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25备考 | 基于2024高考,谈2025高考语文备考及教学启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073
发表于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透析试题变化筹划备考策略

——2024年新高考卷语文试题的“变”与“不变”

萤光语文辛营光

202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照例,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试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注意到今年新课标卷语文试题与去年高考试题以及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九省联考语文试题相比,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这边“变与不变”中,或许我们可以窥见语文备考的些许秘密。

第一、客观题数量。

2023年新课标Ⅰ卷客观题算上断句题也只有9道,成为新高考以来客观题最少的一套试题。而今年一月份的九省联考客观题数量则有所增加,算上断句题总共有12道。由于九省联考试题与高考试题同样是由教育部招生考试院命制的,因此也被看作是今年高考命题的风向标。于是我们推测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客观题目可能会增加,可能会增加在现代文阅读Ⅰ和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而等到高考真题出炉,我们却发现客观题没有增加,依旧延续了去年高考题客观题的数量。那么,明年客观题会增加么?我们拭目以待。

之所以将这一问题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在标准化考试特别是选拔性考试中,客观题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语文学科主观题(除作文外)由于答案不固定、不唯一,阅卷标准难以统一,并且在阅卷时还存在许多主观因素,因此总是被人诟病,客观题太少也被认为是制约语文出现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语文难以拿到高分,则会让许多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他们往往认为语文拉不开分,多学少学一个样。而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则为了能体现其选拔的性质,因而必须使成绩能够分出档次,拉开差距。于是,如何既能够展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能够体现其选拔的性质,成为摆在命题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或许,增加客观题会是诸多解法中的一条。

第二、文学类文本命题语料。

2024年语文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选的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徐则臣曾凭借长篇小说《北上》获得2019年茅盾文学奖。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则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而《千里江山图》则是去年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则选自青岛作家周蓬桦的散文《霜降夜》。这三段语料均为当代文学作品,全国卷借此引导考生关注当代文学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或是茅奖获奖作家的其他作品的倾向是明显的。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料的选择特点也契合了新课标对学生参与当代文化的要求。学生如何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关注当代文学作品,而作为当代文学最高奖项的“茅盾文学奖”也自然应该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况且2023年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布的年份,可以说是文学大年,在高考试题中呈现茅盾文学奖的相关内容,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很多茅奖作品也的确非常适合作为命题语料。在去年颁布的茅奖作品中,乔叶的《宝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等作品内容上“又红又专”,语言上各具特色,都非常适合作为命题语料。寒假时在与一经常命题的教育同仁交流时,笔者就曾谈到这一点。当时《宝水》已经多次作为各地模拟试题的命题语料出现了,而《千里江山图》则一直没有出现,没想到今年新课标Ⅱ卷则直接将其选为命题语料了。

第三、文言文分值的变化。

文言文试题整体变化不大,但新课标Ⅰ卷分值却有所增加了——由原来的20分增加到22分。增加的2分出现在文艺理解的主观题,即第14小题,其题干如下: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这一主观题的分值增加到5分,是否有什么深意呢?

笔者猜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一是体现出对文言文的重视。毕竟文言文部分体现着课标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层面,亦即对传统文化句读、词语、文化常识的识记,更应该体现在对文意理解的层面,特别是对文意的概括、归纳、分析等。这样,这2分增加在第14小题这一文言文主观题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二是因文设题的需要。因文设题也是近两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即根据文本的自身特点命制试题,如果文本中某个点恰好能够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那么可以根据其答案的重要程度来设置分值。九省联考中现代文阅读Ⅱ第8小题分值设置为5分,也应该有类似考量。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一变化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它意味着今后高考试题每一部分的分值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文本的特点来设置的。这就引导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更加关注文本本身而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从考点出发肢解文本了。

第四、语言文字应用题设。

语言文字运用历来都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新试验田”,今年也不例外。在今年的新课标Ⅰ卷中,语言文字运用首先出现了“一拖五”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并不是首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在去年的全国甲卷中就已出现。而且形式的改变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内容方面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

在这5个小题中,修改语病、补写句子、填写成语被保留了下来。另外两个小题一个是仿写句子(还涉及到修辞手法借喻),一个是言语逻辑试题。仿写句子并不新颖,原来也是常考题型之一,只是还未在新高考卷中出现过,而言语逻辑试题则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创新题型,在试题发布后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题干如下:

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这个小题考查的是言语是否符合逻辑,要求考生对这一特殊的言语现象作出评价,既关注到言语的语义层面,也关注到言语的逻辑层面。虽然答案尚未公布,但笔者以为,考生如果明确观点并找出理由自圆其说,并能够找到类似的言语结构进行说明,应该都可得分;而且该小题分值为3分,虽有一定难度,但区分度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在此部分才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中也涉及到了修辞的内容。题干如下: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这道小题考查了设问和反问两种修辞,但并非是在考查这两种修辞的构成和表达效果,而是在考查其论证效果。这就涉及到修辞在议论文中的具体应用了。这道试题展现出的综合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五、作文。

无论是新课标Ⅰ卷的“答案和问题”,还是新课标Ⅱ卷的“抵达未知之境”,都呈现出更强的思辨意味。这种思辨作文在上海卷中经常出现,而今出现在了全国卷中,这是否意味着“海派”思辨作文开始走向全国了呢?

