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考历史试题欣赏 - 成长博客.ppt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3864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考历史试题研究罗定中学李翰1,高考历史试题欣赏2,高考历史试卷中重复出现的选择题及特点、启示(2005年2月《历史学习》)3,例谈如何掌握历史时间(2006年3月《考试报》)4,高考历史试题对时间考查的类型及规律(2007年2月《历史学习》5,高考历史试题对空间考查的类型及规律(2007年4月《历史学习》)6,高考历史试题与《历史教学》中学版),高考历史试题“启示类”题目解法8,高考历史试题“信息类”题目解法9,高考历史试题与新史学理论成果的使用高考历史试题研究之一高考历史试题欣赏先看两道高考历史题目:1.(99)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B)A鲜卑B南匈奴C北匈奴D羯2.(04)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与汉人杂居发生在(C)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汉思考:这两道高考题目的考查知识的角度怎么样?每年高考历史试题都有重复前几年高考考点的现象,即同一个考点,前几年考过,命题专家通过变化命题角度再次加以考查。让我们再看一组题目:3(99).在今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始于(B)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02).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A市舶使B总税务司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这种变化角度考查历史知识的例子还很多,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把握备考角度,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我们在第二轮复习提供更明确的方向,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这种变化角度考查历史知识的题目,大概可以分为史论结合型、因果关联型以及其他类型。我们分门别类的进行分析。一,史论结合型:5(2004年北京文综卷16)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是(C)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6(2001年上海,32)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请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情况及其原因。(变化情况:宋金对峙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第5题是由论到史,第6题是由史到论。这种类型题目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史论的结合,什么史实能说明什么问题,什么结论需要什么史实支持。现在流行的提取历史信息的题目其实说白了就是这类知识的延伸。还有类似的题目就是:给一段材料,设问材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等。样题中的第1、2、4、5、8、10题。史论结合型在高考历史试题中考查的还有一种角度是:有的题目考查是什么?下次的题目或许就考查为什么?这里也举几道高考题目。

7(1994年7)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D)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8(02年)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C)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1994年高考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新三民主义)?2002年高考考查为什么(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基础。我们再看几组类似题目:9(2002年春上海5)下列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B)A.英国的《权力法案》B.美国的《独立宣言》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0(2000年上海,12)《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A)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11(2001年全国1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C)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12(2004年文综卷一39)“一五”计划为什么要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为邻,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好。

)13(02年广东)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B)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4(04年辽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们再看三道题目:15,(95年高考,多项选择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CD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16,(2000年春招卷第21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00年)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类史论结合的题目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在平时复习时可以都从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角度掌握知识。

比如: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按照这类高考题的命题角度,我们可以提三个问题就能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请同学们先试着提问也就是寻找复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知识的角度。提问: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③为什么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共产党宣言》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珠三角设置经济特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都可以通过上述提问的方式进行掌握,又如高考多次考查国民政府所在地变化的情况,按照高考命题特点,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导致每次变化的原因。这样在高考复习中就会更有针对性。下面,我们讨论因果关联型。二,因果关联型我们也先看两道题目,同学们注意分析,看能否看出什么复习角度?18,(2000年春27)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19,(2006年广东)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分析:这两道题目:18题考查结果,19题考查结果。

启示: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善于转换思维方式。像辛亥革命的意义之一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反过来在讲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又联系到辛亥革命。又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之一等等。下面我们看其他类型。三,其他类型20,(04)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A)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B.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成立联合国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21(2006年天津文综卷21)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22,(1997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血腥屠杀我国同胞人。23,(2006年综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野蛮屠杀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民,仅南京大屠杀,就有三十多万人被害。24,(2004年)科举命题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006年江苏)另外,前面我们举的1与2,3与4也属于这种类型,这需要我们在复习时多角度把握某一个知识点。巩固练习:①(04年全国)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B)A.李白 B .杜甫C .白居易 D .杜牧②(2005年江苏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B)A.广东、福建 B .安徽、四川C .四川、浙江 D .安徽、江苏③(04年全国文综卷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A)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④(2004年综合辽宁、广东卷)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

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D)A.珠江三角洲地区B .长江中上游一带C .京津地区D .通商口岸⑤(2002年全国)当时(北宋)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C)A.华北平原 B .汉中平原C .太湖平原 D .江汉平原⑥(04年全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D)A .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B .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C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⑦ (05年广东) 把****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C)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⑧(98年全国)****说:“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A)A . “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B .“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 .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2007 4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