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564
发表于 昨天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更强调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格建立的黄金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探索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以此来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

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开始有意识地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以实现对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及创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方法应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弱等特点;且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发展阶段,其思维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知识的接受度、理解度相对较低,而对于形象、直观呈现的事物则有较高的接受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低年级语文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尽可能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小学生直观感知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 2.0微能力点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动画视频、图片展现等方式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况,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的感染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第二,教学方法应注重提升儿童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源自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主动投入到相关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持久的专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小学低年级语文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给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新鲜活力;通过图文结合、音影结合、游戏教学、情景创设等方式来丰富语文课堂形式,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刺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向“我要学”转变,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

第三,教学方法应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增加互动性。传统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虽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一些教师会“抢着教、反复讲”,但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沉闷的课堂氛围,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对于所学知识的思考也不够深入,这也是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导致学生出现“前边学、后边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调整教学方式时,教师应积极探索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通过生动、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呈现知识,从而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范围中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推动力,于漪老师曾说:“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只有让学生对该学科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学习知识,也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相对于幼儿园教学而言,小学教学更加系统、规范,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文化知识也明显增多,同时学生还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很多小学生不免会出现适应性不佳的现象。此时,教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合适的方式授课,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课堂导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环节,导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状态。所以,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以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活力。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图片展现等方式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况,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灵活地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是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以趣味性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围绕“乌鸦”的形象给出谜语:“浑身黑又亮,嘎嘎叫得响,只要走一走,就要扇翅膀。”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并引出课堂教学的“主角”——乌鸦。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同名动画视频“乌鸦喝水”的片段:“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此时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是瓶子里的水很少,瓶口又很小,乌鸦怎么都喝不到水。”播放到这里时,暂停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怎么办呢?”通过问题来聚焦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同时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乌鸦是怎么做的,看一看他到底有没有喝到水。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随之高涨起来,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也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可以得到提升。

(二)重视识字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认识量应达到 3 000个字左右,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则应达到 1 600字左右,几乎占据了小学阶段整体识字量的二分之一,可见识字教学任务之重。因此,教师想要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必须要从识字教学入手,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阅读、写作等学习活动顺利、高效开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传统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枯燥、单调的现象,加之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依赖于课堂带领学生认读、课后反复抄写等方式授课,使得很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普遍偏低。如何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识字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当务之急。

例如,一年级下册《静夜思》这首古诗需要学生掌握“床”这个字的读法、写法及字义。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床”的图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迁移生活经验,将“床”字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起来,使学生对于字的含义形成初步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方式为学生播放教材中的相关插图,并以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床”字所具备的另一重含义——“井上围栏”,促使学生通过理解汉字含义来明确诗句的意思,扫除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障碍,达到随文识字的教学效果,为其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奠定良好基础。再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时,“漂”和“飘”两个字经常被学生混淆,从而在使用时频频出错。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字,在教授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视频中观看“纸船”和“风筝”的不同运动方法,理解纸船的运动离不开“水”,需要在溪流中“漂”动;而“风筝”的运动则离不开“风”,只有在“风”中才能“飘”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漂”和“飘”两个字之间区别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阅读教学,发展语文素养

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真正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才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阅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必须要重视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低年级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黄金期,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意义重大。但是因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只是按照简单的通过“示范朗读、带领学生共同朗读、引导学生自行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突破传统教学的不足。

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时,教师仅仅依靠文字描述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很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也难以让学生理解黄山石究竟“奇”在哪里,这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将自己化身为导游,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黄山风景图”,带领学生去直观地感知、了解黄山的秀丽风景,感受黄山的云海、奇松、怪石。这样通过简单的角色转换,学生就成了“黄山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去领略黄山的风光。这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观看黄山风景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猴子观海”等黄山美景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黄山的风景,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然后再次阅读课文,自然能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触,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效果。

再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前,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题目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问题情景,以此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大家见过大象吗?大象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才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呢?”“如果让你去称大象的体重,你会怎么办呢?”“文章中这个人有没有称出大象的体重呢?他是怎么称的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内容,可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将思维聚焦于故事之中,将自己想象为故事的主人公,主动去思考“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怎么想、怎么做”,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通过提问及回答,可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对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均有积极的帮助,可实现深度阅读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强化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往往会给其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对于激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加学生对于教师及该学科的好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反,教师的否定、批评、指责则会给学生心灵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会打击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信心,严重时还会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放弃学习的念头。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教育评价,改变传统单纯的结果性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例。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就需要从学生上课表现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书写工整情况、工具书应用情况、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尽可能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指导,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此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主动进行教学创新,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学习交流
小学交流
初中交流
高中交流
大学交流
小学学习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初中学习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学习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高中学习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学习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大学考试
考研总复习
四六级英语考试
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
专升本考试
大学考试
自学考试
成年人高考
各类就业考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