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吴彦超/ 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所期待的初中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273
发表于 2024-9-6 00:04:30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个小朋友长大,在不同阶段,饮食及饮食方式也不一样:从随时投喂的母乳或配方奶,到循序添加的辅食,再到一日三餐的主食。如果你不按规律,非让幼儿园小朋友品酒吃佳肴,让高中大孩子喝奶加辅食,肯定会被认为不正常。

但在语文教学中,有些不正常现象却习以为常。比如:同样教学《论语》,初中高中差别似乎不大;同样考查对联,初中高中命题形式差不多;同样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甚至书目都相同。诸如此类,以至于语文课被人笑称为“弹簧课”,能伸能缩,可长可短。

其实,和人的饮食一样,语文教学在每个阶段的重点亦迥然有异。就阅读来说,记得自己八十年代末上初中时,特别爱读《故事会》《故事园》《故事林》等通俗刊物,真心不喜欢《论语》和鲁迅,更读不懂《红楼梦》。一直到了中师第二年(我当年上的是中师,对应的是高中阶段),才慢慢悟得了一些经典的趣味和妙处。现在有时不免想:如果在初中时,语文老师就硬让我们读《红楼梦》,读鲁迅,读《论语》,再纳入考试成绩评比,估计我的阅读兴趣的小嫩芽就早早地被摧毁了吧。

有研究证明,一个人童年时期的饮食习惯对成年生活的影响非常大。语文学习也是如此。从二十多年教学以来接触的高中生来看,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在初中都有一个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都遇到过好的语文老师,他们接受的初中语文教学就是我所期待的。世间万物道理相通,被尊为“烹饪始祖”和“厨圣”的伊尹,曾把做菜理念推理到治国上,辅政商朝五十余年,历任五代君主,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我们不妨把一些烹饪理念也借用到语文教学上。

初中高中阶段不同,任务和策略也应不同。如果我们共同合作做一桌语文盛宴的话,我期待初中语文同仁能这样做:

1.用真材料,拒绝假冒伪劣。所谓“真材实料”,对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读真文本,不要为了短期的“成绩”而“假冒伪劣”。比如江湖上流传很多“速效大力丸”式的书籍或老师,推销什么“阅读方程式”“万能作文秘籍”等。诚然,思维和表达是有规范的,但不动脑子不发自真心的就是山寨和套路。食材是一道菜的灵魂,“真情实感”是语文学习的精髓。

初中阶段学生是以直觉思维、感性认知为主,心理很敏感、也很脆弱,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此时给孩子说一些成年人都不相信的假话,讲一堆没有逻辑的套话,再威逼利诱让孩子说一些空话,其危害不仅是高中阶段,甚至还可能祸患终身。就像做菜,一开始不用真食材,后期再好的调料、再高的厨艺也回天乏术。

2.练真功夫,摒弃华而不实。据说,2008年北京奥运厨师选拔就是要在15分钟内炒500克的土豆丝。厨师选拔主考官之一龚剑锋曾说:“你可别小看了这炒土豆丝,小小土豆丝能考验出厨师的真功底。切、炒土豆丝看似家常菜,但却很显基本功,是中餐烹饪教学中的一项必修课。”反观现在有些语文课堂,声光电影,花团锦簇,唯独不见语文真功夫。

语文的真功夫就是“语言运用能力”,其核心就是很早提出的“双基”。基础知识: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有人毫不犹豫地把“双基”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急匆匆去追求“大单元”“大概念”的“大境界”了。岂不知,每一次改革,都是对上一次的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没有“守正”的“创新”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既没有掌握“正”的精髓又没有理解“新”理念的前提下盲目前行,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实则浮躁虚空没根基。就像一个厨师还没学好煎炒烹炸,就开始菜上雕花,岂不知雕刻得再好,菜没烧熟,味道不佳,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厨子。

3.懂真火候,妙在点石成金。中餐烹饪为什么一直难标准化就是在于火候。同样的配方同样的食材,不同厨师做出来的出品都有差异,这是因为大家对火候的掌控理解各不相同。教学亦如此,课堂上,学生各有不同,需要教师把握教学时机,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只重预设,强行灌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愤”“悱”是火候,“启”“发”就是点拨。

与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情感更丰富、好奇心更强,教师要能善于抓住时机,不固守“预设”,要重在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有些教师误以为“以生为本”“任务群教学”就是把一堆任务扔给学生,而忽略了教师重要的设计、组织、点拨的作用。比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时,教师本应更忙碌,要随时了解各组讨论的内容,要知道讨论的进程,要熟悉学生的理解程度等,以便后面能准确及时点拨,达到“点石成金”之效,但有些教师却乐得当甩手大掌柜,从而坐失良机,误了火候,要么把一堂课煮得半生不熟,要么把学生熬得无聊无味。

4.养真习惯,重在持之以恒。“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个区域的口味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人们童年时期形成的口味和习惯往往会影响人一生。很多六零后七零后,小时候就没吃过西餐,以至于成年后,吃再高级的西餐也也体验不出美味的妙处。

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阅读、写作、书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基础的习惯。文字的阅读、表达和书写不仅是语言积累和运用,更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文化。在高中阶段,爱读书、爱写作、能写一手好字的学生绝大多数的语文素养都很好,成绩当然也会高。而那些不爱读书只会沉浸题海掌握各种答题套路的学生,往往潜力不大。字写的美观的学生,也很少有语文学困生。在高中阶段,我也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这些优秀习惯,但最后发现成效不是很明显,而那些高中语文学习习惯优秀的孩子基本都有初中和小学的童子功。因此,如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能让学生真正养成阅读、写作、书写的优秀习惯,真可谓善莫大焉。

5.得真境界,享受语文天地。一位名厨说,职业厨师在从业的路上,有“工、熟、会、通、化”五个境界。“工”,就是按照配方做菜,规规矩矩不出错;“熟”,即煎炒烹炸技术熟练,但做出菜的味道大众化缺少亮点;“会”,有技巧,能创新,有自己的拿手绝活;“通”,能举一反三,精通各派菜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化”,是最高境界,能借万事万物得厨艺之道,亦能由厨艺之道推得万物之理,所谓“厨圣”伊尹是也!

语文不也如此吗?在深入理解了语文规律时,时时、处处、事事皆语文。记得一次我在新高一的课堂上,花了一节课和学生赏析一首流行歌曲歌词,课后一位同学怯生生地问:“老师,高考难道考这吗?”把我问得哭笑不得。希望各位语文同仁,不要整天沉浸在做题讲题中,可以走到生活大天地,品话剧戏曲、听相声脱口秀、看电影演唱会……凡是有语言文字的都是语文,其实,没有文字的也是语文。在课堂上,课文是例子,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更是例子。语文教师应该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只会做题讲题的语文老师能把学生的语文教好。现在新课标倡导的“情境教学”不是什么高科技,现在不是都有各种“沉浸式”娱乐项目吗?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境教学”就是“沉浸式教学”。当学生真正沉浸在快乐的语文天地之中享受语文真趣味时,还发愁语文素养提高不了吗?

“众口难调调众口,一心美味味一心”,不会做饭的厨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只要有一颗真心,不断去研究,“众口难调”亦能调得老少咸宜交口称赞。同是天下语文人,不论初中与高中,希望各位同仁,一起努力,用真心烹制出一道道学生真高兴、自己真享受,菜品丰富、色香味俱全、营养科学的语文大餐!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