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doc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673
发表于 2024-9-8 16:07:15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整体评价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守正出新”。重点突出“正”,体现在:1、这套试题体现出来的理念“正”,以综合考察学生能力为主。最突出体现在第三小题:既考察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察了标点的使用;第六小题:介绍欢奔的火牛,学生既要紧扣“欢”“奔”“火”三个字对画面说明,又要领悟其中的寓意,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平日的积累都有考察;这类题型还有十九题,二十一,二十四题。2、设置的题型“正”,仍然是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分别考察了字音、字形、病句、标点、文学常识、诗词积累和综合性学习,较之去年中考,今年的诗词默写分值增加了三分,地位有所突出。阅读50分,仍然是课外古诗鉴赏,课内外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散文阅读,较之去年中考题型难度降低。写作50分,仍然是半命题作文。3、试题每一部分的内容“正”,古诗文积累阅读都是课标规定篇目,而且都是名篇当中的名句;现代文阅读中,《阿长与山海经》一段,是鲁迅作品;《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一文,涉及到学生的姓名,容易引起阅读兴趣;《你为什么拿这一个?》是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作品,也是名家名篇;半命题作文使学生便于把握,便于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

“新”体现在题型灵活,特别是第三题,第六题,第十九题。“新”还体现在作文的开放,最明显的是作文,以前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今年的要求很宽,只有这么几个字: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突出了创新。今年的中考试题还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了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内容的设置上。因为语文是中考第一场,语文的考试情况很容易影响后几场的发挥。这套试题由易到难,逐级提升,便于学生登堂入室。考题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下雨天留客,到邮票,到童年的长妈妈,到姓氏,到超市购物,都体现出对学生心理感情的体察。作文更是如此,“我眼中的”突出自我的观察,突出自我感受,可以写人记事,可以品论古人,可以描写景物,使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并且容易写出自己的代表作,在考场上绽放异彩。2、突出了民族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是璀璨的花朵,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鉴赏中,这些有了突出体现;十二生肖、《山海经》、姓氏,更是华夏民族鲜明的烙印,这些考题的设置,不仅便于孩子们追根溯源,更有益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3、突出了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与表达。突出体现在3、6、7、8、11、13、15、16、19、22、23、24题中,范围广,分值重,足见对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考察。

当然,这套题,如果说“守正出新”,那么“新”有待加强,如果说“稳中有变”,那么“变”有待突出,这样便于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今后实施教学中,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要重视积累,重视名家名篇的阅读,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   二.试卷内容分析 考 查 内 容题号分值得分率难易度答   题   情   况注音写字1(2)70%较易多出现错别字,将“窒”写成“置”或“窑”等;注音主要是声调标注错误,如将“灼”阳平写为去声。语病修改2(2)50%适中能找到语病,但不知道如何更改。大部分同学主要错在第一处语病修改。标点符号运用3(2)40%稍难多数同学将标点标错,没审清题目要求,将句意理解错误。名著阅读4(2)80%较易多数同学能够准确完成,也有少数同学将作者与人物名称写错,将“老舍”与“鲁迅”混淆。名句填空5(8)80%较易绝大部分同学能基本回到正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本功不扎实,错别字出现在诗句中,导致该句不得分。综合实践6(4)70%适中大部分同学能够明确审题,回答完满,准确介绍特征,写出寓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语写的不正确,有错别字出现或写出的根本不是成语,而是新式四字熟语。

古诗词赏读7(2)80%较易多数同学能够准确审题,主要问题是分析回答问题不全面,缺乏较高的概括力。古诗词赏读8(2)80%较易很多同学能够准确审题,部分回答准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分析问题不全面,对文意的概括不够完整。实词含义9(2)60%适中大部分同学回答准确,主要问题是有同学没有认真理清实词的具体用法,望文生义,如:“蔽”没有解释出被动意思,“间”解释错误。翻译语句10(2)70%适中多数同学能够读懂句意,主要问题是翻译不够准确,个别字、词意思理解不够透彻。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四海之内”翻译错误或双重否定翻译错误。内容理解11(2)80%较易大部分同学能够读懂题意,只是词不达意,分析不够全面,少数同学答成“举例子”或用原文回答,理解错误。虚词含义12(2)80%较易多数同学能够准确分析出四个“以”字的用法,只有个别同学混淆字义和用法。内容理解13(2)60%适中多数同学能写出一个要点,而“讲究实际”几乎无人答出。要点概括14(2)90%较易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地从文中概括出“我”心理的变化过程,少数同学将过程顺序打乱。语句理解15(2)80%较易部分同学词不达意,题目中已经说明比喻修辞,答案中仍出现夸张手法,可见同学审题不仔细。

文意理解16(2)80%较易多数同学能分条、清晰的写出答案,概括简明,少数同学概括不够全面。要点概括17(3)70%适中大部分同学只能答出其中的一方面,概括不全面。文意理解18(4)95%简单同学们对这一题的掌握还不错,大都能切中要害,部分考生抄袭原文,造成语句不畅。理解表达19(4)70%适中大部分同学都概括不全面,一般只列出其中的一两条。写法鉴赏20(4)70%适中多数同学能找对例子,但分析不全面。多类比举例错误,不知道什么是类比。人物形象赏析21(3)80%较易大部分同学能概括出两点,但不够全面。语言品味22(4)70%适中多数同学能答出一个要点,少数同学两个小题都做得很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只说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没有指出其原本意义。写法鉴赏23(3)85%较易大部分同学能概括出“以小见大”这一中心,但分析不到位文意理解24(5)80%较易能看出故事所表达的意思,但不能从中得到启发,只是停留在表面。部分考生只谈了启发,没分析、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写作25(50)85%较易综合阅卷情况来看,同学们的作文思路广阔,能抓住自己眼中的某种事物或某种思想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见解。

其中,写父母之恩、师生之情、同学之谊的文章居多。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思路开放,新颖别致的优秀文章,充分展现了同学们五彩缤纷的思维方式。但是,不少同学字迹潦草,影响得分,还有个别同学出现抄袭现象。三.试题特点:1.主要优点(1)注重初中基础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基础积累与实践运用。如:现代汉语的拼音、汉字、常见常用的词语成语、富有价值的古诗文名句,对提升文化积淀有积极意义的名著等等。当然在重视基础积累考查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对基础学习习惯方式的考查,如汉字的书写、语言的表达等。现代文阅读重点测查考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检测考生的思维是否敏捷和缜密作文注重哲理思辨,强调考生思维的多角度和广阔性增加考生思考的时间,测查考生思维的过程,测查考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准确衡量考生思维水平的高低。(4)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积累、重视运用、重视课外阅读,训练思维,关注社会生活,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素养。2010年市初中毕业会考语文一.18分  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2分)(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2)正确书写汉字;(3)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4)根据语言情境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7)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8)正确默写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9)  对浅易的诗歌进行初步的鉴赏;(10)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准确、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o(11)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12) 综合性学习A.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B.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C.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D.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词语使用(2分)语病修改(2分)名句填空(8分) (10句选8句作答)(考课文内1—6册的古诗词)综合实践(4分)二.16分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有关内容方面(2分)有关表现手法、语言艺术、技巧方面(2分) (二)课内文言文9.实词意义用法(2分)10. 翻译句子(2分)10.理解文章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等(3分) (三)课外文言文11. 虚词意义用法(2分) 12. 理解文章内容?(3分)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  ,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其思想内容o 三.26分 现代文阅读  13——16、?科技说明文(主观题)(12分) 17------21.文学类文体(散文、小说)(4道主观题)(14分)(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4)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初步作出自己的评价;(5)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6)分析文章的主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