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速递|名师评析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4584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名师评析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六套,分别为: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全国甲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语文学科考试结束后,本刊特邀相应考区的语文教研员或一线名师对作文试题进行评析,看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有哪些变化?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调整又有哪些启发呢?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李彬(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看到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许多人颇为意外。不过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命题与猜题本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不断变化形式,目的就是要避免一线教师针对特定的题型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写作教学极度模式化、功利化。

梳理近三年的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我们发现,这些作文题目有时候是一个主题加话题的模式,如2021年“强”与“弱”的互相转化;有时候给了关系复杂的多元关键词,如2022年辨析“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有时候则弱化关键词,直接给写作立意,如2023年“故事是有力量的”。总的来说,近几年的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是有立意导向的,且有或明或暗的关键词指引。而2024年的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前行,既一反常态地反对猜题押题,又突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让在教与学过程中没有思维进阶活动的人一时难以适应。2024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改革前沿的上海卷的特点,和2023年上海卷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有神似之处,命题方向更加灵动,更能区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高下,虽然也有关键词,却又不要求像对待“本手、妙手、俗手”关键词那样深度挖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应该能称得上是新课标Ⅰ卷命题以来让人眼睛一亮的好题目。

在“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的当下,“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命题者并没有像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直接给出写作立意“故事是有力量的”,这就留下了不同的思考方向,这是一个时代的热门话题,发人深省,意蕴丰富。同时,假如你认为“问题不会越来越少”,甚至“越来越多”,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这需要考生进行独立思考,也会有较大的发挥余地。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也不像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一边有部分提示(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一边又留下一定的待补充空间(作文材料中用了一个省略号)。两相比较,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对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点上说,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是对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的一次继承与超越。

另外,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写作提示语仍然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一样,使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减弱了立意与材料的关联性,增强了立意的开放性。

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徐铭莲(重庆市江北区高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

本题是一道形式新颖的读写共生的新材料作文。其命题方式延续了去年开创的读写融合方式,其材料起源为本套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这一招“乾坤大挪移”,加上较之去年而言的张力,使本题具有以下两大特征:

一、导引青年勇探未知之精神

1.高品质的文本,带来高硬度的精神钙质

本题能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崇尚科学、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其材料起源为本套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I对未知太空的探索行动。在时事热点的大背景下,在通讯稿、纪实文字和平实而深情款款的序文中,让“保持好奇”“探索未知”“永不止步”等科学精神来提升学生的精神钙质硬度,实现“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

2.未知之境是不确定的,但价值追求是明确的

本题以“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一句,实现了国家的太空探索、个体的终身成长、人类的永恒演进之间的同频共振。考生回溯自己或他人是否具有探索未知的历程,也是对探索未知之境的使命担当,更是新时代高中生对潮流召唤做出的价值选择。那么,考生作文的差距,就不仅是语言表达水平高低,更是阅读视野、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之差别。因此,该命题具有服务于选拔创新人才的功能。

3.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抵达,就是能量的不断爆棚

这是一道能量感十足的作文题。它不仅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勇毅品质,启示考生对所有人(包括自身)都存有的探索未知世界的事例和精神的挖掘。这将坚定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也将激励青年在创新创造的底色上探索更多的未知天地。

二、创造丰厚且步步聚焦之情境

本题情境丰厚且步步聚焦,引导学生准确审题、高远立意。正如膏腴之地方可孕育丰硕的果实,它为考生提供了极好的思考土壤。

情境一:现代文阅读I的探月行。考生在做完现代文阅读I后,该材料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情境场域。置身其中的考生,自然能从一千多字的阅读材料中找到自己的视角、吸取场域的滋养、触发写作的灵感。

情境二:太空之探的递进历程。该作文题并未停留在引用阅读文本,而是将材料收缩在探月的递进历程上:“嫦娥四号”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这段由命题者概括的材料语,对考生而言,是第二重情境。它让考生能将目光集中于历程的递进之线,也为抵达的动态的“未知之境”张本。

情境三:每一个人对未知之境的不断抵达。该作文题在最后呈现了核心:“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命题者将对象延展为每一个人,将材料的核心聚焦到“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考生需锚定 “未知之境”“抵达”“不断”等概念:“未知之境”是尚未被人类完全了解、探索或掌握的现象、领域或知识,它可能伴随迷茫、恐惧、自我怀疑等困境;“抵达”意味着付诸行动且行动有结果;“不断抵达”表明抵达在迭代,即上一个未知的终点会变为下一个未知的起点,表明探索永有挑战,永无止境。考生在面、线、点这三重情境下,深入思考“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是什么,为什么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怎么抵达,定有佳作。

