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10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1925
发表于 7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10

四月

一、选择题

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 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

C.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发展

2.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下列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B.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

C.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 D.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

3.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②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④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有学者称赞某个历史人物的作为:“廓清了东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当时中国对国外的了解”,“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他赞扬的应是()

A.玄奘 B.戚继光 C.郑和 D.林则徐

5.如表反映了1766—1887年清朝总人口、耕地及农业人口人均粮食的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总人口/万人

耕地

农村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万亩

农夫人均/亩

1766

20000

17000

25.22

1700

1784

30000

25500

16.75

1122

1812

35000

29750

14.94

1012

1887

40000

34000

13.88

855

A.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B.社会治理明显改善

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D.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6.包伟民在《宋代城市游民研究》一书中指出,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以下描述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开封人口超过100万 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C.商品交易中使用纸币 D.民族关系大交融

7.小华在阅读《国史十六讲》一书时,先观其目录(如下图),再展开学习。在该书第十四讲,他可能阅读到的内容是()

第十一讲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

……

第十二讲明帝国的专制政治

……

第十四讲面向海洋的时代

……

第十五讲清: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

A.蒙古灭金 B.马可·波罗来华

C.朱元璋强化皇权 D.郑和下西洋

8.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这里(苏湖地区)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反而匮乏,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

A.经济格局的变动 B.外来物种的传入

C.耕作技术的改进 D.耕地面积的扩大

9.《本草纲目》一书中绘制有葡萄图。结合该书的用途,说明葡萄()

A.较早传入我国 B.具有药用价值

C.为人们所熟知 D.深受人民喜欢

10.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的形成说明()

A.外来人口推动经济发展 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融

C.开明政策利于民族交流 D.民族团结利于国家稳定

11.“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民谣最能够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国民政府的腐败失去民心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下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3.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地图反映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

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5.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唱道:“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对“揭开新篇”理解准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②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④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一单元主题应是()

A.侵略与危机 B.抗争与探索 C.立宪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

17.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注重科学理论的指导

C.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D.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18.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人大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参与决定各项国家大事。回到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亲历的活动是()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下面是1949—200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剧增。与此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建交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2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这些思想是新中国坚定走和平外交路线、积极推行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和平外交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D.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

21.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政策调整首先在于外交指导思想的调整。在调整中,中国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实现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转变;对外交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实现了由“经济为外交服务”到“外交为经济服务”的过渡。这些外交思想的转变()

A.从根本上化解中美之间的矛盾 B.使中国外交孤立局面开始被打破

C.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 D.为开启中国全方位外交奠定基础

22.“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材料描述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23.示意图能够简明扼要地表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租地农场建立和发展、手工工场从分散转向集中



农业、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



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社会思想的变革

C.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 D.工场手工业发展

24.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1840年减少至123000人,到1856年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消极情绪

B.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

D.环境恶劣导致手工业劳动人数减少

25.“光荣革命”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既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又没有隔断历史、抛弃传统。这强调了“光荣革命”()

A.妥协的智慧性 B.斗争的坚决性

C.退让的软弱性 D.手段的和平性

26.“希腊衰亡了,他的文明并没有跟着衰亡,反而影响了征服者罗马人。日耳曼虽然统治了罗马,但却吸收了被征服者的文化,并从而形成了日耳曼-罗马文化。”这段话意在强调()

A.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头 B.罗马帝国疆域空前辽阔

C.征战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 D.外族入侵导致文明中断

27.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是()

A.消除贫富差距 B.美化政府形象 C.增加财政开支 D.缓和社会矛盾

28.以下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措施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A.马歇尔计划 B.不结盟运动 C.万隆会议 D.欧洲共同体

29.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

事件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

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30.某校九年级(2)班学习小组的探究方案中出现了“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等关键词汇。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建设 B.苏联进行两个五年计划

C.列宁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D.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综合题

31.古今的中外联系

材料一澳门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是中国内地与中国南海的水陆交汇处。自16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初,许多欧洲传教士跟随商船来到澳门,其中一些人后来进入内地。他们集中在东亚最早的西式学校——圣保罗学院培训,学习中文钻研中国文化。他们撰写或翻译的著作如下:

