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8073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行政法视野下的教育公平》

2017年12月江苏省“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第二

主持人

姓名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电话

E-mail

(不含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限填5人)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

姓 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内分工

蒋莉苹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7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资料收集

何纯渊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10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课堂实践

李兴明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10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课堂实践

郑蓉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10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案例研究

崔琦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10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课堂实践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方案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十九大也在“新认识、新定位、新布局、新突破”四方面进一步阐述,说明我国正向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大迈进。2016年教育部作出工作部署:在全国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大纲”的内容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成为了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载体。面对已经逐步推广,即将全面铺开的课程,教师怎样充分发挥其德育课程的优势,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法治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更好的落实法治教育呢?基于此开展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里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当个体(这里一般指学生)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

2.道法课:道法课是中小学教材书《道德与法治》的简称。《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依据,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为重点,以实现了解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功能、树立法治理念、引导行为选择、提高道德修养的育人目标的综合课程。

3.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法治”的教育,即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就“初中法治教育”而言,是指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作为法治教育的主体,对其进行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正义、规则与秩序等方面的教育过程。目的是立足初中学生日常,通过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呈现法治教育内容,在常规活动体验以及各种交往互动中,普及初中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民主观念、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使初中学生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与用法,使之在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初中法治教育:从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和培养法律意识。初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初级目标普及法律知识是中学法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提高法律运用能力是初中学生法治教育的中级目标,即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培养法律意识是实现初中学生法治教育的高级目标。

5.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素质结构、教学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教学策略又是教育技术学的最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模块是教学设计理论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研究:道德与法治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雏形。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加强了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精力是在国家治国方略方面,在教育界主要重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初中法治教育一直处于“ 薄弱位置”。在《中国知网》官网上输入“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构建、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专职教师培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呈现蓬勃态势,广大一线教研人员才开始重视。

国外研究: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和文献发现:国外大多数国家将“法治教育”归于“公民教育”范畴,以美国为例,律师协会(1977)出版了关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系列书籍:《法治教育的影响》《法治教育开展指南》《治教育课程原则》《美国法治教育基金项目指导手册》《教师实施法治教育指导手册》等,从专业法律角度为美国法治教育的实行体系奠定了基本框架,将笼统的公民教育发展为独立的法治教育体系,内容划分为6个方面:①法律的概念和功能,法律的制定、实施和修改等;②法治精神,如自由、平等和公正等;③法律与人、与社会的关系;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⑤权威,如政府、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等;⑥美国国家奠基性法律文本,如  《美国宪法》《独立宣言》 和联邦党人文集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法学概念、模拟法庭角色,把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运用到社区的日常事务中。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法治教育内容贴近并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通过对国外法治教育的文献总结发现,国外的法治教育开展较早,在学术研究方面多结合案例实证研究。总之无论是古代崇尚法治的国家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法治教育,公民的法律素质普遍较高。

2.本课题研究价值:

本课题以《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研究为平台,彰显教学研究特色,以落实法治教育为研究重点,通过国内外法治教育发展的经验比较,直奔重点定位课堂教学,为中小学有效推进法治教育提供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

(1)依托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探索,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高课程系统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落实课堂教学。

(2)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比较提炼等手段,形成论文、案例成果集,为着力落实法治学校建设提供成果实践参照。

(3)通过研究为提高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寻找方式方法。如何使初中学生对法治学习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接触法治教育,是法治教育获得最佳结果的关键。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符合其群体特征的法治教育途径。

3.创新之处:

就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研究来看,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初中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可取资料少之又少。本课题将结合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从核心素养、公民教育、法治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解读与研究。

(1)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研究者对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敏感认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育人策略研究。

(2)本课题的研究以落实初中学生法治教育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新课程理念的改革,全面落实德育课程目标。

(3)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主,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初中法治教育更加系统、科学、全面、有效。以研促教,促进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法治意识、科研意识。

(四)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人民民主理论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尽管受时代条件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提出系统完整的法治理论,但他们对近代理性主义的古典自然法学、德国古典法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思潮这三大法学思想渊源在批判继承、合理扬弃和必要吸收基础上形成的法学思想,对资产阶级国家及其法治进行深刻批判所阐释的重要观点,以及在一般论述中提出的关于国家与法律的基本理念、关于法律制度和国家法治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法治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等等。

