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通用12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4344
发表于 前天 07:06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课件编写工作,课件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课件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免费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1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辩认方向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辩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

1、在操场上我们都弄清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位置,在教室里又是怎样的?

2、指导学生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并在书上填一填。

二、问题探究

找一个发令员,其他学生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我说你做游戏)

如:我说东

你指东

三、体验感悟

出示动画课件(大型板图,随意粘贴的算式,有一份某市的交通图)引导:仔细观察十字路口,请你当一次小小交通警察,指挥交通。

师:

1、说说你家的门从哪个方向开?

2、对门或左右门。

四、实践应用

1、观察夜空的星空,找到北极星的位置,明确具体方向。

2、观察家里的植物是往那一边长。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32页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1、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 下南 北

左西 右东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P1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

(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

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

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3

教学内容:

认识除法练习课,教材第9、10页

教学目标:

根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正确写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除法。

教学重、难点:

应用乘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除法,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18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18÷3=6答:可以分成6份。

2、有12个苹果,每4个一盘,可以放几盘?

12÷4=()

二、动手摆一摆,再填空:

1、15个☆,每5个摆一堆,可以摆几堆?

15÷()=()

2、24个△,每6个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24÷()=()

3、18个□,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多少个?

()÷()=()

三、练习题:

1、有10块砖,每人搬2块,()人能搬完?

10÷()=()

2、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个?

9÷()=()

3、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商各是多少?

8÷4=2 15÷3=5 24÷6=4

4、先用○摆一摆,再写算式。

(1)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

(2)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

作业:第10页第5、6、7题。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4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 试一试中的题目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页的例3以及它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5~11题。

教学目的: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板书: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s=abs=ahs=ah÷2s=(a+b)h÷2

(2)教师就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问:

“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能求面积吗?”

“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底,能求高吗?怎样求?”(面积乘以2除以底)

“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和高,能求底吗?怎样求?”(面积乘以2除以高)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对于后面两种情况,如果让你列方程解答,你会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方程的解法。

2、教学例3。

出示例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2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指名学生读题。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

问: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

这个面积计算公式是一个等式吗?如果是,你能根据这个等式列出方程吗?

学生试做,一学生到黑板上做,教师巡查。解答完后要进行检验。

问: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底,怎样列方程?

使学生明白:学了简易方程,只要记住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不需要另记求底,求高的公式了。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哪些量是已知的,那些量是未知的。再想一想: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周长有什么关系。

2、练习二十九的第5~8题。

课后小结: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l,从而加深对分数的知识、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 是几个 ? 是几个 ? 是几个 ?

(2)填空

是4个 是 是个 是个 、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 , 是1个 ,2个 加上1个 是3个 ,就是 、因此

(板书: )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 的思考过程、

4、练习、

(1)口答:

(2)计算并说思考过程、

提问:1用分数怎样表示?

小结: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数、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7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教材第4—5页练习一7—11题及12—14。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这种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三步式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复习题:

1、230—(64+12×3)

2、630与120的和,除以110与80的差,商是多少?

先让学生做第1题。提问:

“这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小括号里面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一个式题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

再做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核对时教师提问:这道文字题最后求的是什么?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明确题目求的是什么,然后再确定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列出算式后要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8题。

先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核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2、做练习一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核对每一道题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道题最后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列式的?如果式中有括号可以问为什么要加括号?

3、做练习一的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

提前做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练习一的第12*—14*题。

三、作业

1、练习一的第7题和第10题。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8

教学目的:

1、在搭建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面容、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搭建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根据指令搭建立体图形

1、介绍游戏方法

(1)挡住学生祖母,教师搭建一个立体图形。

(2)根据自己搭的方法,发出指令,让学生搭。

(3)看看学生是否搭的和教师搭的一样。

教师指名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一同做搭立体图形的游戏。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比如:“竖着摆3个,在最后面的不变价格的右侧放一个,在最前面的正方体的上面摆一个。

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搭立体图形。

3、同桌游戏

教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发出指令,另一个来搭,互相来做这个游戏。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活动进行

学生合作进行游戏,教师巡视。

4、学生交流

二、教师根据学生活动的典型操作活动,组织学生用这些典型方法进行操作活动。

1、自由搭

教师:你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吗?

