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华师专家研究成果 || 涂韶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教学实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433
发表于 前天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语文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式,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丰富语言材料: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包括词汇、句式、表达方式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材料,组织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2)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语言运用情境,如模拟对话、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关注个性化表达: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他人的独特之处。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的训练,逐步提高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一理念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思想性。

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引导思维训练: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

(2)鼓励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组织开放性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究问题、分享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感受、体验、欣赏、评价等方式,逐步提高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这一理念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

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表演等方式,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引导审美体验:通过阅读、写作、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美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组织学生欣赏、讨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2)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品位:审美意识和审美品位是学生审美素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性和鉴赏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美的元素,鼓励学生在写作和生活中表现美。

(3)尊重多元评价标准:每个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评价标准都是独特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多元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地多元文化,逐步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一理念强调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体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创新意识。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戏曲、书法、绘画等。教师可以组织文化讲座、文化活动、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2)拓宽世界文化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拓宽学生的世界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有效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培养具有全面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路径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为培养具有全面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遵循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涂韶华,华师教育研究院学科特聘专家,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江西省分会理事,江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硕士导师,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名师讲坛”特聘专家,新余学院特聘《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50 余篇,专著《语文素养视域下高考命题研究境域:路径建构•命题审视•讲评教学》(34万字)将于2024年1月出版;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6项、在北京等市开设高考语文命题研讨讲座 20 余次,主编教学书籍100余部。

Tips

(可点击链接查看)

★华师历程

★华师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案例》丛书

·核心素养导向大单元教学典例解读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通识性理念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起点:大单元 “三研”

·大单元教学活动的结构化组织

·大单元分课型、分课时设计与实施( “教—学—评”一致性)

·真实大单元教学的学习结果及反思改进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几个核心突破点

★系列公益直播(点击查看)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