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905
发表于 昨天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雷振宇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创新学生的阅读学习模式,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其良好阅读习惯,最终推动其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需要以教材为内容载体,并辅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与理解阅读教材,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阅读素养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阅读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212-03

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需要创新学生阅读模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多元拓展阅读。在这一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道德法治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道德法治阅读视野,由此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此,学生才能够吸收理解内化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从而更全面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文化的熏陶。教师需要借由初中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策略的落实与推进,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1.初中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师须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一味地对教材文本进行讲解,而是需要让学生在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充分思考和讨论,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促进自我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的发展。有效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全面、完整的阅读材料,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更为深入地体会道德与法治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阅读教学还有一些的问题亟待解决,极大地阻碍了阅读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首先,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掌握教材阅读的技巧,因而影响到了个人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阅读技能,从而开阔个人知识眼界、丰富个人文化涵养。但对尚在发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对信息筛选的能力还未完全发展,面对大量的资料缺少选择分辨的能力,极容易陷入碎片化的阅读中,由此综合阅读能力就会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且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以教材里的大段文字作为教学材料,学生在教师单方面的输出中被动地进行记忆,而由于道德与法治知识较为零散且细致,学生难以进行知识的复现。长此以往,学生没有掌握教材阅读的方法,只了解如何对叙事性文字进行阅读,无法体会教材阅读的奥妙所在。在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后,学生容易产生疲累感,阅读方法的不得当也会逐渐消耗其耐心,难以有的放矢,顺利地进行文本阅读。

其次,学生未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个人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够透彻。由于学生道德与法治阅读理解能力还不是很足够全面,也难以保持住对教材阅读的兴趣,缺少一定阅读能力独立完成教材的阅读任务,所以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阅读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加之部分教师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所进行的阅读教学通常都是以学生机械背诵的模式进行教授,导致学生的眼光会被局限在这一小部分的阅读材料中,其道德与法治阅读能力难以提高,道德与法治阅读思维也难以发展。也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短时间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加快教学进度,会选择将知识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细细分析,让学生迅速掌握快速答题的技巧和能力,以便在答题中获得高分。但如此,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耐心细致的品性,无法沉下心来体会政治知识背后的深层含义。部分教师也没有在相应的教材阅读教学中再加以引导,指导学生主动进行思维阅读,大胆地合理解读教材知识,激发其阅读深究的兴致,因此无法深化其综合阅读的学习习惯。

2.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

(1)科学设置阅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内涵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监测评估的重要依据。在教材阅读的教学设计中,所有教学活动需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开展,从而为整体阅读教学提供具体的参照,让教学活动不断向教学目标靠拢。在教材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合理制定相应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教材阅读的能力,由此培养自身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国家发展特别是劳动实干的内容特点和作用,借由了解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欣赏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热烈情感,并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的劳动美德。中国铁路的发展是中国国家建设的一个重大变化,彰显着国家建设者在工作岗位上付出的辛劳。教师可先出示中国高铁的早期概览图,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对中国高铁的相关知识概念,此时教师可借由概览图介绍劳动人民在建设高铁实践中形成了光荣的奉献实干精神。当教师在这节课的内容中深入引发学生对实干精神的探究兴趣后,便可布置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去探索相应的地点,深化对这节课的学习体验。比如,有的小组便选取了中国建筑事业纪念馆,并在实践前了解到纪念馆背景知识。在探索过程中,该小组分别进行了分工合作,前后对不同展厅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在事后的实践报告中图文并茂、翔实直观地全面展示了这一纪念馆中所展示的中国建筑事业。