同桌两人合作用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别说说从下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学生:有些时候一样,有些时候不一样。

2、看图搭

出示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

学生照样子搭,再和同桌交流,说说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三、全课总结

教师:在这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你都总结出了哪些好的经验?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小发现?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立体图形的形状,有可能是一样的,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题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

2、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例2“做一做”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10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口算技巧。

3、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加减法的口算技巧。

3、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加减法的口算技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笔、纸、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教学用具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估算这些物品的数量。

二、新课讲解

1、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黑板向学生展示加法的符号“+”,并解释加法的概念。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演示加法的计算方法,例如:2+3=5。

2、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黑板向学生展示减法的符号“—”,并解释减法的概念。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演示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5—3=2。

3、加减法的口算技巧

教师通过黑板向学生展示一些加减法的口算技巧,例如:同进同出、进位借位等。

4、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演示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他现在有几个苹果?

三、练习

教师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多进行加减法的练习,以提高口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口算技巧,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本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11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教授教材第16页例8、“想想算算”,练习四第1~4题的口算方法,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几百几十加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口算运算。

教学要求:

本节课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几百几十加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口算运算。

教具准备:

教师需准备练习四第3题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第16页的复习题,并进行集体订正。

2、通过板书530 400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老师配合板书成:

3、引入新课,将400改成40。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8第(1)题,让学生比较530 40与上一题的不同点,并口算运算过程。同时指名学生依照口算过程在书上完成本题。

2、教学例8第(2)题,与第(1)题类似,让学生口算出计算过程,并强调30加80满一百,最后要用500加110得610。

3、让学生小组讨论不同的口算方法。

4、总结今天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几百几十加几十的口算方法,待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方式进行口算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2题,重点教授计算过程。

2、口算练习四第1题,指名学生一组一组进行口算,并问每组题里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时强调十位上相加满一百,第二步要用几百加一百几十或一百。

3、教授口算练习四第3题的计算方法,出示第3题口算卡片。同时让每个学生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

4、最后让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题的口算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将题目口头表述出来,明确条件和问题,并在练习本上进行练习。

接着,我们可以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让他们解释为什么使用加法运算,并将算式和结果板书出来。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几百几十加几十的口算技巧,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十位上几十加几十满一百时的计算方法以及第二步需要使用的几百加多少的口算技巧。

最后作为课堂作业,我们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四的第二题目,巩固口算技巧。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 1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平面图形和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指认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2、学生能在实践操作活动中逐步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3、在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多向思维,学生会选用合适的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量、描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提供素材,认识周长

(一)感知周长

1、板书:长度

师:老师写了个什么词?

2、观察:教师演示一根塑料片逐渐变弯成封闭图形的过程。

3、揭示概念

(二)指认周长

1、师出示用铁丝围成的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周长。

2、用线绳围封闭图形。

要求:

(1)围一围:同桌合作用绳子快速围成一个封闭图形。

(2)指一指:你所围成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

(3)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长?

(三)找找周长

1、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身边物体上的周长。

2、找长方体纸盒上的周长

二、实践探索,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一)测量周长

1、出示学具:半圆形学具

2、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学具的周长?准备选用什么工具?

合作要求:

(1)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2)测量并做好记录。

3、师生共同小结测量方法。

(二)计算周长

1、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提供各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计算它们的周长,校对。

(提供各边的长度)

2、(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一个组合图形)

①独立计算 ②集体交流校对

三、练习应用,拓展延伸

1、课件演示

师:哪块地需要围的篱笆多?说说你的理由。

2、数学学习日记(机动)

我今天学习了周长,知道了封闭图形( )的( )叫做周长。我还学会了求一些图形的周长,如果是线段围成的图形,可以先量出各条边的( ),再把它们( )起来。如果边长相等,可以用( )算。

【小学数学免费课件】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免费课件01-27

离骚免费课件03-26

免费的说课课件01-12

初中美术课件免费02-27

初三励志班会免费课件02-26

小石潭记ppt免费课件03-26

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12-16

鱼我所欲也免费课件03-23

小学数学课件集锦10-17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08-23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