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7 天前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式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金华市青春中学 张璟) - 副本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式”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金华市青春中学 张璟   摘要:“主题式”项目化作业设计通过学科知识的内部融合,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拟定主题目标和问题设计,打破学科的逻辑结构而以主题来组织作业,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认知的自我建构、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主题式”项目化作业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实施背景: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实困境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实施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作业改革是落实“双减”政策、撬动教育减负增效提质的杠杆。传统的学科作业忽略新时代学生数字赋能的背景,也忽视了对学生对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学中如何在作业中落实核心素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学情困境:由单一作业有待走向多元作业 一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如机械性的背诵作业、书面的课后作业等,这些作业虽然在提升成绩上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作业失去兴趣,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相对枯燥、抽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多元多样式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素养困境:由知识传导有待走向素养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布置往往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仅仅围绕教学内容、考试内容,忽视了学生学因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出现的作业完成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业设计缺乏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设计符合学情的项目化作业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学科需求:从教材课程有待走向实践应用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很多教师基于以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定式思维,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难以收到实效,而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宗旨应是加强学生对核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式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金华市青春中学 张璟) - 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