定性。②为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解释。③怎么做:应该怎么看/学习/对待(态度)。
五
史料实证
1.原则
①不同史料相互印证;②根据时代环境辨别;③论从史出;④孤证不立;⑤考虑作者意图、立场、性格;⑥鉴别史料价值,考虑史料真伪。
2.研究角度
①描写:丰富详实/简略;②权威性:官方/民间;③研究视角:新/旧,全面/片面;④来源:证据充分/不足,真实/虚构;⑤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3.史料价值
①定性:史料类型;②具体内容+反映了……;③可用于研究……
六
说明、评价、评述
1.说明:是什么+怎么做
2.评价:定性+分析
3.评述:先说明再评价
七
开放性问题答题技巧
1.打破思维定式,不是所有的开放性问题都是小论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小论文格式:论点+论证(最好3个,历史事实和史实解释,为观点服务)+小结
3.可以从微观切入,也可以宏观把握
4.结尾适当升华,恰当运用唯物史观
5.要求:主题明确、史实精准、层次分明
八
审题技巧
1.审设问:明确第一要答什么:目的、背景、影响……第二要求是什么:概括、简析……
2.找限定语:所学知识包括历史知识和方法知识,即阶段特征和答题角度
3.读分数,规划要点个数
4.读材料:明确时空定位,关注材料出处、作者,逐段概括并归纳整合
5.宏观把握:作答时把握小问之间的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