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辩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将会越来越在作文中受到重视,再像以前一样去写那种“三段式”的缺乏思维含量的“阐释文”会越来越难以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了。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应该好好琢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语言表达能力了。笔者倒是有一个思路可供参考。“海派”思辨作文的题目有很多是很好的辩题,而辩论赛则是训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最好方式。如果在日常教学中能够以辩论的方式讨论作文试题,是否可以让学生对作文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呢?这或许是值得尝试的一个思路。

语言其实是思维的外化,作文作为最能够展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题,也同样展现着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而这种思辨作文在语言表达的背后更有着对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塑造,笔者以为是值得推崇的。这当然也意味着难度的增加和区分度的增加。可以想见,在阅卷过程中,那些获得高分的作文一定是那些展现了更高层次思维水平的作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其根基一定是高考真题,因此筹划备考策略时应该把真题研究放在首要位置。当然,仅仅研究2024年一年的高考真题远远不够,还需要纵向比较,横向探索。笔者所列的这些特点,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还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关于2024高考语文试卷的启示我是老查

我就刚出来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谈谈我自己的教学。

如果有同行跟我一样,教的都是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着一样的问题。

语文的外延=生活的外延。

看看全国甲卷这道题: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6分)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

把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这是高考常考的题型。

平时能不能训练?当然能。

我上课时有的没的,经常搞这类题目。

比如: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三个字:;

她为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他对她说:;

女儿出嫁那天,他搂着她的肩说:;

他收到她病危通知书的那天,重复的对她说:;

她要走的那一刻,他亲吻她的额头轻声说:。

这一生,他没有对她说过一次“我爱你”,但爱,从未离开过。

这道题学生做的时候很有积极性,都踊跃发言,但换个题材又不行了,比如:

一女在违背父亲意愿下结婚,俄而又离,父女反目,女子生活贫困且养育一子。

其母心慈,劝女儿趁其父外出散步之时携子归家,吃顿热乎的,于是,便常带着儿子刻意避开父亲回娘家吃饭。

直至一日下雨,父女两人在小区里偶然相遇,躲避不及,

淋成落汤鸡的父亲说:      。

把爱情换成了亲情,TA就没什么热情了。

聪明的人自会知道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问可有谁周末早上陪妈妈一块去买菜的,就零星的几个学生举手。

我又问白菜多少钱一斤,举手的学生有人说一毛,有人说一块,有人说五块。

在一楼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日日打这门前走过,窗外这一排银杏树到底一共几棵。

全班没有一个人答对。

这就是语文成绩80分到100的学生的现状。

不留心观察生活,肯定是很难学好语文的。

新课标I卷作文试题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

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很好,但是普通学生要把文章写好得高分还是有些困难的,大多数学生流于表面,宽泛而谈。

不是不用心,而是平时两点一线的生活局限了视野,每天都在数理化的题海里翻滚,无论是对传统还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没有涉猎又怎么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东呢?

最起码的,你要知道它啊,你要了解它啊。

学生困在教室里,这是我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除了生活的广度,高考作文还需要在18岁的年纪里写出深度。

这个比拓宽知识面更难。

高考很多题目加大了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

但是每每只要我准备把课堂的问题设置往深处延伸,哪怕是0.01毫米的移动,课堂顿时鸦雀无声,死寂沉沉。

比如上《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讲背景讲作者;又或者上课文的内容,例如“两篇散文都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有何异同?”这些都还能正常进行。

但是一出这样的问题:

“有人将朱自清的散文与郁达夫的散文作了比较,总的体会是:朱自清的散文如他的名字突出一个“清”字,郁达夫的散文也如他的名字突出一个“郁”字。请结合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说说你的理解。”

便没有了下文。

问题一难,这课立马就game over,想解决又无法解决,很痛苦。

没有深度探索的精神,任何一门学科都很难学好。语文尤是。

从试卷中我告诉自己的还是那几句老话,语文课堂要勾连生活,创设情境;

