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24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新修订教材解读,转给老师和家长 | 解读新教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073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今:

语文学科教材变化大?8月7日,主编温儒敏公开表示,这次修订,是为了更好体现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并非重编,新教材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变化:课文有少数增删,增強时代性,栏目减少,拼音识字适当降低难度;初中每个单元增加一个“阅读综合实践”。

那具体有哪些修订?老师们能从哪些角度改进教学?以下是2024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新修订教材解读,供老师、家长们参考。

01

“识字与写字”解读

徐艳(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1.识字与写字的修订:

精选内容,适度整合,减负提质。教材中具体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字量的变化。由原来的300字减少到280字;

(2)字种的变化。需要认识的字删掉了原有教材中58个字,新增了38个字;需要会写的字字量不变,但是删掉了原教材中的20个字,新增了20个字;

(3)字序的变化。会写字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更加科学合理。

2.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1)尊重教材,用好教材。新教材在识字写字的编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把握本质,精心设计。识字写字的本质是一种积累、建构、应用和表现的过程,而非机械的读与抄。老师们需要统整融合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以结合核心字的学习来撬动整篇课文的学习。

(3)加强整合,积累梳理。让学生在整合、梳理当中发展思维,设定大概念,如一上《天地人》课题中三个生字就是三个很大的概念,引导学生梳理教材中与“天、地、人”有关的字,梳理之后引导学生由字变词、由词变句进行具体运用,这样的梳理就变成了孩子生活中很有意思的经验。

02

“汉语拼音”部分解读

陆早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1.汉语拼音修改的六个方面:

(1)改变了单元设置。由两个教学单元变成了三个单元,增加了一个语文园地的内容;

(2)微调了课时的安排。原来iuü和隔音字母yw是一课,现在拆分成了两课,将隔音字母yw单独作为一课教学;

(3)调整了字母书写部分的位置。由原来的放在每课最后,统一安排到学完字母音节之后;

(4)微调了部分音节。例如去掉了音节(chua),调整了部分平时不常用的音节,调整后的音节更加日常,方便学生更好利用生活中常用的汉字发音;

(5)增加了注音词语,提出了认字要求。注音词语增加至3~5个,且在注音词语下明确列出要求认读的汉字;

(6)设置“读一读”栏目。把儿歌设置成“读一读”栏目进一步强调了儿歌的功能,意图让学生在儿歌的朗读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的音节。

2.汉语拼音的教学建议:

(1)用好情境插图,降低认读难度。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的音形元素,并且尝试自己编一编顺口溜,帮助读准音记准形。

(2)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认读。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当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认读和拼读的趣味。在游戏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认读、拼读的练习和巩固,掌握了读的方法。

(3)注重学用结合,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主动将学到的音节用起来,比如用学过的音节写写喜爱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等,还可以用教材中提供的词语组成简单的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练习和学会音节的书写。

(4)改革评价方式,缓解学习压力。

03

“阅读教学”解读

刘春(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1.阅读教学的变化:

(1)目录和选文的变化。新教材单元标题由“课文”变成“阅读”,凸显了语文实践方式;单元数量由4个变成3个,课文的数量由14篇变成10篇;阅读单元中课文的顺序有调换、有删减、有增加,保留和增加的文本更经典、更有趣、更贴近儿童,删除了难度较大的课文,降低了学习难度;

(2)课后习题的变化。课后习题突出了单元的语文要素,强调了学习重点。

2.阅读教学的建议:

(1)对标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找到明晰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以每个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作为引领,明晰学生在单元的阅读、学习和生长的任务。

(2)搭建课文与儿童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描述的世界是熟悉而又新鲜的。教学时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任务,用学生生活经验作为支架,将文本情境和生活情境打通,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样新鲜的路径,学习认知自己熟悉的世界

(3)以朗读为主线展开阅读,引导学生具身体验,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世界。开展多层次的朗读,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把书读准、读顺、读懂。也可以用好教师的师范资源,老师做好朗读者,带领学生读出情感、读出趣味、读出自己的理解。

(4)建立学生朗读档案,运用增值性评价让学生在不断地进步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尽可能利用上课、课间、检查作业等机会,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关注学生在课文朗读上的共性困难和个性表现,多鼓励学生在朗读上的进步,为学生提供朗读展示平台,让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可见,引领学生通过汉字认识世界,用朗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热爱。

04

“表达与交流”解读

王爱华(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1.整体解读:

一年级(上册)教材侧重于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要求,教材通过日常的生活情境、文学阅读情境和跨学科情境来进行表达与交流,一共有4处专题口语交际,6处字词句运用,8处阅读中思考交流。

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专题的口语交际中、在单项的字词句运用中、在融合的阅读积累中学习表达与交流。教材的编排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了语文实践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整合通融和立体架构。

2.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

(1)着眼核心素养,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2)突出主题实践,重视情境激趣,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交际认知,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

(3)体现“评—教—学”一体,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交际的目的和效果,反思生活中存在的交际问题,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口语交际的一般原则。

(4)注重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重视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写话的建议:

(1)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的写话价值。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发现、体验、感受,才会有对生活与周围世界的真切表达。

(2)尊重学生原生态的写话面貌。我们教师应该少对学生的写话进行修饰、加工、美化,尽量保持学生原有的表达,应该允许儿童在写话中有语义表达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尊重学生原生态的写话面貌就是尊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也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写话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生的音容笑貌、大千世界,促进学生加深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如果我们可以记录学生即兴说的话,帮助学生整理成书面语言,让学生明白,怎么想就这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写话就是这么简单,还很有趣。

05

“整本书阅读”解读

张晨晖(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1.整体解读:

统编教材的编写注重阅读,更注重阅读拓展。新教材仍然是从“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方面推行儿童阅读,且基本上教材没有改变。只是8篇“和大人一起读”的文章顺序发生了一些的变化,把字少易读的儿歌童谣、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故事放在前面,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2.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建议:

(1)抓实课堂。和大人一起读的8篇文章的教学肯定有别于阅读单元的课文,老师们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依据学情、依据自己善用的方法,在课堂上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2)由篇带本,拓展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由学到的这篇文章拓展到它的作者和相关的书籍,也可以把相关的书籍带给孩子们看一看,由一篇文章带到一本图书,让学生对这样一本又一本的图书产生兴趣。其中拓展出来的绘本更适合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用快乐、轻松、自由的状态带着孩子们读绘本,让孩子们通过爱上读绘本,再爱上读整本书。

(3)重在习惯。课标和教材中多处讲到了培养习惯,老师们可以通过推进活动,做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06

“跨学科学习”解读

陈小平(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整体解读:

跨学科学习已经隐性融入到教材编写中。教材中入学教育、拼音、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园地板块都将跨学科学习有机地进行了渗透。

2.跨学科学习的教学建议:

(1)提高认知及站位,积极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形成核心素养。

(2)依据学情,利用教材巧妙灵活地进行渗透、融入。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融入跨学科学性的理念及基本要求,不仅能让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还能延伸到跨学科学习的理念。

(3)借助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语文学习从来就离不开其他学科,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将识字、阅读、表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充满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4)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专门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例如设计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相关的小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通过看、听、说、唱等方式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

附:新旧教材对比(具体以秋季教科书为准)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