3.《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7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首次使用了“学生法治素养”这一概念,并提出探索建立综合性的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为了丰富“学生法治素养”的学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为教育政策法规中合理使用“学生法治素养”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为探索建立综合性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4.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尊重学科规律,凸显学科特色,在增加了法律知识的内容的同时,不改变德育课程作为综合课程的性质定位,尊重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做好法治教育的教学法研究,挖掘适合初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创新方法,提炼丰富案例。

(3)规范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体系与框架,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2.研究内容与重点:

根据研究目标设定,拟定本课题下设二个子课题,内容分别是:

(1)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落实法治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这已成共识,但如何进行法治教育,难度不小,假设要增加专门的法律课程,在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背景下,恐难实现。因此,在现有初中教育模式下,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基础,以初中道法课堂为主阵地,,提升法治教育力度,优化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形式,以期实现法治教育的飞跃。初中法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当不断拓展教育形式,可行的方法包括:强化案例教学,用典型案例带动法律知识的讲授;聘请法学专家及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开展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校园播送、QQ、微信及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普法宣传。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主要研究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一子课题主要通过道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潜在环境等来实现。其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入手:第一,初中道法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设计、教材的运用及其操作策略的研究第二,初中道法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操作策略的研究。第三,初中道法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课堂模式的改进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从而推动新形势下初中道法课堂教学迈上新台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落实法治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子课题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以课堂实践为阵地,以案、课例开发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将积累大量的教学实例成果,总结教学法,总结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评价研究可以检验研究方向可行性、科学性。此子课题需要大量一线教师的参与,为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提供保障。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以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以及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在落实法治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中,要充分彰显课程的活动性特征,教法上突出“体验式”教学,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引导学生亲自感知、领悟,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借鉴国外的法庭体验、互动辩论等手段丰富体验。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评价中体验。形成操作指导的教学特有模式,便于一线教师组织推进。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要与课程改革学科评价相统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要变重知识掌握为重能力提升;教学过程的评价要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教学结果的评价要变结论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0月),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课题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案例集、课件集、论文集等。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梳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查阅相关书籍做基础概念铺垫,对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制度规章等进行分析,  完善理论基础。

(2)案例研究法:两个子课题研究,主要依托案例研究法进行。并以案例呈现研究成果。

(3)行动研究:针对一定研究阶段中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采用行动研究予以突破。

(4)叙事研究:在研究总结阶段拟用叙事研究回顾研究历程、总结基本经验和策略。

(5)综合分析法。将多种途径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寻找最佳教学策略。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 段 成 果(限填5项)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研究论文集

论文集

202307

沈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优秀案例汇编

案例集

202307

李兴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优秀课件汇编

课件集

202307

郑蓉、崔琦琳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的公开课

公开课

202207

沈丽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202210

沈丽

(限填3项)

最 终 成 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202310

沈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包

教学资源

202310

课题组全体成员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课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的相关论文

论文

202310

蒋莉苹、何纯渊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研究力量。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研究力量:

蒋莉苹老师,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主持苏州市教科院课题《“融合发展”文化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并顺利解题,多篇文章发表和获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何纯渊老师,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坛新秀,园区中小学信息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多次在区内开设公开课,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李兴明老师,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曾获园区评优课一等奖,多次在市、区内开设公开课,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郑蓉老师,青剑湖学校道法组骨干教师,曾获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在区内开设公开课,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崔琦琳老师,青剑湖学校道法组骨干教师,曾获园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多次在区内开设公开课,获一致好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研究基础: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

(1)《道德与法治》  雷劲  《中小学德育》

(2)《我国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   李成伟 《法制博览》

(3)《为儿童构筑顾成人之路》  唐隽菁 《中小学德育》

(4)《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研究》 梁宇宁 《中国校外教育》

(5)《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法治教育》 唐正莉 《科学咨询(教育)》

(6)《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 李荣武

3.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的保障:课题主持人所在学校具有先进的电教办公设备,有维普检索工具,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购置了上万元的教育书籍,保障了课题资料的获得。

(2)研究经费与硬件的保障:课题主持人所在学校是园区的名校。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科研,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能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及时到位。

(3)研究时间的保障: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有时间把研究与工作结合起来做。另外,本课题是我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的核心板块之一,真正做到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课题负责人每个星期都参加备组课的系列研课活动。这两点使本课题研究时间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管理部门意见

(一)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是否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保证做好课题管理工作,提供研究经费并创设其它研究条件。)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二)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成人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成人考试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