要拓宽学生视野,除了放一点文化类或科普类的视频,也没别的了,因为刚说了小地方学生走不出教室,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共16个小时都待在教室里,除了上厕所跟吃饭。

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来,道阻且长,还是得努力地提升自己吧。



课本和高考语文真没什么大关系|别怼我,我玻璃心|如果你说我不对,那就是你对

沈镜迟

有家长问新高一同学要不要上高考语文课,我建议是不急,暑假优先考虑数理化和英语吧。因为高中语文具体怎么学,还要看学校的考试。我这里的语文课都是以高考为目标的,而学校很多时候考课本。

虽然我之前在学校教学过,但我一直不认可很多老师坚持的观念——课本非常重要,甚至主张高考复习要回归课本。我为什么不认可这个观点,是因为我觉得,课本和别的文本来源,比如公众号、论文、著作、文集,没有根本的高下之分。

第一,首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作文。我认为,有些文本比如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局外人》和《浮士德》的解读,对作文的帮助不亚于课本。(当然高考作文阅卷规定,用课本素材额外加分。)课本里有《套中人》、《变形记》、《祝福》、《记念刘和珍君》这样的好文章。但也有一些又红又专、毫无文学和思想价值,只是为了意识形态宣传的垃圾,比如《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给学生讲解,文学和思想价值兼备的文章,用来作为作文素材的储备。非要一边吃垃圾一边找金子呢。

第二,说说文言文。我本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我的90%同学都是学校里的语文老师。对于2019部编版,我们共同的看法是不如人教版,也不如苏教版。什么都想教,眉毛胡子一把抓,编得乱七八糟。文言文巨多,本身文言文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很困难,高一下的必修下有9篇文言文。另外,《六国论》、《过秦论》这种超级长篇,竟然要求学生全文背诵,还美其名曰这是传统的文化熏陶方式。说实话,这种长篇文言文我也背不下来,《阿房宫赋》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很多学校要求,几乎全部的文言文课下注释都要背,然后为了配合课内的教学,平时也考课内文言文。甚至我听说有些区重点,高三前都不太考文言文二,因为太难了。偶尔考高考的文言文,学生全懵了,这感觉和课内毫无关系啊。然后2023考到一个《苏武传》的“弥”,就集体欢庆:你看我说课本有用吧。那请问你怎么解释另外30个课本里没有的字词呢?你所说的“回归课本”也只是偶尔出现,那这算什么规律啊。我没听说哪个数学老师说,我现在教你一个规律,30次只能用1次的。

于是有学校又开始让学生背300实词了。请问那些斥责学生不够努力背书的老师,300实词你们背得下来吗?反正我是背不下来。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不会让学生去做。于是又让做《步步高》,一本和高考题型、文本长度相去甚远的文言文教辅。所以为什么不直接做高考一二模呢,先做18、19年简单的,再慢慢过渡到最新的24年高考。

第三,说说现代文。课本里难得的好文章,比如鲁迅的《祝福》、《记念刘和珍君》和《阿Q正传》,为什么要那么分散,非得分散在不同的学期。学生高一学一篇,高二学一篇,高三再学一篇。为什么不能做个鲁迅专题,让学生对鲁迅有更系统的了解呢。《玩偶之家》为什么不和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放在一起做比较阅读。课本编排完全没有知识体系。

别怪学生觉得高中语文是玄学,我自己高中语文课都在做数学。对于压力巨大的高中生,批评他们急功近利不懂文化熏陶,真的很站不住脚。反正我是听不下去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学生得高考啊,高考压力真的很大很大啊。学生想:我听语文课,我语文分数还是低,我还不如做数学。既然学生这么重视高考,为什么不像王希明老师所说,把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哦因为这太难了。

最后,回到新高一家长的问题,高一开始,学校可能以考课内为主。那就好好听课文讲解,按照老师要求背熟文言文和字词,即使你们觉得很难很无聊。

如【2024长宁二模】作文题,一个青年做一些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是其生命成长中必须经历的吗?

是的,作为中国的年轻人,你们就是要学会向现实低头。虽然上海作文最常见的立意是回归内心、坚持自我和独立思考。

(我上学时就是因为太有自己的想法,显得恃才傲物、离经叛道、桀骜不驯,不知道受了多少批评和冷眼。但我还是放荡不羁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

如果高一开始就是高考语文的内容,可以自己再学高考语文的内容。因为课本和高考语文真的没有什么大关系。只有一部分课文是对高考有用的,但是课本对老师能不能成为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很关键。因为老师需要靠课本发论文和上公开课,这样才能升职称。哎学校老师也很无奈,我表示同情和理解、温情与敬意。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