(2)积极联系阅读生活要素,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教师的阅读教学进程才能被顺利推动。通过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提高学生参与教材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借此让学生联系自身的体会代入相应角色,和书本产生共鸣。由此一来,学生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接触,从而将文本知识、文章结构分析透彻,这也有利于其对教材阅读学习意义的领会和把握。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并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从而树立个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了解相应的宪法规定。为了推动学生理解民主的定义,教师可先以民主投票评选方式的公平性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切实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为接下来的知识渗透奠定一定基础。之后,教师需要在引导的过程中融入“宪法”这一理念,为学生出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并且让学生思考中国人民探索民主道路的相关启示。学生在这一思考过程中,能够具体深入了解民主国家的本质特征,也能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学生能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阅读过程中,根据个人不同的理解,有效融合地方资源和教材的道德与法治元素,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思考水平,提升其相关思想道德素质。这样的引导能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都能保持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思考中进行阅读也培养了其相关道德与法治综合阅读能力。此时,学生也能够进一步复习本单元主要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激发个人的阅读兴趣。

(3)创设开放自由学习空间,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

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需要在较为集中的注意力中才能够有效地生发,因此教师需要关注课堂自由学习空间的构建,借由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激发利用阅读工具如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个人对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的接受度和运用兴趣。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运用思维导图的真实目的,感受到其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国家利益至上的必要性,并且充分认识坚持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自觉为实现祖国的共同富裕目标添砖加瓦。本节课内容整体围绕“国家利益”展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是深化改革原因中的“经济新常态”和“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理解困难,对此,教师可结合有关共同富裕和改革开放的资源,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其认知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并且以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重要介绍对象,帮助学生认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而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应有关这一地区改革开放的文章,融合国家认同和利益认知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地区经济有哪些新变化?政府和国家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其注意到了这一地区人民对国家利益的拥护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此时教师便可出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做的贡献,为学生展示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相互联系进行理解,把爱国精神学习真正落在实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揣摩,利用思维导图从个人角度、集体角度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深化对这节道德与法治阅读的学习印象。

(4)有效设置丰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部分学生会将阅读看成是枯燥的任务,尤其在面对框架复杂、内容繁多的教材内容时,其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如果教师只设计片段分析、习题训练等书面任务,学生在听闻任务后往往容易失去一定的兴趣,也不会用心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其融合碎片化阅读技巧和教材阅读技巧,进而从整体思考教材的写作内涵。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服务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积极接纳自己与欣赏自己,发现个人的缺点和优点并不断改善,还需要通过了解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知道如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做更好的公民,服务社会。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思政学科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塑造的优良公民形象。首先教师可先播放《劳动最光荣》这一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歌词内容,并邀请部分学生谈谈个人看法。有的学生在听了这一音乐过后,感受到了歌曲中所传达的人民的激动心情,有的学生体会这首歌时联想到让人热血澎湃的劳动场景。

(5)利用多媒体活化阅读,启发学生联想创造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教材阅读教学也需要灵活运用相应科技提供一定助力。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初中生而言比较冗杂,教学活动也比一般的课程复杂多变,教师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增添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课堂的活力。如此,学生也才能够直观形象地注意到教师想要呈现的教学内容,促进对教材阅读方法的吸收与运用,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节“在社会中成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从相关资源的学习中学会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并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好一定准备和觉悟。为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奉献社会的意识,教师需要将学习主题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消化和践行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教材阅读的时候,也不应忘记对主题的解读和对技巧学习的讲授巩固。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相应阅读段落和对应视频,借助信息技术将内容的生动性展现给学生。为了训练学生一定的阅读素养能力,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总结表达,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重新复述一遍段落内容,帮助其真正将阅读内容内化于心。教师还可设计用多媒体辅助的小游戏,记录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現及运用相关阅读知识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是学生在做游戏,但是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也将其对教材的内容理解以及阅读技巧运用到其中,从而培养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3.结语

新课标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师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阅读教学中积极结合相关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教材的阅读分析。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由读教材发展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由此帮助学生搭建起道德与法治阅读互通的桥梁,实现道德与法治相关阅读的完美整合,在完整的阅读层次中促进个人道德与法治综合阅读能力的发展。此时,学生借由这一教材阅读平台可以开阔个人的眼界,促进个人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段勇.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科教文汇,2018(08).

[2]石雪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03).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