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思考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思考杨己未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摘要 :随着 2019 年 9 月,语文、政治和历史这三科全国统编教材的落地与试点使用,对于“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分析,逐渐成为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最早推出的这统编三科教材的内容来看,老师们普遍的反馈都是容量较大、知识点多、课时紧张,给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赶进度、开快车,成了一线教师普遍的反映。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又集中表现在学生的课后反馈上。讲得少,教学任务几乎无法完成;讲得多,又无法给学生留下思辨的空间。由于我自己的之前几年都在接触老教材,随着今年进入高一年级,开始接触到历史统编教材,以上谈到的问题也同样呈现在了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的三位老师身上。我们也正在努力尝试改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加快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以便更好地利用教材,实现在“双新”背景下的教学路径的转换。 关键词:新课程;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路径一、 、 “双新”给教学带来的现实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材的调整力度可能较其他学科来得更大、变化程度也更高。从上师大版教材、到华师大版,再到现在的全国统编教材,三轮大幅度的教材变迁,几乎就发生在近十年之内。而每一次的教材变化,随之而来的肯定就是改变教学理念、熟悉新教材、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等一系列工作。因此,确实给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这一次“双新”背景下的全国统编历史教材的推广使用,又一次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巨大的难题。我和高一备课组的老师直观的感受是 (一)教学内容增多,完成一节课的难度大大增加 以我们高一现在正在使用的《中外历史刚要(上)》为例,教材知识点的数量较之以前的教材增加了许多,使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关注的知识点也大大增加,从而使一节课的完成难度变得更大了。以《三国到隋唐的文化》一课为例,包含了佛道儒的变化发展、建安文学、诗圣诗仙、书法名家、石窟艺术、农业专著、桥梁建设、天文历法、医药火药、中外文化交流、都城介绍等如此多个领域。仅仅是把这些知识点在一节课内讲清楚,已经让课的难万方数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