总之,考生可在试题的立意指向和情境导引下,洞察自己或他人的体验,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洞见。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袁文(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教研员):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当代性和现实感非常强。试题契合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问题展开思辨,直面生存困境生发有深度的表达,关照面广,落笔层次丰富,深度契合新高考命题的趋势。道不远人,深刻的道理往往寓含在平凡的现象之中,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具体抒发,从青年时代易于发生的问题入手,既是对青年这个群体的有力叩问,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有益启发。

题目共三句话,其实也是三个层次,第一句是目的,第二句是面临的问题,第三句是策略路径。它蕴含了多个写作思维激发点。人际交往纷繁复杂,与人相处的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如何与他人相处则是需要学习的。“每个人”强调了普遍性和切身性,与人相处应尽量避免冲突,考生可分析“冲突”的内涵、类型和原因。有时顺从忍让确能避免冲突,但也可能只是延缓了冲突爆发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愿表达”是弱者“不敢”甚至“不能”之选择,但这未必能避免冲突,因为冲突更多取决于双方实力和意志的较量。人与人的交流有完全坦诚的交流,也有部分坦诚的交流、真假混杂的交流、带有欺骗性的交流,考生可探究“坦诚交流”的内涵、类型、场合和条件。“真正的相遇”,不是空间上的相遇,而是心灵上的共鸣,是心灵的相互接触、了解、接纳,最终达到融洽和谐。“相处”“冲突”“交流”“相遇”几个关键词彼此关联,考生应合理选取角度,深入思考。

人们的立场不同,观点有别,“冲突”与“对话(交流)”就像是硬币的正反面,认识到表达沟通的困难并非此次写作的最终目的,如何打破困境才是应该思考的重点。不同主体在维护自我价值观和必要界限的基础上,正视彼此的差异与矛盾,通过正确、有效、愉快地交流,达成富有坦诚、愉悦、尊重、信任和安全感的相处,实现“真正的相遇”所强调的接纳和共情,进而超越主客体物化关系的“相看两不厌”,迈向更高层面的真理寻求和自我实现、互相成全。由此可见,坦诚交流——这个通往“真正的相遇”的桥梁,是一种沟通的技巧和艺术,更是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境界。这个思考过程蕴含了思维和思想的“爬坡”,也是文章优劣的重要区分。

材料中列举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情形:一是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是坦诚交流。从文化传统来看,前者近于道家的取向,后者近于儒家的取向。要注意到,道家并非反对交流,它主张的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说,它和儒家的区别主要在于交流的对象是天地还是人。就“表达沟通”这个话题而言,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必须活在人群中,人与人的交流不可避免。孔子讲“失言”和“失人”的问题,强调了交流是需要看对象的。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从哲学的角度说,矛盾无处不在。因此,我们真正要关心的并非要不要交流的问题,而是如何交流的问题。

从心理学看,积极沟通和坦诚表达是维持人际关系稳定的关键。坦诚交流是深层的自我暴露,给对方提供心理安全感,有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尊重他人,真诚表达,应当成为个体在道德上的基本要求。但在生活中,我们在表达沟通时可能会有所保留,甚至会曲加掩饰,这就加剧了“相遇”的困难,使理解成为一种幻境。人们常说智者少言,群处守嘴,沉默是金,这是一种修为与智慧,但并不是不表达、不交流、不相处。坦诚交流有获得“真正的相遇”的可能性,但不坦诚交流则一定不能“真正的相遇”。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制约与三大问题。第一种制约在于,我们是人类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第二种制约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第三种制约在于,人一生中谁都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不管男女。基于这三种制约,他引申出三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作文所涉及的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怎样定位自己,才能达到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真正的相遇”。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做贡献。从这个层面看,作文题目既体现了对青年生活体验的当下关怀,也突显了智能时代社会交流意愿与价值冲突背景的社会关切,更使人类意义与生命价值得以关注和思考。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学生可以由具体生命体验着手写作,也可从社会现象观察反思,更可以从生命意义展开哲学思考。这便是一个优秀题目的弹性张力所在。

“不愿表达”对应“封闭”,“坦诚交流”对应“开放”,由此也可从社会和国家层面寻找到合适的思考点。“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从深层次来看,学习与他人相处,也就是要认识到共存共生对于人类命运的重大价值,这也回应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正如荀子所言:“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好的作文试题,本身就在引导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该题站位高,格局大,取向正,寓意深,表述精,考生易于在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中提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同时又留下了深度思考的空间,倡导了良好文风,对写作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北京卷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王广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博士):

一个好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必然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价值观念和创新意识。今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在此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现。两道作文题目《历久弥新》和《打开》,既贴合了时代需要,又贴近了现实生活,同时也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积极的审美观照。除此之外,两道作文试题都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度,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选择议论或记叙等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展开写作。

就《历久弥新》而言,该题目对学生精细审题的意识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通过细致审题做到准确立意。精细审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题目材料,避免对材料信息断章取义。作文实质上就是对题目材料的广义解读,题目材料是作文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题时学生需要敏感地捕捉到题目材料中核心语词的思想情感取向,并在此取向的指引下确定文章的立意。