国别

中文姓名

著作或译作

意大利

利玛窦

译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理》

德国

汤若望

著欧洲天文学著作《西洋测历法》

比利时

南怀仁

著西方地理学著作《坤舆图说》

国别

中文姓名

著作或译作

葡萄牙

谢务禄

著葡萄牙文版《中国通史》

比利时

柏应理

译《大学》《中庸》《论语》

法国

马若瑟

译元曲《赵氏孤儿》

材料二1840与1894年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出口状况(单位:万担)

时间

棉花出口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年

1894年

76

218

材料三有一种意见认为,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诸多因素,如世界贸易、金融、对外投资的空前扩大等,无不是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次,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协调机制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首先,只要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水平,就会出现经济全球化。其次,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当今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在发展市场经济。

——摘编自李琮《我国学术界对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中外两个角度分析中西文化在17-18世纪主要通过澳门进行交流的原因。结合上表中的史实,说明传教士在这一时期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英贸易的变化,并从中外两个角度简述其原因。

(3)分别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两种意见,并就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谈谈你的建议。

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中国外交深刻反映了国家的兴衰。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激发国民抗争】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842年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

英美等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1919年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1915年,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进行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群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以国民为主体的外交观念得到广泛认同,民众参与外交热情高涨……巴黎和会期间,除北京国民政府代表外,梁启超、叶恭绰等人纷纷赴欧考察,“表面上以私人资格赴欧,而从旁协助中国代表团”。——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中国外交呈现的特点。

【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二: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图A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图A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时,哪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掀开外交新篇】

材料三: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趋向缓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继而提出要奉行真正不结盟的政策。他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全世界各国的联系交往……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摘编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3)材料三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哪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大事。指出进入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方向。

【阔步大国外交】

材料四:下图为2023年主席的部分外交活动。





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推动亚太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33.个人与时代

材料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已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下面是某一时期一组英镑图案,英镑的正面均为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背面人物各有不同,其中包括一些文学家、科学家。如图所示: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艾萨克·牛顿(1643-1727)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

材料三

序号

勋章名称

国家

获奖人物(获奖时间)

主要事迹





紫心勋章

美国

三人(姓名不可查)(1782年)

三人均为士官,表彰他们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勇作战。





列宁勋章

苏联

斯达汉诺夫(1936年)

1935年起,斯达汉诺夫不断在采矿领域突破技术、创造新的采矿产量记录,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英国

杰拉德·鲁普(1940年)

杰拉德·鲁普是“萤火虫”号驱逐舰舰长,在1940年4月8日打击了德国两艘驱逐舰,击沉德国一艘重巡洋舰,他牺牲在这次战斗中。

——摘自王斯德等著《苏联兴亡史》,利安·汤普森著《二战物典》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

(2)从材料中二任选两个人物,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英镑印制其头像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仿照示例,任选一例,为勋章获得者撰写解说词。(示例除外)

示例:①1775年北美十三州爆发了独立战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以三人为代表的士兵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加微信获完整版18205613175(非赠品)

2024年中考历史32大必考专题+专练















2024年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中、法两国政府于1964年1月27日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是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

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希望。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双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要以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要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作出中法贡献;要坚持互利共赢,在深化传统合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坚持把蛋糕做大,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共享发展机遇。面向下一个60年,中法携手合作,必将再创辉煌。

1月31日,两国还将在巴黎凡尔赛宫举办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开幕活动,播放两国元首视频致辞。



专题19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改变了人类作战方式,促进了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艺术:昆曲、京剧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17世纪传入日本、朝鲜,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发展贡献巨大

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智慧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四大发明

造纸术:促进了人类的文化传播和教育普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加速了欧洲社会转型

文学艺术

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文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等

诸子百家思想

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医学

张仲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编写《伤寒杂病论》

农学、

手工业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

科举制

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丝绸、瓷器、

茶叶

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促进了古代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

杂交水稻

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微信获完整版18205613175(非赠品)





























加微信获完整版18205613175(非赠品)





























以下获取完整版加微信18205613175(非赠品)































获取完整版加微信18205613175













2022年八下历史期末冲刺背诵秘笈

获取完整版加微信18205613175





2022年七下历史期末冲刺背诵秘笈

获取完整版加微信18205613175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