《历久弥新》一题的材料中说,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泛泛地谈一个古代的东西只要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便能达到“新”的状态。学生要明确,古代的东西到了今天之所以能够“常新”,甚至是“弥新”,必须要经过“时间的淬炼”,此“淬炼”便表现为“常读”和“常用”等。“常新”是“常读”和“常用”自然而然的结果。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只有在常读和常用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补入新的时代能量,才能永远保有新鲜的生命活力。

就《打开》而言,学生需要强化自我表达的意识,通过化生为熟实现真情表达。作文题目只是一个思维的触发点,它触发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特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积累进行富有个性的自我表达。因此,面对题目中的抽象概念,学生应积极地调动起自己所熟知的背景知识,并赋之以自己特定的生活内涵。只有将题目放置在自己所熟知的领域里,才能够对陌生题目进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阐释,从而写出自己的生活热情和真实体验。

《打开》一题中的材料提示道:“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因此学生可以选择“个人成长”“人际交往”或“科技创新”等任何一个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展开记述。当然还可以联系整合曾经思考过的话题,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全世界”……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材料中强调的“打开”之后所产生的“新”结果:“新的自己”或“新的气象”等。无论是“新的自己”,还是“新的气象”,都在强调打开之后全新的蜕变成效。这一点学生在作文中是需要着力强调的。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两个作文试题全都指向了“新”。加之题目本身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度,使得今年的北京作文试题真是有“焕然一新”之感。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上海卷

写作(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李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正高级教师):

这些年上海卷作文在不断努力地探索,连续几年的问答式作文,可能在审美上产生疲劳,于是今年又回归到现象类作文。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类似于2013年的“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以及2018年的“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和对这类现象你怎么看又不同,今年特别限定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这就将话题更集中了,且提醒考生对概念要进行准确界定。什么是“认可度”?认可度无疑是认可的程度,不同于“认可”,认可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认可,比如你做了某件事情,是对的,是好的,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但“认可度”不一样,不光是认可,还有认可程度的大小。还要注意,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是“常用”,通常用,是指一般的情况,有没有特殊的情况?比如有人就不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而使用其他标准,这就如同事物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体现其价值;但也有特殊情况,即有些事物不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照样能体现价值,或者有些事物就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也不能体现其价值。此外,还要注意,是“事物”,不是“人物”,当然“人物”算不算事物的一种?也可以算的,但“事物”比“人物”的外延要大得多。这道题,表面上审题没有多大障碍,但在概念界定方面对考生要求还是比较严的,实际上也是对平时语文学习过程的一种考查,自从“逻辑的力量”进入教材,我们强调逻辑不是一天两天了。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何宁(天津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2024年高考天津卷采用材料作文的命制形式,而彰显思辨性和隐指现实性则是它突出的特点。

首先,天津卷作文的材料表述,注重语句内部和语句之间的逻辑关联。

整体材料由两个语句构成。前一个语句,用“无论是……还是……”无条件复句的表述方式强调,在缤纷的世界中,个人、群体、国家都不可避免被别人定义的现实,这个现实具有确凿性,不能改变,也不能回避。后一个语句对此提出了两个正确面对的态度与方法:直面“被定义”时,先要态度明确(认真对待),方法得当(明辨是非,去芜存真),目标清晰(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与此同时,还要有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的胆魄,“用自己的方式前进”的定力与决心。其中核心词语“被定义”“自定义”采用双引号标注,加以强调。由此可知,这样的语句勾连,清晰地传递了下列信息:被别人定义,不可避免、不可逃避,正确的做法就是直面它,辨清“被定义”的是非、真伪,去非去伪,存是存真,助力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勇于“自定义”,走出自己的前进路。

经过上述分析得知,两个语句,前者用无条件复句方式切入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后者用递进关系的复句,从态度、方法、目标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语句间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所以说“彰显思辨性”。

而从材料表述的内容上看,天津卷作文只是用“缤纷的世界”“个人、群体、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这样的词、句,明示出一个与当下现实紧密勾连的问题:任何个人、群体、国家都是在被别人定义中存在的。又因为定义这个词语隐去了感性成分,凸显了抽象性,概念性极强,它就具有了隐指特征。随之而来的,“被定义”“自定义”也就显得抽象,具有了审读难度。面对这样的词语,如果我们对当下的自己、群体、国家的现实处境能够感同身受,并发挥“联想与思考”的思维能动性,让脑海中涌现出一系列被贴标签的定义化词语,如“躺平”;或者是自我定义的词语,如“新质生产力”,那么,材料蕴含的现实意义就会一一彰显。

正因如此,我们才说,天津卷作文的另一个特点是“隐指现实性”。

最后要说,材料语言的连缀充满了思辨性,并借助关键词、句的有效勾连实现思维品质与现实热点的融合,这就是践行了“学科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